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民生银行]:每周要闻分析2018年第46期总第171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每周要闻分析2018年第46期总第171期

2018-11-26中国民生银行看***
每周要闻分析2018年第46期总第171期

每周要闻分析 全球财经要闻 1 OECD下调2019年全球增长预期至3.5% 1 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特朗普再度对美联储施压 2 欧洲:与英国达成未来关系声明草案,否决意大利预算案 3 日本:年末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召开会议筹备上调消费税 4 国内财经要闻 6 国务院常务会议: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 6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8 国税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9 四季度基建投资加力“踩油门” 10 金融发展动态 12 多地推出或酝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纾困基金,规模合计逾千亿元 12 美元指数区间震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稳运行 13 税期过后资金面自然回暖,央行超纪录暂停逆回购 14 附:上周重要数据 16  2017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增速为14.1%,比同期GDP增速高2.9个百分点。“三新”经济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近日我国首次正式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9578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2018年11月26日 2018年第46期 总第171期 第一、二、三产业“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分别为0.7%、6.6%、8.4%;第三产业“三新”经济增长迅速,增加值现价增速为17%,相当于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16  1-10月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0554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占全年限额的98%。1-10月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0554亿元。其中,发行新增债券21190亿元,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19364亿元。发行的新增债券中,新增一般债券7983亿元,占当年新增一般债务限额8300亿元的96%;新增专项债券13207亿元,占当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3500亿元的98%。为更好地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8、9月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加速发行,10月份发行规模缩量明显。截至10月底,新增债券已经基本发行完成,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84043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16  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规模为21.3万亿元,环比下降915.76亿元。截至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规模为21.3万亿元,环比下降915.76亿元,连续三个月下滑,但下降幅度已经有所减缓。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双双明显下降,表明央行在外汇市场加大了干预力度以稳定汇率。10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明显缩小,且远期结售汇出现顺差,表明当前市场预期较为平稳,尚不会发生资金大规模流出的情况,加之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健、近期中美贸易局势有缓和迹象,也有利于汇率和跨境资金流动稳定,预计未来外汇占款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16 1 民生银行研究院 总第171期 每周要闻分析 全球财经要闻 OECD下调2019年全球增长预期至3.5% 11月21日,经合组织(OECD)在其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发出警告称,随着全球经济扩张超过峰值,针锋相对的贸易冲突可能会使世界经济难以实现软着陆。其下调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到2019年全球GDP将增长3.5%,而此前的预测为3.7%。 具体来看,OECD预计美国2018年经济增速为2.9%不变,2019年为2.7%,2020年为2.1%;将2018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从2.0%下调至1.9%,2019年从1.9%下调至1.8%,2020年为1.6%;将中国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从6.7%下调至6.6%,2019年从6.4%下调至6.3%,2020年为6.0%;将日本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从1.2%下调至0.9%,2019年从1.2%下调至1%,2020年为0.7%。 OECD表示,在贸易冲突最糟糕的情景下,到2021年,全球GDP将比基准水平低0.8%,美国的GDP将较基准下跌1%以上。全球贸易将下降2%,经合组织的商业投资将平均下跌2.75%。 OECD同时表示,美国消费者可能会以价格上涨的形式 继上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2018年和2019全球增长预期后,本次经合组织(OECD)也将2019年全球GDP增速由此前预测的3.7%下调至3.5%,低于IMF的预测值0.2个百分点,并维持2018年经济增速预测值在3.7%不变,与IMF一致。 主要经济体中,除美国2018年和2019年GDP增速预期均保持不变外,OECD对欧元区、中国、印度和南非2018年和2019年GDP增速预期均有所下调。其中,对德国、日本和阿根廷2018年GDP增速预期下调幅度最大,对巴西、土耳其和阿根廷2019年GDP增速下调幅度最大。 OECD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健康,但已达到峰值,势必将逐步减弱,想要实现软着陆困难重重,这主要源于贸易增长放缓和支持性政策减少。当前全球经济主要面临三重下行风险:一是广泛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关税攀升,这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对全球价值链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在2021年之前可能严重拖累全球增长;二是随着美联储逐点评 2 民生银行研究院 总第171期 每周要闻分析 承担大部分负担——如果关税适用于更广泛的消费品,货币政策制定者更有可能做出回应。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美国利率将较基准线上涨0.5%,这将加剧美元的强度和增加新兴经济体的财政压力。 