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四:小泉时期日本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启示:有多少银行估值可以提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四:小泉时期日本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启示:有多少银行估值可以提升

2015-08-07钟正生、牛播坤、夏天然华创证券持***
“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四:小泉时期日本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启示:有多少银行估值可以提升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宏观专题】“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四 有多少银行估值可以提升 ——小泉时期日本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启示 主要观点 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严重落后于本轮行情。中国银行股估值是否偏低?未来还有没有上升空间?这不仅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推进中国金融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 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要从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角度着手。目前中国的经济走势和银行业情况都与日本本世纪初时相似。在小泉纯一郎的大力推动下,日本政府在本世纪初对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进行了一系列处理,日本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得到全面修复,银行股价也在改革过程中逐渐上升。这似乎让我们在一片阴郁中看到一丝曙光:中国银行板块是否也可以通过妥善处理不良贷款来完成估值修复?  然而现今的中国银行业与当时的日本银行业有同亦有异。异的是,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债权率远低于日本小泉时期。同的是,处于经济增速下行期成为滋生银行不良贷款的温床;实际利率高企加重了企业还款负担直接催生了银行不良;不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难为银行体系提供有效的缓冲。我们切勿沾沾自喜于不良贷款率的水平还不高,而应高度警觉于不良贷款率的攀升已抬头。我国不良率贷款较低,是一个“先行优势”,而不是一个“拖延借口”。  日本小泉时期多措并举处理银行不良债权值得细加借鉴。这主要包括:1、掀起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浪潮。2、采用直接处理方式化解不良债权。3、强化不良债权整理回收机构的机能。4、促进企业再生等。从2002年到2006年,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比例从8.7%下降到了1.8%。与此相伴,日本银行股价明显提升,银行板块也完成了一轮估值修复的过程。2006年上半年,东证银行指数达相对于2003年的低位上涨了265%,而同期日经225指数的涨幅仅为99%;截至2005年底,东证银行板块市净率从2003年的低点0.89上涨到了的2.46,而同期日经225指数的市净率只从1.28上涨到了2.26。  若能借鉴日本小泉时期的处置经验,就可对中国银行股的前景高看一线。目前中国银行也整体P/B比例在1.2左右,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未来一段时期有利好我国银行业的因素:经济企稳下的风险偏好提升;地方债置换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改良;竞争力诉求下的银行“混业经营”或“混改”等。这些利好因素都有助于缓解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打开银行板块向上估值的空间。然而,真正实现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优化和整体估值的上涨还需要政府的强力而有效的支持。如果中国能够借鉴日本银行业改革的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存款保险,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职能,相信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过快攀升问题会得到有效缓解,中国银行股估值修复过程也会得到更多保障。这轮政策和资金驱动型的股市行情也才有可能逐步过渡到经济和企业基本面驱动型行情。 [table_reportdate] 2015年08月07日 宏观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research] 分析师: 钟正生 执业编号: S0360515040001 Tel: 010-66500858 Email: zhongzhengsheng@hcyjs.com 分析师: 牛播坤 执业编号: S0360514030002 Tel: 010-66500825 Email: niubokun@hcyjs.com 助理分析师: 夏天然 Tel: 010-66500833 Email: xiatianran@hcyjs.com [table_relation] 相关研究报告 《“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三:“国家队”退市考》 — —2015-07-28 《“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二:从日本央行“救市”说开去》 — —2015-07-08 《“2015中国资本市场观察”系列一:A-H股溢价终将消失么?——基于香港联系汇率制的视角》 — —2015-05-08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2 / 17 宏观专题 目 录 一、小泉时期日本银行业改革的措施和经验 .................................. 4 1、掀起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浪潮 ......................................................................................... 5 2、采用直接处理方式化解不良债权 ................................................................................. 5 3、强化不良债权整理回收机构机能 ................................................................................. 6 4、促进企业再生 ................................................................................................................. 6 二、目前中国银行业与日本小泉时期的异同 .................................. 7 2、相似点一:均处经济危机后的增速下滑期 ................................................................. 7 3、相似点二:实际利率水平较高 ..................................................................................... 8 4、相似点三: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尚待完善 ..................................................................... 9 三、日本小泉时期银行业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9 1、首先,披露真实的不良贷款余额。 ........................................................................... 10 2、其次,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 ................................................................... 10 3、再次,不断扩大直接融资的体量。 ........................................................................... 11 四、我们能对中国银行股的前景高看一线么? ............................... 11 1、经济企稳下的风险偏好提升 ....................................................................................... 12 2、地方债置换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改良 ....................................................................... 13 3、竞争力诉求下的银行“混业经营”或“混改” ....................................................... 13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3 / 17 宏观专题 图表目录 图表 1 日本不良债权余额(万亿日元) ........................................................................... 4 图表 2 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比例 ................................................................................... 4 图表 3 小泉政府处理不良债权的主要政策 ....................................................................... 5 图表 4 日本银行业合并重组浪潮 ....................................................................................... 5 图表 5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 7 图表 6 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比例 ................................................................................... 7 图表 7 中日GDP增速 ......................................................................................................... 8 图表 8 日本破产企业数 ....................................................................................................... 8 图表 9 日本经济景气指数 ................................................................................................... 8 图表 10 日本利率走势 ......................................................................................................... 9 图表 11 中国利率走势 ......................................................................................................... 9 图表 12 日本银行贷款贴现余额 ....................................................................................... 10 图表 13 中国银行贷款余额 ............................................................................................... 10 图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