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15年11月宏观数据点评:投资企稳初现 经济底部徘徊有限复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5年11月宏观数据点评:投资企稳初现 经济底部徘徊有限复苏

2015-12-14胡月晓、陈彦利上海证券笑***
2015年11月宏观数据点评:投资企稳初现 经济底部徘徊有限复苏

1 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和免责条款。  主要观点: 工业、消费投资增速均有改善 11月份,受前期低基数效应影响叠加政策对汽车制造业托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 %,比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初步扭转了今年以来增速持续回落的势头。11月份,受车购税优惠政策、全国商品房销售转好及“双11”网上零售的综合影响,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2%,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今年下半年以来稳步回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而言本月工业、消费、投资增速均有所回升,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仍维持“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的态势,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投资无人接力,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虽然本月数据向好,工业、消费,投资增速均有所上行,但经济仍未走出“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的阶段。从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来看,房地产行业繁荣周期己基本结束。我国经济发展单纯依靠房地产行业拉动投资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目前中国仍然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以解决诸多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要使中国投资保持在比当前高的水平上,新的投资领域不仅增长速度要足够快,体量也要足够大。因此中国投资增速的真正扭转“底部徘徊”局面仍需要时间。当前经济是“非常态”,不是新常态。中国宏观政策需要保持定力,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转型和升级。 贬值压力释放,对冲式降准可期 上周末以来,人民币兑美元遭遇连续贬值,截止12月1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应经六连跌,周跌幅创下8月汇改以来最大,在资本外流的压力和趋势下,发挥存款准备金的“池子”功能,“对冲”外汇储备减少给我国基础货币调节带来的影响,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工作。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叠加影响,面临增长动力、经济发展方式、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与许多新兴经济体一样,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日期:2015年12月14日 胡月晓 S0870510120021 陈彦利 S0870115080012 021-53686171 huyuexiao@shzq.com 投资企稳初现 经济底部徘徊有限复苏 ——2015年11月宏观数据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数据点评 宏观数据点评 2 2015年12月14日 事件:11月实体经济数据公布 1. 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2015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8%。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2. 全国投资增速企稳 2015年1-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2119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初步扭转了今年以来增速持续回落的势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6%,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 3. 消费品市场继续稳步回升 2015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503亿元,增长8.8%。2015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29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6906亿元,增长7.7%。 数据来源:路透、上海证券研究所 事件解析:数据特征和变动原因 1.上游微降,中下游波动微升 2015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 %,比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8%。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略有回落,本月采矿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0.3%,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受系列稳增长政策支持及前期基数降低影响,本月制造业增速维持稳定,较上月增加0.5%至7.2%,从其走势图上看,制造业有企稳之势,稳增长政策仍需推进。11 月中采制造业PMI为49.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财新制造业 表1:11月工业增加值、固定投资、销售额数据预期(%) 上海证券 实际值 上月值 去年同期 工业增加值(当月) 5.9 6.2 5.6 7.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 9.7 10.2 10.2 15.8 社会消费品零售(当月) 10.7 11.2 11.0 11.7 GDP(三季度) 6.8 6.9 - 7.4 宏观数据点评 3 2015年12月14日 PMI48.6,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11月中采PMI中,7行业降,14 行业升,显示大部分行业转好,但重化工业等“少数行业”比重较高,拖累了中采PMI。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本月同比增长2.2%,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低位运行,这意味着下游行业生产恢复仍根基不稳。 2.高技术产业增长延续,政策托底汽车制造业 分行业看,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5%,纺织业增长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汽车制造业增长13.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值得强调的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继续加快增长,11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8%,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8.8%。以汽车为代表的部分主要工业行业生产增速回升。在所有数据中汽车制造业异军突起,受购置税优惠政策的促进作用及企业去库存后生产恢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较10月份回升5.7个百分点,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36个百分点。11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回升,突出表现为在政策作用下汽车制造业的增速明显加快。但总体看,图1:三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0246810122014/062014/072014/082014/092014/102014/112014/122015/012015/022015/032015/042015/052015/062015/072015/082015/092015/102015/11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水 宏观数据点评 4 2015年12月14日 需求不足的状况尚未明显改观,回升的动力仍有待加强。此外,增速回升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反映了经济“见底”态势,但目前仍无法判断出经济己走出“底部徘徊”格局,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仍需加强。 3.第一产业独木难支,二、三产业底部徘徊 2015年1-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2119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初步扭转了今年以来增速持续回落的势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6%,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投资增速企稳主要受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先行指标继续回升,1-11月份,全国投资到位资金520145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提高,投资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51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60894亿元,增长9.4%,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48845亿元,增长9.7%,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难改长期以来的疲弱态势,无力反弹,维持底部运行态势。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919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6457亿元,下降12.1%,降幅比1-10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制造业144058亿元,增长9.6%,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683亿元,增长29.8%,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三大产业的相对增速来看,在我国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的结构性调整进程中,第二产业固定投资虽然微升,但难掩底部徘徊的态势。当前经济放缓,制造业仍处于去产能、去库存阶段,预计经济仍处于“底部徘徊”格局。图2: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024681012142015-102015-11 宏观数据点评 5 2015年12月14日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内需仍显不足,仅仅依靠投资拉动需求的发展路径恐难以为继。 4.基础设施表现突出,制造业投资增速微升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呈现企稳迹象。投资增速企稳主要受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的影响。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89062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各行业中,除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增速与上月持平外,其他行业投资增速均有所提高。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呈回升态势。另一方面,经济进入新常态,减速慢行的建筑业告别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建筑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70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继续呈回落走势,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4%,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15.6%,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比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0.9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市场回暖带动下,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总体呈逐月向好态势。我国发展阶段决定“投资型”经济地位不变,按照经济成长的阶段论,一个经济体由不发达向成熟经济体发展过程中,总会经历一个由投资带动的中高速成长阶段。当投资增长放缓至接近停滞,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时,如果此时该经济体系还没进入到发达阶段,那么意味着该经济体已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显然,中国仍然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以解决诸多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要使中国投资保持在比当前高的水平上,新的投资领域不仅增长速度要足够快,体图3:固定投资完成额增速(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35402013/032013/052013/072013/092013/112014/012014/032014/052014/072014/092014/112015/012015/032015/052015/072015/092015/11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宏观数据点评 6 2015年12月14日 量也要足够大。从体量和速度2个角度,能够同时超过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领域只有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而制造业投资增长本身顺周期的,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受制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也难以大规模扩张。 显然房地产投资回落后新的投资“接力棒”还一下子难跟上,中国投资增速的回升还需要时间,经济延续“底部徘徊”局面也将持续 5.多因素促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 2015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按经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