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群益证券]:2015年4月中国大陆金融资料点评:表外融资继续拖累社融,新增信贷符合预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15年4月中国大陆金融资料点评:表外融资继续拖累社融,新增信贷符合预期

2015-05-13郑春明群益证券足***
2015年4月中国大陆金融资料点评:表外融资继续拖累社融,新增信贷符合预期

专 题 报 告R e s e a r c h D e p t. 1 2015年5月13日 2015年4月中国大陆金融资料点评 ——表外融资继续拖累社融,新增信贷符合预期 郑春明 C 0 0 5 9 @ c a p i t a l . c o m . t w 4月同口径新增信贷8 0 4 5亿元,基本符合预期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5个和3.1个百分点。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6.6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1个和0.3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79亿元,同比多增1855亿元。 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5.76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4个和4.6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8711亿元,同比少增3009亿元。 初步统计,2015年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5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881亿元和4488亿元。 图1:M1、M2增速 图2:M1-M2增速剪刀差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2007-42007-72007-102008-12008-42008-72008-102009-12009-42009-72009-102010-12010-42010-72010-102011-12011-42011-72011-102012-12012-42012-72012-102013-12013-42013-72013-102014-12014-42014-72014-102015-12015-4M1:同比%M2:同比% -15.0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7-32007-62007-92007-122008-32008-62008-92008-122009-32009-62009-92009-122010-32010-62010-92010-122011-32011-62011-92011-122012-32012-62012-92012-122013-32013-62013-92013-122014-32014-62014-92014-122015-3M1-M2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群益上海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群益上海整理 图3:新增信贷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15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群益上海整理 点评: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新增贷款约为8045亿元,同比多增311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9000亿元的水准,不过仍属正常水准。 新口径下计入非银 专 题 报 告Research Dept. 2 2015年5月13日 金融机构的新增信贷为7079亿元,同比多增1855亿元。 分项来看,居民新增长贷1568亿元,同比少增超300亿元,居民按揭贷增长较弱,未来仍需观察降息以及330地产新政对居民按揭贷的推动作用。 企业长贷新增2776亿元,环比及同比分别少增900亿元、500亿元,显示政府基建专案对实体经济的中长贷贷需求支撑有所减弱。 社融方面继续表现低迷,4月社融总量约为1.05万亿元,同比少增4488亿元,主要仍反映为表外社融的减少,4月份表外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承兑汇票)合计新增224亿元,同比少增2328亿元,这一方面反映了政府主动抑制表外融资平台的态度,另一方面经济的低迷也的确使得国内企业难以负担如此高的财务成本。 此外, 4月M2增10.1%,较上月末降低1.5个百分点,预计和较弱的表外融资以及外汇占款负增长关联较大;M1增长3.7%,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符合季节性规律。 展望未来,4月CPI仍维持在1.5%的温和水准,并且预计未来仍会维持在低水准,信贷存在良好的投放环境,并且投资消费等资料连续低于预期,货币政策存在宽松的预期,预计2015年全年信贷新增基本与去年相当,约为10万亿左右,信贷增速12.2%左右,基本能够满足防风险和保增长之间的平衡。 1此份报告由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编写,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的投资和由群证益券(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的投资服务.不是.个人客户而设。此份报告不能复制或再分发或印刷报告之全部或部份内容以作任何用途。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相信用以编写此份报告之资料可靠,但此报告之资料没有被独立核实审计。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不对此报告之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或代表或作出任何书面保证,而且不会对此报告之准确性及完整性负任何责任或义务。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及其联营公司或许在阁下收到此份报告前使用或根据此份报告之资料或研究推荐作出任何行动。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其任何之一位董事或其代表或雇员不会对使用此份报告后招致之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此份报告内容之资料和意见可能会或会在没有事前通知前变更。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其任何之一位董事或其代表或雇员或会对此份报告内描述之证¡@持意见或立场,或会买入,沽出或提供销售或出价此份报告内描述之证券。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及其联营公司可能以其户口,或代他人之户口买卖此份报告内描述之证¡@。此份报告.不是用作推销或促使客人交易此报告内所提及之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