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18年3月宏观研究月报:春节因素扰动 经济开局良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8年3月宏观研究月报:春节因素扰动 经济开局良好

2018-04-04陈彦利上海证券自***
2018年3月宏观研究月报:春节因素扰动 经济开局良好

  主要观点: 春节扰动,价格回升 2月制造业PMI为50.3%,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比上月有所回落,生产需求虽双双放缓。CPI同比上涨了2.9%,比上个月上涨1.2%,PPI同比上涨了3.7%,同比持续回落,环比由正转负。低基数叠加春节涨价促成了CPI超预期回升,3月有望回落。进口数据不及预期,出口增速大幅回升,出口能力有较大提升,顺差大增。1-2月工业、投资、消费全面回升,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较17年全年的7%回升2.9个百分点,拉动投资上涨,不过新开工、土地购置以及销售端的数据仍在下滑。工业品价格虽有下滑,但生产、销售加快,利润增长较去年12月明显加快,各方面指标仍在改善,去杠杆、降成本效果显著,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春节效应虽有扰动,但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实现良好开局。 信贷如期回落,货币平稳回升 2月M2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中国的M2是拓展了的准货币,流通货币统计范围的扩展,掩盖了实体部门的真实流动性变化。中国M2的下降,并不是央行货币持续收紧的结果,而是楼市和资产泡沫消退的反映。近期M2的下降实际上也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但中国扩展的广义流动性M2下降到10下方,将会为货币当局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创造条件,将引起货币当局对流动性偏紧调控度的放松,使得货币增长呈现见底反弹态势,2月已有所显现。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8393元,同比少增加3264亿元。1-2月份通常是信贷投放大起大落的月份,之后信贷的投放将较为均衡。从新增信贷的部门分布看,2月份的回落显然是受到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居民部门的减少,除了受季节性因素扰动外,还受监管规范影响。未来信贷和货币增长将延续“双稳”格局。 投资向上,经济开局良好 2月各项数据总体平稳运行,虽有春节因素扰动,但之后将回归正常。经济仍然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中国经济第一增长动力仍是投资,投资增速回落态势已扭转,未来6-12个月将稳中偏升。消费平稳,工业在全球经济复苏大背景下,2018年也将稳中偏升。楼市长效机制的政策突破口在租赁房建设,伴随租赁市场建设,地产投资增长将维持平稳并有提高。去杠杆仍是政策基石,货币紧平衡的态势不会改变。偏紧货币利于经济转型将逐渐成市场共识。伴随大宗商品价格进入新的平衡区,PPI将逐渐下行。 日期:2018年04月4日 分析师:陈彦利 Tel:021-53686170 E-mail:chenyanli@shzq.com SAC证书编号: S0870517070002 春节因素扰动 经济开局良好 ——2018年3月宏观研究月报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中国经济月报 宏观月报 2 2018年4月4日 一、经济数据分析 PMI稳中略缓,供需两端春节趋缓 2018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但依然达到年均值水平本月PMI有所回落,生产供需虽双双回落。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回落,分别为50.7%和51.0%,分别比上月回落2.8和1.6个百分点,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低。在生产和市场需求双双放缓的同时,企业采购意愿减弱,但产业结构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新技术制造业PMI为54.0%,持续高于制造业总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需要注意的是,本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价格涨幅均有回落,反映能源等原材料供给紧张有所缓解和运输成本上涨的企业有所上升,表明部分传统行业扩张动力有所减弱,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回暖,进出口稳步增长。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 51.0%和 49.8%,分别比上月下降了1.6和0.6个百分点,制造业外贸保持稳定回升。价格涨势继续趋缓。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4%和 49.2%,分别比上月回落6.3和2.6个百分点,制造业外贸保持稳步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为 49.3%,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回升。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下降 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减少。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 48.4%,比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放缓。在生产和市场需求扩张加快的同时,企业采购意愿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需要注意的是,价格涨势继续趋缓。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4%和49.2%,分别比上月 回落 6.3 和 2.6 个百分点,并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企业运营成本上涨压力有所缓解。本月 PMI 为50.3%,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受春节假期的影响,供需双双回落。虽然人民币升值效应存在,但原材料价格平稳维持了出口竞争力。各项指数有升有降,回落比较多,但就全年来看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积极因素仍在显现。整体来看,经济运行仍较平稳,虽然年末增速有所放缓,但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 PMI 为52.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 PMI 为49.0%,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全年总体处于扩张状态;小型企业 PMI为 44.8%,比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持续低于临界点,表明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仍需进一步扶持。大型企业主要涉及能源、基建、房地产的大型项目建设,从2月公布的投资数据来看,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 宏观月报 3 2018年4月4日 高位运行,在 PPP 政策的带动下,基建对大型企业的贡献仍然显著。受益于大型项目滞后影响及利润显著改善,并且作为财政投放和政策引导的主要方向,大型企业 PMI 连续处于扩张区间,走势持续保持平稳向上。中型企业本月 PMI 指数微落0.1个百分点,略低于临界点,但全年总体处于扩张状态。小型企业 PMI 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处于临界点以下。 CPI超预期回升 PPI同比持续回落 2018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超预期回升。CPI 同比环比均有回升。2月份CPI环比较上月涨幅扩大 0.6 个百分点。历来春节期间,需求增长显著,将引发食品价格上涨。