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河]: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2016-12-27何政中国银河绝***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本期导读: 【热点透视】  风向急剧变化:有一些市场预期需要调整  人民日报记者揭示:谁是权威人士? 【证券市场】  股指先抑后扬 整理形态未变  明年特朗普新政提振美股?这两张图在泼冷水 【投资策略】  国金证券:类滞胀叠加解禁高峰 行情分水岭在“春节”前后  PPP项目年末热点持续 关注龙头企业 【债市动态】  债市调整结束短期或反弹 近期或是入市好时机 【汇市聚焦】  空头拉警报?投机客罕见大砍美元净多仓 【期货期权】  美元与大宗商品将迎来“正相关时代”?  期指V型反转 反弹高度受限 【理财广角】  震荡市中量化投资大有可为 【深度观察】  如何看待“债灾”对股市的影响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eruwuwwuwusan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本期产品经理: 何 政:hezheng@chinastock.com.cn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 / 15 【热点透视】 风向急剧变化:有一些市场预期需要调整 内容提要:本月政策、事件频出。自月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央行迅速宣布MPA将于2017年一季度开始施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近日召开,习近平强调经济增速根本上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再辅以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等引发市场震荡。对此,平安证券策略组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所有的风向都在发生变化,中央对于经济增长波动的容忍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升,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预期急需调整。 平安证券指出,2017年不能低估中央对于自我出清的坚定决心,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就在市场本身(真正的黑天鹅一定发自于市场当前仍没有察觉之处),而金融机构调整杠杆的过程对于资产价格的负面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当市场的挣钱效应被显著压制,风险偏好的提升也是没有可能性的。 中央对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决心不容置疑,其过程难免对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冲击,分散风险将逐渐成为参与者必要的选择。 稳增长、央行宽松货币、金融体系快速膨胀就像一条产业链。从政府到央行到金融机构,均认识到这个过程会增加风险,但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发展和盈利的需要,和政策的博弈是必然的选择,诸多金融创新也是为了规避监管。而当最终博弈的目标开始变化的时候,当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将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时,金融机构会发现自身去杠杆的压力将远远大于企业去杠杆的压力。 而2017年大概率金融体系的膨胀速度将会显著放缓,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的投资增速早已经回落至10%以下,M2和M1增速仍然过高,2017年向下调整将难以避免。我们认为中央对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决心不容置疑,其过程难免对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冲击,分散风险将逐渐成为参与者必要的选择。 同时,习近平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经济增速根本上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认为,宏观调控的增速底线可能让位于多重目标体系:上行顶在通胀和资产泡沫,下行底在就业,对环保的重视上升到更高层次,经济增速的弹性将加强,目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防风险和推进改革速度。(华尔街见闻)(返回)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 / 15 人民日报记者揭示:谁是权威人士? 内容提要:《五问中国经济》刊发后,新华社全文播发,央视《新闻联播》口播摘要,其他央媒紧跟,全国31个省份的党报均在重要版面转载。