OECD还指出油价波动、英国退欧不确定性以及一些欧元区银行的脆弱性的风险,称这些风险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比预期更难软着陆”。其敦促各国政府通过规划项目来防范经济下滑,如果有必要,应出台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措施。 步加息,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出现资本外流以及货币贬值,投资者信心的减弱使得新兴市场愈加脆弱;三是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不确定性,特别是欧元区内一些成员国的政治风险,如英国“脱欧”和意大利财政预算问题等需要格外警惕。此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油价波动等因素,也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对此,OECD敦促,一旦全球增长大幅放缓,各国需准备好迅速推出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政策。这主要由于目前公共债务水平高企,可能很难像过去一样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尽管如此,OECD还是对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给出了建议:美国方面,美联储应在2019年末前将关键利率提高至3.25%-3.5%的区间;日本方面,日央行应重新考虑其策略,设定新的通胀目标区间,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直至2020年,并逐步按承诺上调消费税;欧洲方面,欧央行应在2019年底前首次提高关键利率。(张雨陶) 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特朗普再度对美联储施压 生产方面,美国10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1%,预期增长0.2%;10月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0.3%,预期增长0.2%,前值增长0.2%修正为增长0.3%;10月设备使用率78.4%,预期78.2%,前值78.1%修正为78.5%。10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4.4%,为2017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预期-2.6%,前值0.7%修正为-0.1%。 消费方面,11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97.5,为8月以来最低值,预期和11月初值均为98.3,10月终值为98.6。 房地产方面,美国10月新屋开工122.8万户,预期122.5万户,前值由120.1万户修正为121.0万户;10月新屋开工环比1.5%,预期1.8%,前值由-5.3%修正为-5.5%。据全美房屋建筑商协会(NAHB)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暴跌8个点至60,创2016年8月以来新低。 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有所走弱。生产方面,10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下滑4.4%,为2017年7月以来最大跌幅,这引发了市场对于经济扩张持久性的担忧。消费方面,由于房价和汽车售价上涨、利率抬升以及实际收入增速放缓,住宅和车辆销售的前景将格外削弱,美国消费者对房产、汽车和家居产品的购买力被严重削弱。 上周,美股三大股指盘中一度齐跌超2%,抹去年内全部涨幅。随着市场动荡加剧,市场对于美联储的未来加息节奏预期出现显著分歧。摩根大通和高盛预计,今年12月以及明年美联储将共计加息五次,即明年将加息四次,而摩根士丹利则认为,美联储今年12月加息后,明年只会加息两次。 从美联储官员近期表态来看,美联储风向似乎也有所转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中对美国经济虽仍整体持乐观态度,但其同时也表示当出现全球需求放缓、美国财政刺点评 3 民生银行研究院 总第171期 每周要闻分析 该指数是衡量建筑商对新建单户住宅市场的信心指数,去年12月该指数曾创下74的周期高点。 11月20日,特朗普表示希望美联储降息,以回应目前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他说:“我希望看到美联储降低利率。我觉得这个利率太高了。我认为我们的美联储问题比其它问题大”。 激消退以及加息对经济出现滞后影响等迹象后,美联储或将暂停加息。美联储副主席Clarida表示,近三年的加息已令美联储的短期利率接近中性水平,这将成为未来考虑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因素,未来加息将取决于经济数据。亚特兰大和明尼苏达联储主席也表示,海外经济活动降温敦促美国加息政策更为谨慎,海外形势愈发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阻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内美联储将大概率继续保持渐进加息路径,今年12月及明年3月和6月继续加息的节奏料不会改变,其后美联储或将考虑重新考虑及设定新的货币政策路径。(任亮) 欧洲:与英国达成未来关系声明草案,否决意大利预算案 “脱欧”进程方面,11月22日,欧盟与英国终于达成未来关系声明草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有信心将会达成一项能够传达整个英国意愿的协议,并相信11月25日能够达成。欧盟表示,同意与英国达成一份关于脱欧后双方保持深厚而密切经济联系的声明草案。这份草案制定了“自由贸易区、结合深度监管和海关合作”的计划,还清楚地表明,双方都有“决心”更换脱欧协议中最具争议的部分——爱尔兰边界后备计划——以更好的、持久的解决方案取而代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另一个胜利是,欧盟将考虑允许英国与其监管机构合作。虽然协议没有实现对英国经济至关重要的“无摩擦”贸易,但给出的条件还是有利于特雷莎·梅获得议会脱欧派人士的支持。 财政预算方面,11月21日,媒体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拒绝了意大利的预算案,认为该国在破坏债务削减承诺,建议对意大利实行“超额赤字程序”(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可能涉及数十亿欧元的罚款。欧委会在欧元区国家支出计划的年度审议报告中表示,意大利政府现有的2019年预算案是“一个特别严重的违规案例”,EDP程序可以启动。欧委会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意大利 近期欧洲备受关注的两大棘手问题——英国“脱欧”协议和意大利财政预算案——均在上周取得进展,不确定风险有所缓和,最新公布的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符合预期。 英国方面,英国与欧盟达成未来关系声明草案,为“脱欧”协议草案的最终签署扫除了主要障碍。“脱欧”协议草案由两部分组成,包括英国“脱欧”协议以及“脱欧”后英欧关系联合声明。前者主要敲定“脱欧”过渡期、公民权利、英国北爱尔兰与爱尔兰边界等问题,后者着重定位英国“脱欧”后与欧盟的贸易和安全关系。此前,双方已就英国退出欧盟协议的核心内容达成一致。本次达成的声明草案显示,欧盟将会承认英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构建“单一关税领域”,寻求设立自贸区,加深海关等方面的监管合作,并在未来找到爱尔兰相关担保协议的替代方案。这些均显示英国在“脱欧”协议谈判中获得了重要让步,有利于首相特雷莎·梅在英国国内争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