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报告: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报告: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2019-02-15胡玉霜、齐晟中泰证券有***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报告: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齐晟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40002 Email:qisheng@r.qlzq.com.cn 研究助理:胡玉霜 Email:huys@r.qlzq.com.cn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专题: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 19年行业景气度的确承压:供需利好逐渐消退,外部融资规模收缩 本轮周期性行业的复苏得益于16年年底的供给侧改革,但时至19年,也步入第4年,与16、17年相比,行业在供给、需求两方面都面临更大压力。从供给方面看,18年各行业的过剩产能化解基本都进入收官阶段。同时18年环保限产明显不及17年。从需求端看,结合地产和基建的走势分析,经济还是处于下行趋势之中,周期品的下游需求仍难提振。除基本面带来的压力外,18年以来外部融资收紧,社融同比增速跌入10%以内的区间,紧信用环境下的企业融资收缩。  周期相似道不同:新行情下供需格局已改善,供需压力加大但仍可控 虽然后续供给利好将逐步消退,但与以往行情不同,本轮复苏推动力源于供给端,产品价格上行的同时风险也在逐步释放。当前行业呈现量平价升态势,虽然供给利好趋于消失,需求疲软,但眼下供需格局确实较上一轮周期有所改善,尤其是需求端下降造成的压力或将有限。且信用风险一直伴随着行情复苏而缓慢释放,由基本面趋弱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可控。  从现金流看融资压力:新行情未带来资本开支增量,融资收紧冲击亦相对有限 从外部融资看,后续行业面临的压力也有限。18年的外部筹资收缩则是企业主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在前期利润的推动下,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对外部筹资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18年过剩产能行业筹资收缩受外部的冲击并不巨大。而且未来行业的筹资压力略有好转。19年考虑回售情况,按照18年的回售率44.05%估计,债券总偿还量为9214.93亿元,与18年的9806亿元相比,有小幅回落。继续分等级对比,19年仅AA+主体的到期规模增加约200亿,行业尾部风险更加可控。  行业内部结构分化,引发信用风险缓慢释放  未来过剩产能行业的供需矛盾加大,但由于供需结构的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大幅向下的可能性低,同时行业整体受到来自外部的融资冲击相对较小,整体风险可控。不过存量博弈下,内部结构分化带来信用风险的释放。16年以后国企及高等级主体的经营转暖,企业资本开支压力减轻,外部筹资顺畅,但企业的融资需求小。AA+主体的投资压力虽也在增加,不过企业经营向好,毛利率提高,且对外筹资能及时补充,融资支撑企业现金流转。相比之下,民企、AA及以下低等级主体面临经营转弱,投资支出大,但外部筹资困难,企业基本面下行,风险还将继续累积。  结合各等级的超额利差表现分析,18年AA+主体超额利差走阔50bp,但主体经营向好且筹资顺畅,尤其是其中的国有企业,可以给予更多关注,博取超额收益。 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超预期变动,债券到期规模估算方法存在偏差,超额利差计算方式由于样本采集问题可能与市场真实情况存在偏差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2019年02月14日 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报告2019-02-1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内容目录 专题: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 - 3 - 19年行业景气度的确承压:供需利好逐渐消退,外部融资规模收缩 ................................. - 3 - 周期相似道不同:新行情下供需格局已改善,供需压力加大但仍可控 ............................... - 5 - 从现金流看融资压力:新行情未带来资本开支增量,融资收紧冲击亦相对有限 ................ - 8 - 行业内部结构分化,引发信用风险缓慢释放 ..................................................................... - 11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专题:过剩产能债能否下沉资质? 根据前期报告《期限利差VS等级利差,哪些板块尚存超额利差?》的分析,在平稳的资金面作用下,1月产业债收益率迅速下行,尤其是过剩产能债表现抢眼,行业超额利差自18年8月以来就一直大幅收窄(过剩产能债定义为发行人申万行业分类为采掘、钢铁、有色、化工的债券)。不过由于过剩产能债的利差保护足,与其他产业债相比,在价格上仍有优势,尤其是中等级主体,在当下“优质资产荒”的配置格局下,过剩产能债的价格优势更加突出。不过1月过剩产能债又新增2家违约主体,市场对行业景气度、外部融资情况的担忧也在加大,过剩产能债是否能继续配置甚至是适当下沉资质至AA+,我们将从上述市场担忧入手展开分析。 