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各大网站、各类媒体竞相解读,仅在百度检索页面就逾135万个。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等百余家外媒闻风而动,大量转发并评论。“权威人士”在新媒体上连续刷屏,并占据微信、微博、客户端的最热门话题,阅读量数以千万计。《五问中国经济》被称作“有关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访谈”“关心中国经济者必读”“可以载入经济新闻史册的作品”。很多省市、部委、企业、智库等组织专题学习和研究,就连平素“高冷”的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撰文,逐字逐句揣摩“权威人士”的话语。2015年夏的全国经济报道研讨班,将此文列为必学材料。人民出版社破例推出“权威人士”访谈中英文单行本。 从组织策划、议题设置、内容生产到时机选择、版面编排、媒体推送全过程,《五问中国经济》体现了把握“时度效”的稳与准,展示出主流媒体应有的权威性。 站在权威发声的高点 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向全社会准确传递中央的信号 《五问中国经济》最鲜明的特质,不仅在于独家原创,更在于权威发声,精准、系统、全面传递了中央对经济形势和推进改革的立场、判断、决策。“权威人士”的强音通过人民日报这个权威平台传播,产生了“1+1>2”的化学反应。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争议、质疑、猜测此起彼伏,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多变阶段。对经济形势应当怎么看?推进改革应当怎么办?众声喧哗,观点迥异,分歧加剧。人们对权威声音处于“饥渴”状态,迫切期待来自决策层的明确信号和权威研判。 正是基于这一考量,《五问中国经济》自最初策划伊始,就定位于高端、独家、权威,力求以最权威的发声回应最集中的关切。我们积极联系能够权威诠释中央精神的最佳对象——中央核心经济决策部门,在深度采访、吃透精神的前提下,依靠长期的专业积累,根据新闻传播规律对经济热点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力求起势足、视野宽、判断准、解析透、概括新,赋予报道独一无二的权威性。高站位、高标准、高层次、高质量,让《五问中国经济》在众多宏观经济报道中脱颖而出,真正担纲了“定海神针”的角色。“权威人士”现身党报,轰动效应连续升温,报道非但没成为“易碎品”,反而使全社会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认识越来越深入、预期越来越稳定。财经界有一个说法:“没仔细读过‘权威人士’,都不好意思自称是搞财经的。”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 / 15 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 不自说自话,力求问题切中要害、通篇都是干货 经济转型期,话题广、热点多、社会关注度高、舆情分歧也不小。在乱花迷眼的问题面前,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既要紧跟中央精神,又要紧扣社会热点,否则就是自说自话。权威性绝非高处不胜寒,而是要有热气、接地气。《五问中国经济》全文6000多字,就新闻报道而言是长篇幅,受众却反馈“很过瘾”,并无冗长之感。个中关键,是这篇“权威人士”访谈精准设置议题,敏锐把握热点,不搞“穿靴戴帽”“虚晃一枪”,而是实打实,通篇“全是干货”,句句点中穴位,犹如丰盛美味的新闻大餐,让人读得酣畅淋漓。 我们设计了一套具有较高解读难度的提问。“五问”包括:增速回落是否合乎预期?经济运行为何出现走势分化?下行压力较大怎么办?如何看待经济运行风险?宏观调控应当从何处着力?每一问都扣住热点,牵动人心。从五个大热点切入,形成五条主线,并进一步细化、深化为10个更具体的问号,将庞大繁杂的经济形势话题清晰地串联起来。有专家评论:“没一句废话,信息量特别大,如果铺陈开来,至少要两三万字。” 直面经济运行的难点 不唱高调,不避矛盾,实事求是,让报道更具说服力《五问中国经济》对于复杂问题、敏感问题、两难乃至多难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直击难点,剑指痛点,敢于触碰“纠结点”。比如,关于结构调整中的洗牌,文中坦言:“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对于经济下行压力,报道认为:“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又如房地产、债务风险、产能过剩等各种经济难题,“权威人士”都没有轻描淡写、大而化之、隔靴搔痒,而是将矛盾摆在桌面上,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抽丝剥茧。正视困难,实事求是,警示风险,让整篇访谈更具说服力。 呈现思想内涵的亮点 不仅让人看到结论,还提供分析问题的方法论,鱼渔兼得 经济报道同质化竞争激烈,要在铺天盖地的稿件中高出一筹,必须以质取胜。这个“质”,来自思想深度。 与一般经济报道相比,《五问中国经济》不是只看眼前问题、就事论事,而是牢牢把握大局、大势、大政,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有较强的思想性。