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18年9月制造业PMI指数点评::供需两方疲弱制造业增长放缓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8年9月制造业PMI指数点评::供需两方疲弱制造业增长放缓

2018-10-10陈彦利上海证券晚***
2018年9月制造业PMI指数点评::供需两方疲弱制造业增长放缓

宏观数据点评 1 2018年10月10日     主要观点: 供需两方疲弱,制造业增长放缓 2018年9月份PMI为50.8%,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生产放慢,本月生产指数为53%,下降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下降0.2个百分点,需求仍偏弱。外贸环境未有改善,中美互征关税进一步升级,进出口景气度继续回落。价格指数维持高位,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差值连续两个月扩大,部分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结合9月以来主要商品价格均稳中有升,预计本月PPI环比将有所上涨,但受基数效应影响同比仍趋缓。企业生产放缓,采购量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但由于需求偏弱,订单指数下滑,产成品库存维持相对高位。本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高于上月和年均值0.3和0.1个百分点,服务业表现好于制造业。本月供需两方疲弱,制造业增长放缓。 市场将逐步走出低迷格局 当前资本市场的低迷实际上是和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背离的,是惯性使然。从经济逻辑上看,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紧货币并不构成中国股市制约因素;货币边际放松后资本市场仍然偏弱的格局印证了这一点;资本市场何时走好主要取决于经济回升预期确立时间。尽管受金融监管规范化、去杠杆和防风险等政策的对冲性影响,市场金融投资的加杠杆行为难以恢复,但投资意愿和信心将逐渐恢复,加之下半年以来海外资金和北上资金稳步流入,市场走出低迷格局态势将延续。2017年,中国的中长期流动性已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中国的短期流动性也将得到改善。降准带来的降低市场利率效应,更是对债市有直接地推动作用。在防风险的政策基调下,金融机构2018年的报表扩张明显放缓,从而对短期流动性需求的下降趋势将逐步强化,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形成,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更加确立。 政策对冲力度加大,经济不确定性下降 二季度以来需求偏弱,经济增长放缓。基建投资的回落是造成当前投资低迷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PPP模式的阶段性整改所致,并非具有趋势性。伴随PPP入库项目清理整改完成,以及政策对基建投资投放加速政策的实施,基建投资未来将恢复增长,从而投资整体增速也将回升。由于8月份的实际数据再度趋弱,且通胀压力上升,市场预期弱化,加之中美贸易冲突等外部冲击持续,政策对冲的力度或再加码。我们前期所阐述的‚防风险‛任务中风险排摸阶段基本结束,后续政策将逐渐清晰,经济不确定预期将大为缓解。2018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底部徘徊’阶段起始之年,只要政策保持定力,不受外部贸易争端等影响,经济整体‘稳中趋升’态势不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理应蕴含经济波动减少之意,未来增速下降中增长质量将提高。 日期:2018年10月10日 分析师:陈彦利 Tel:021-53686170 E-mail:chenyanli@shzq.com SAC证书编号: S0870517070002 供需两方疲弱 制造业增长放缓 ——2018年9月制造业PMI指数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数据点评 宏观数据点评 2 2018年10月10日 事件:9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公布 2018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运行在景气区间,制造业总体延续扩张态势,增速有所放缓。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1%,与上月持平,连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8.7%,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落至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2018年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平稳。 事件解析:数据特征和变动原因 2018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供需双双回落,本月生产指数为5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为5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延续了下降的态势,需求仍偏弱。外贸环境未有改善,不确定性仍大,中美互征关税进一步升级,进出口景气度继续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8.0%和48.5%,分别低于上月1.4和0.6个百分点,景气度均落至年内低点。近期衡量国际贸易水平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大幅回落,表明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价格指数维持高位,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9.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54.3%,与上月持平,均为年内高点。其中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两个价格指数位于63.0%及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差值连续两个月扩大,本月升至5.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快于产品出厂价格,部分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结合9月以来主要商品石油、化工、煤焦钢矿等价格均稳中有升,但去年同期基数偏高,预计本月PPI环比将有所上涨,同比表现仍趋缓。从企业类型来看,大型企业保持稳健,小型企业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压力较大。大型企业PMI为52.1%,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该指数始终位于52.0%及以上的扩张区间,且本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均有所提升,是制造业保持扩张的主要动力;中型企业PMI为48.7%,低于上月1.7个百分点,位于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50.4%,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从 宏观数据点评 3 2018年10月10日 具体行业来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4个行业的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医药、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制造业PMI均位于53.5%以上较高运行水平,增速较快。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木材加工及家具等制造业PMI继续位于收缩区间。 2018年1月首次推出综合 PMI 产出指数,其编制采用全球统一方法=制造业生产指数*制造业增加值比重+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本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高于上月和年均值0.3和0.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平稳扩张。其中,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3.0%和54.9%,环比一降一升,服务业表现好于制造业。 1.小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中型企业下滑显著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1%,与上月持平,连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8.7%,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落至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大型企业PMI指数今年始终位于52.0%及以上的扩张区间,且本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均有所提升,是制造业保持扩张的主要动力。而小企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并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仅有中型企业景气度滑落至收缩区间。表外融资收缩,表内信贷独木难支。信用紧缩下,风险偏好下降,企业融资渠道收缩,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尤为恶劣。今年以来我国多措并举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图1:官方制造业PMI和财新制造业PMI终值 (%)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47484950515253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09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 2018-02 2018-03 2018-04 2018-05 2018-06 2018-07 2018-08 2018-09 官方PMI 财新PMI 荣枯线 宏观数据点评 4 2018年10月10日 中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来源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 2.供给放慢,需求偏弱 2018年9月份,生产指数为53.0%,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有所放慢。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仍然偏弱。贸易环境未有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8.5%,低于上月0.6个百分点。进出口均位于临界点以下。从海外形势来看,全球经济表现分化,美强欧弱,日本持续放缓。同时美国发起的贸易争端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全球经济秩序。美国9月为59.8.较上月下滑1.5个百分点,但仍维持高位。欧元区9月 PMI 为53.2,继续下滑1.4个百分点,法国、德国下滑明显;日本经济持续缓慢复苏,PMI持平上月。整体海外需求边际上开始放缓,但人民币贬值将一定程度上加强出口竞争力,缓冲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整体来看,本月供需双双走弱,需求疲弱态势未改。 图2:大中小型企业PMI (%)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4445464748495051525354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09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 2018-02 2018-03 2018-04 2018-05 2018-06 2018-07 2018-08 2018-09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宏观数据点评 5 2018年10月10日 3.采购下降,库存高位 9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本月产成品库存47.4%,持平上月。企业采购力度下滑,采购量指数为51.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企业生产放缓,采购量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但由于需求偏弱,订单指数持续下降,产成品库存维持相对高位。 图4:库存及采购量指数(%) 与此同时,价格指数维持年内高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9.8%,高于上月1.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54.3%,与上月持平,图3:新订单及生产指数(%)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4647484950515253545556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09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 2018-02 2018-03 2018-04 2018-05 2018-06 2018-07 2018-08 2018-09 生产 新订单 新出口订单 444648505254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09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 2018-02 2018-03 2018-04 2018-05 2018-06 2018-07 2018-08 2018-09 产成品库存 采购量 原材料库存 宏观数据点评 6 2018年10月10日 均为年内高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3%,低于上月1.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减少。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放慢。 事件影响:对经济和市场 供需两方疲弱,制造业增长放缓 2018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下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