同时 2 月全国 普遍降温,对农产品尤其是鲜菜的生产与运输将产生较大影响,上月鲜菜价格已出现明显涨价。食品价格环比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天气转冷,鲜活食品价格显著上涨,鲜果和鸡蛋延续上月涨势,涨幅均超过5%,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 18.1%和 6.4%; 水产品和畜肉类价格分别上涨 8.0%和 2.0%,四项生鲜食品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 0.82 个百分点。而春节前后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也导致相 关的交通旅游价格上涨,飞机票和长途汽车票价格分别上涨 19.7%和 5.8%,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 12.2%和 2.9%,上述四项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 0.27 个百分点。另外春节放假,城市用工短 缺,人工费上涨,相关飞机票和长途汽车票价格分别上涨 19.7%和 5. 8%,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 12.2%和 2.9%,上述四项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 0.27 个百分点。从同比看,2月份 CPI 上涨 2.9%,大超市场预期,涨幅比上月扩大 1.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 0.4%,影响 CPI 下降约 0.08 个百分点。 其中,受春节错位的影响,叠加春节涨价效应,畜肉价格下降 3.1%,影响 CPI 下降约 0.15个百分点;鸡蛋、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均有所扩大,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2 月份 PPI环比下降0.1%,重回负区间。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15个月以来新低,主要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增速放缓的影响。从主要行业看,涨幅回落的有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 13.0%,比上 月回落 0.4 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 11.5%,回 落 3.6 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 10.0%,回落 0.8 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 7.4%,回落 3.0 个 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 6.1%,回落 2.1 个百分点。 上述五大行业合计影响 PPI 同比涨幅回落约 0.57 个百分点。涨幅扩大的有煤炭开采与洗选业,上涨 4.9%,比上月扩大 1.1 个百分点。2018年2月,CPI 同比上涨 2.9%,环比上涨 1.2%。食品价格上涨4.4%,影响 CPI 上涨约 0.88 个百分点,主要受鲜菜、鲜果、水产 宏观月报 4 2018年4月4日 品和畜肉类价格上涨较多影响。而春节前后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 也导致相关的交通旅游价格上涨,飞机票和长途汽车票价格分别上涨 19.7%和 5.8%,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 12.2%和 2.9%, 上述四项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 0.27 个百分点。另外春节放假,城市 用工短缺,人工费上涨,相关飞机票和长途汽车票价格分别上涨 19.7% 和 5.8%,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 12.2%和 2.9%,上述 四项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 0.27 个百分点。 PPI 同比上涨 3.7%,环比下降 0.1%。同比持续回落,创 15 个月以来新低,环比由正转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4.8%,比上月回落 0.9 个百分点。其中,涨幅回落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 13.0%,比上月回落 0.4 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 11.5%,回落 3.6 个 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 10.0%,回落 0.8 个百 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 7.4%,回落 3.0 个百分点;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 6.1%,回落 2.1 个百分点。上述五 大行业合计影响 PPI 同比涨幅回落约 0.57 个百分点。 出口超预期增长,外贸持续向好 2 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出口超预期增长,进口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同比增速亦回落。出口增长 36.2%,较上月上升了 20.2 个百分点。本月在人民币升值较多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出口的超预期大幅增长,表明我国出口商品能力有较大提高。而从进口来看,进口为-0.2%,较上月下降了 30.4 个百分点,数据偏弱主要原因要受春节因素,以及环保、气候因素的影响,且人民币升值效应也有影响。本月贸易顺差为 3077亿元,收窄 0.4%。从贸易结构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比重稳定提升,2017 年前 2 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65 万亿元,增长2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8.7%,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347亿元,扩大4.8倍。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22万亿元,上升8.7%,占外贸总值的27%,比去年同期回落2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630.9亿元,增长 6.7%,占出口总值的 54.9%;进口4553.9亿元,上升12.1%,占进口总值的36.1%。贸易方式结构持续优化。从进出口主要国别来看,对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东盟国家进出口均较快增长。前两个月,与欧盟贸易总值6795.9亿元,增长17.2%,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5%。中美贸易总值为6277.5亿元,增长15.8%,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9%。中日贸易总值3120.3亿元,增长6.1%,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6.9%。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为5745.3亿元,增长22.7%,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2.7%。从进出口企业类型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继续增长,比重持续提升。全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7万亿元,增长26.3%,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39.3%,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8万亿元,增长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