文中诸多真知灼见、新知妙见、远知预见,得到公众特别是专业人士的肯定,也体现了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 / 15 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正因如此,《五问中国经济》被各类智库、市场机构和业内人士视为研判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参考,该文发表当天,多家券商甚至连夜开会研究《五问》。有专家称“权威人士”访谈是“导航式对话”“方法论对话”。这再次说明,党报不仅是“新闻纸”,更是“思想纸”,不仅要有独家信息,更要有独到见解。 打造吸引眼球的卖点 “盘活”新闻资源,做足“好奇营销”,创新表达方式 《五问中国经济》的最大卖点,无疑是“权威人士”这个身份。“说什么”颇费思量,“谁在说”更是大有讲究。报道最终采用“权威人士谈”的新形式,不明确亮出受访对象的身份、姓名,引起受众的浓厚兴趣,激发出很大想象空间,对报道的迅速广泛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全社会竞猜“谁是权威人士”,仅此一点就形成舆论热浪,使报道影响持续发酵。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猜测议论,公众普遍认为“神秘权威人士”传送了中央的声音,关注焦点也从“权威人士”的身份转向“权威人士”的论述,这一结果完全符合报道的策划意图。有评论说:“这是一次出色的好奇营销”“‘权威人士’一词火了!”(华尔街见闻)(返回) 【证券市场】 股指先抑后扬 整理形态未变 接近年末,一般资金面都相对紧张,盘面震荡也会加大。消息面也无大的刺激,故而后期股指继续窄幅震荡整理将是大概率。沪指短期关注在3100点的支撑力度。创业板预计还会继续做窄幅箱体整理,近期量能萎缩,动能不足,后期有待放量。操作上,保持谨慎的态度,适当控制仓位为宜。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当前位置,可以适当吸纳主板低估值质优权重板块。同时,接近年底,白酒和医药等防御板块往往受资金青睐,可以持续关注。(天信投顾)(返回) 明年特朗普新政提振美股?这两张图在泼冷水 内容提要:特朗普政府不仅会增加支出,还打算减少税收,减少过度监管,令美国经济环境更宽松。很多证据表明美股被高估,然而自特朗普获选以来,市场基于对其基建计划和放松管制的预期,美股已屡创新高。那明年特朗普上台后,美股会继续走高吗?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 15 研究机构Gavekal联合创始人Louis-Vincent Gave曾提出疑问:美国经济是否是一个“螺旋弹簧”,明年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就能反弹得高一点吗?虽然我们知道一定会发生什么变化。它们是否会有助于经济的变化,以致企业盈利将增长到足以证明在已经高估的股市中仍可以支撑股价大幅上涨的水平? 政府支出对股市的正面影响被放大了 最近美股上涨,部分是基于对特朗普和共和党国会将推出基础设施刺激计划、提高国防开支的预期。不过这些政策还不是确定的事情,若将来真的推出,Louis指出,历史上政府的高开支会带来较高的市盈率,两者呈正相关。当然也有人会质疑,认为较高的支出是对造成低市盈率的低增长的回应。但如果你相信政府的本质是效率低于私营部门,那么更高的政府支出将意味着更多的资本配置不当,这对股票估值将带来负面影响。 更高的通胀对股市影响不乐观 本轮美股反弹的第二个原因是,新政策和可能将推迟的联邦储备紧缩将意味着更高的通胀率。人们认为这对股市影响正面。但下图显示,影响“没有那么快”。图显示,垂直阴影区域是通胀上升时期。除了1979-1981年,其他通胀上升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股市都在下跌。Louis说,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令资源配置不当。企业必须持有更多的库存,在工资和福利上花费更多,否则他们会忽略更重要的目标。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当然,特朗普政府不仅会增加支出,还打算减少税收,减少过度监管,令美国经济环境更宽松。他将在政策上采取和其他共和党领导人不同的方式,将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政府。我们将看到他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其他的变化是否能压过高消费和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阻力。(智通财经)(返回) 【投资策略】 国金证券:类滞胀叠加解禁高峰 行情分水岭

你可能感兴趣

hot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中国银河2015-04-16
hot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中国银河2016-03-15
hot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中国银河2016-05-25
hot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中国银河2016-07-19
hot

银河资本市场内参

中国银河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