图表1:过剩产能债的超额利差空间仍大 图表2:过剩产能行业AA+、AA的利差空间大 00.20.40.60.811.21.4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2017-122018-012018-022018-03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过剩产能产业债 00.511.522.53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2017-122018-012018-022018-03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AAAAA+AA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19年行业景气度的确承压:供需利好逐渐消退,外部融资规模收缩 本轮周期性行业的复苏得益于16年年底的供给侧改革,但时至19年,也步入第4年,与16、17年相比,行业在供给、需求两方面都面临更大压力。 从供给方面看,18年各行业的过剩产能化解基本都进入收官阶段。钢铁行业于16年提出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17年年底已经实际压减1.15万吨,18年又计划缩减0.3亿吨;煤炭的供给侧改革目标是化解8亿吨产能,16-18年共计划去产能5.5亿吨,实际产能去化数据应当更高,后续的产能去化空间已不足。 同时18年环保限产明显不及17年,18Q4全国高炉开工率、山东地炼开工率、尿素开工率、山东电解铝开工率分别为66.47%、65.05%、51.91%、76.89%,较去年同期变动0.63、-2.13、0.53、1.67个百分点,基本都向上变动。在产能去化力度放缓以及环保限产放松共同作用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过剩产能的供给利好逐步消退。 图表3:18Q4钢铁、化工等产品开工率高于17Q4(%) -40-200204060802007-022007-072007-122008-052008-102009-032009-082010-012010-062010-112011-042011-092012-022012-072012-122013-052013-102014-032014-08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同比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从需求端看,16年以来地产调控一直趋严,18年受益于房企加快周转,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维持在8%的水平,但19年棚改货币化将取消,地产投资增速或将回落至5%区间,虽然基建或受益于地方债发行放量,增速可能会从18年的5%以下,反弹至19年的7%(细节参见前期报告《让子弹飞一会:在拥抱趋势中警惕物极必反》)。但整体看地产和基建的走势,经济仍然还是处于下行趋势之中,周期品的下游需求仍难提振。 除基本面带来的压力外,18年以来外部融资收紧,社融同比增速跌入10%以内的区间,紧信用环境下的企业融资收缩。我们以行业内仍有存续债的146家发行人为样本,整理发现,18Q3行业的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增速从189.30%下降至-173.88%。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也成为放大行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18年至今行业共新增9家违约主体。 图表4:18年社融同比增速下行(不含专项债口径) 图表5:18年以来行业的违约企业家数增加9家 0%5%10%15%20%25%30%35%40%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 01234567891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至今违约企业家数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可见当前过剩产能债的利差保护虽足,但是19年行业将进入本轮周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的第四年,产品价格将缓慢回落,而且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依然值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18年以来的违约潮是否会继续,进而压制利差的收窄空间呢? 周期相似道不同:新行情下供需格局已改善,供需压力加大但仍可控 为了回答上文的问题,我们首先从基本面分析19年行业面临的压力。虽然后续供给利好将逐步消退,但与以往行情不同,本轮复苏推动力源于供给端,产品价格上行的同时风险也在逐步释放。供需格局已经改善,19年供给侧只是边际利好递减,同时一直以来产品价格受需求的支撑力度本就不大,后续受需求疲软的影响也将较小。 尽管与以往周期一样,在产品价格推动下,行情上行之初,企业经营状况都迎来显著提升。上一轮周期的第1年,2010年样本企业营收同比增速开始改善,从前一年的1.11%增长至40.38%,毛利率由19.30%提高至20.98%。本轮周期之初的2016年企业的营收同比和毛利率也分别由-14.12%、13.42%提高至3.49%、17.22%。 图表6:10与16年行业营收改善,但后期毛利率走势分化 -20%-10%0%10%20%30%40%50%10%12%14%16%18%20%22%24%销售毛利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右轴)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但本轮盈利改善的推动力不同以往。10年的复苏得益于08年底推出的四万亿,基建、房地产大兴,带动下游需求回升,10Q3的GDP增速从09Q1的6.4%大幅反弹至12.2%。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的下游需求也迅速回暖,企业营收、盈利状况得以修复。 图表7:09年地产与基建投资均触底反弹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0246810121416-1001020304050602005-082006-022006-082007-022007-082008-022008-082009-022009-082010-022010-082011-022011-082012-022012-082013-022013-082014-022014-082015-02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