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货币金融点评报告:信贷整体稳健,但对中小企业支持偏弱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货币金融点评报告:信贷整体稳健,但对中小企业支持偏弱

2018-05-12邢曙光北京大学后***
货币金融点评报告:信贷整体稳健,但对中小企业支持偏弱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信贷整体稳健,但对中小企业支持偏弱 ——邢曙光 货币金融点评报告 A0204-20180512 2018年4月 M2同比(%) 新增人民币贷款 (亿元) 人民银行 8.3 11800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值 8.5 12000 Wind市场预测均值 8.5 11464 2017年同期值 9.8 11000 要点 ● 信贷整体稳健,但对中小企业支持偏弱 ● 信用小幅扩张,M2同比增速略升 ● 信用创造存款,“负债荒”实质是“资产荒”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课题负责人:苏剑 课题组成员: 邢曙光 蔡含篇 陈 阳 孔 帅 李 波 联系人: 蔡含篇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4月,信贷稳健,新增人民币贷款1.18万亿元,环比多增600亿元,同比多增800亿元。银行减少了对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依旧偏弱,但是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的支持仍很稳健;对居民按揭贷款减少,但仍在积极扩展消费贷业务。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末上升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信贷、银行债券投资同比小幅扩张。 信贷整体稳健,但对中小企业支持偏弱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8万亿元,环比多增600亿元,同比多增800亿元,本月地方债发行3018亿元,环比多发行1100亿元,同比少发行231亿元,剔除地方债置换效应后,信贷环比多增约1500亿元,同比多增5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口径信贷为1.1万亿元,略低于传统信贷的主要原因是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增加了约700亿元。整体来看,信贷比较稳健。4月25日的降准接近月末,对信贷拉动有限,但效果可能在后期显现。 从结构上看,4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4668亿元,环比多增53亿元,排除地方债置换效应,信贷环比多增约1000亿元。信贷环比多增有一定的季节性,4月天气转暖,环保限产减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活跃,信贷需求增加。 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58亿元,排除地方债置换效应,少增幅度稍微扩大。信贷紧张情况下,银行会收缩票据融资,为信贷腾出额度,从4月票据融资没有收缩可以看出,银行信贷额度并不紧张。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的原因在于,金融监管下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等经济主体融资受限,并非供给不足。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幅度并不多,说明银行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的支持仍然较强。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抵押品、财务不透明等原因,风险较大,很难获得中长期贷款。4月新增企业短期贷款737亿元,同比少增737亿元,环比少增92亿元,连续3个月环比少增。1-4月累计新增企业短期贷款6724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12万亿元。虽然政府通过定向降准、加大MPA考核等多种方式引导资金流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但效果并不是很好。问题有两方面,第一,国有企业挤占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信贷资源;第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风险大,银行出于盈利、防风险考虑,并不愿意给这些企业放贷。 4月新增居民贷款5284亿元,环比少增449亿元,同比少增426亿元。其中,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3543亿元,环比少增227亿元,同比少增898亿元。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下,居民按揭贷款规模继续收缩。1-3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10.4%,较上年末下降3.4个百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分点,按揭贷款略滞后于商品房销售,居民中长期贷款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不过,在棚改货币化、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带动下,下降幅度不会过大。 4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1741亿元,环比少291亿元,同比多增472亿元。在房地产调控下,居民长期贷款投放受限,银行积极开展消费贷业务,虽然政府开始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但是银行出于盈利考虑,对居民短期贷款的投放仍然比较积极。 信用小幅扩张,M2同比增速略升 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末上升0.1个百分点。此次降准的时间是4月25日,接近月末,对M2增速的拉动有限。而且降准并不必然导致M2增速上升,关键要看银行信用创造是否扩张。 从信用创造角度看,剔除地方债置换的信贷和银行债券投资均同比增加约500亿元左右,两者共同拉高M2同比增速0.07个百分点,对M2同比增速上升的贡献率为70%。 1-3月外汇占款平均增加50亿元左右,4月人民币汇率整体稳定,预计外汇占款增加约50亿元,同比多增479亿元,拉高M2同比增速0.03个百分点,对M2同比增速上升的贡献率为30%。 4月经济温和扩张,税收增加,本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增760亿元,压低M2同比增速0.05个百分点,对M2同比增速上升的贡献率为-50%。 另外,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自2018年1月开始纳入M2指标,货币市场基金利率长期高于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不断成长,对M2同比增速也有拉动作用。但是目前还无法获得4月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同业投资具体数据,估计两者及其他因素共同拉升M2同比增速0.05个百分点,对M2同比增速上升的贡献率为50%。 4月末,M1余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末上升0.1个百分点,可能是本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上升导致的。由于2018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小于2017年,后期M1同比增速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M1-M2同比增速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受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发行影响,已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信用创造存款,“负债荒”实质是“资产荒”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18年以来,“负债荒”又开始在商业银行蔓延,2-4月各月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在9%以下。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就开始不断下滑。8.11汇改之后,在美联储加息、中国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人民币持续贬值,资本外流加剧,外汇占款不断下降,导致银行放缓存款的创造。外汇占款减少对存款的影响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发生在结售汇时,第二个过程发生在基础货币减少对信用创造的抑制。2015、2016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下滑主要是外汇占款减少引起的,这段时期的“负债荒”,可以视为是由“外汇资产荒”引起的。 金融机构存款增速由2017年初的11%,下降至2018年4月的8.9%。2017年以来外汇占款降幅大幅收窄,甚至从2017年9月开始增加,已不是制约信用创造的主要因素,这段时间“负债荒”是由去杠杆、防风险作用下的信用收缩导致的。社会融资规模反映了金融体系的资产,和存款增速趋势基本一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从2017年初的接近13%,逐渐降至2018年4月的10.5%。 2016年四季度开始,各地纷纷开始房地产调控政策,居民中长期贷款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均缓慢下滑,进而拉低了房地产企业存款增速。2017年开始的去杠杆进一步抑制了信用扩张,导致银行通过信贷、债券投资、同业投资创造的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企业存款收缩。 2018年以来银行流动性比较稳定,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下滑,1-2%的超储率也不算低,拖累存款增速的根本原因还是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信用创造渠道受阻。虽然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风险比较大,银行不会贸然增加信贷投放,银行存款增速恐将长期维持低位。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 从2004年到目前为止,中心已连续出版《中国经济增长报告》14期(每年一期),该报告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中心在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中国人口问题、中国经济新常态及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供给管理及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等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在著名经济学家刘伟教授的指导下,由苏剑教授任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组长,带领该中心宏观研究团队,包括10名左右专职研究人员和众多北京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本团队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布,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布,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研究中心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