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小议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小议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

2018-02-12周茂华光大银行赵***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小议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

1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7年02月01日 星期三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分析师 周茂华 电 话 010-63636391 邮 箱 zhoumaohua@cebbank.com 小议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 观点摘要: 一般而言,市场利率持续走高主要通过债市利率、信用利差扩张,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等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而对总需求构成拖累。 但报告分析认为,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整体温和。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国内市场的分割,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不通畅。中国融资市场仍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市场利率对贷款利率的影响整体有限。 国内处于低位的实际利率仍将支持实体经济。经PPI、CPI相关调整的融资利率整体仍处于低位,民间综合实际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实际利率仍将支撑国内经济扩张。 全社会融资整体稳定。市场利率持续上升,国内管理层结构性政策,以及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信贷的政策倾斜,全球经济复苏企稳,中国融资供需整体保持稳定。融资保持稳定,市场高利率环境对经济冲击将减弱。 资金脱实向虚的影响减弱。近年来,中国经济放缓,全球宽松的金融环境,楼市、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持续走高,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明显,2017年随着管理层将供给侧改革、防风险、强监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金融体系的乱象治理初见成效,资产泡沫风险进一步降低,随着全球需求改善,国内资金将逐步回归实体经济。 展望2018年,报告预计,国内经济韧性增强,国内供给侧改革、防风险与强监管仍是政策重心;欧美经济有望延续扩张,欧美央行仍处于政策正常化轨道;以及全球通胀中枢有所抬升,央行政策整体延续稳健偏中性,市场利率中枢维持相对高位。同时,国内融资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央行或将运用多种创新政策工具,综合施策,不排除为缓解银行体系超准低、负债压力大等而适度相机降准。 2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一、市场利率走高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负债难度增大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高,使得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市场同业存单发行量与价格“齐升”。(见图1) 图1: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二)企业发债成本有所上升 市场利率上升将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收紧,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将对企业发债的流动性溢价要求随之上升,企业发债成本将随之上升。国内商业银行持有国内债券的比重在65%以上。同时,流动性趋紧令企业信用利差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市场利率持续走高以来,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出现不同程度萎缩。(见图2、3) 3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图2:公司债发行利率走势 图3:信用发行量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三)高杠杆企业压力上升 市场利率持续上将对高债务、资本密集型企业压力将有所显现,最为典型的当属房地产。随着管理层将房地产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趋于收紧,信托贷款流入房地产减少,以及楼市销售整体趋缓等,房地产企业还本付息与再融资压力将上升,实力偏弱的中小房地产商将面临较大再融资压力,但大型房地产商由于拥有规模效应,信贷议价能力高等优势,市场利率上升对其影响偏有限。报告预计,2018年不排除出现小范围房地产债券违约或房企兼并重组事件。据评级机构惠誉统计,2018年可卖回地产债券到期规模将达到2,310亿元,主要是市场利率上升与流动性收紧,投资人将行使海外房地产债券的卖出期权,即投资人将地产债券卖回给发行人。 二、市场利率展望 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市场利率中枢有望维持相对高位。 (一)内部因素 在上一个报告中,笔者认为中国市场利率水平维持高位主要受到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脱媒,货币供给结构变化与强监管、防风险四个因素影响,2018年这四大因素料 4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将制约市场利率整体水平下行空间。从经济基本面看,受全球需求改善,中国经济韧性增强,中国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供给侧改革与防风险、强监管仍是主线,央行政策整体延续稳健中性格局,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空间受限。 (二)外部因素 从欧美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看,欧美经济体消费者、投资者信心改善,经济景气指数维持高位,短期经济有望延续扩张格局。同时,美国就业市场持续趋紧,经济产出缺口持续缩窄,原油商品价格摆脱低迷,1月美国薪资有望延续温和增长,通胀中枢或态升。美联储仍处于“加息+缩表”轨道,2018年初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美国市场利率走高或推升全球的利率中枢。 报告也预计,2018年全球市场的波动或较为剧烈,主要是全球资产高估值,央行收紧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经济数据波动及程序化交易等。 三、市场利率走高对实体经济影响温和 (一)市场存在分割 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与信贷基准利率走势看,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对基准信贷利率的影响温和。主要是目前国内货币、债券市场与实体融资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中国实体经济超七成融资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仍低。(见图4、5) 图4:社会融资结构 图5:企业直接融资占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5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二)实际利率维持低位 数据显示,由于经济超7成融资来自于银行的信贷,央行贷款基准利率(LPR)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大,运用PPI同比估算出的实际利率水平仍处于“负值”区域(见图6);从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也处于历史低位(见图7)。显示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受市场利率攀升的影响有限,国内利率环境仍将支持经济扩张。 图6:贷款基础利率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图7:民间融资实际综合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2013年以来,全球需求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国内面临三期叠加压力,工业需求疲弱,全球央行再度宽松,2013-2015年,央行实施6次降息、5次降准,推动国内利率持续下行。(见图8、9) 图8:中国实际利率与GDP同比 图9: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LPR)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贷款基础利率(LPR):1年(右轴)13-12-3114-12-3115-12-3116-12-3117-12-3113-12-314.44.44.64.64.84.85.05.05.25.25.45.45.65.65.85.8%%%% 6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整体看,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与通胀有望进一步改善,国内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维持在一个相对低水平,实际利率对经济影响偏正面。 (三)社会融资保持稳定 市场利率持续走高,但对全社会融资影响有限。去年年底全社会融资额在19.44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64万亿元,实体经济融资保持强劲,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万亿元,较2016年多增800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28万亿元,较2016年多增2.3万亿元。(见图10) 图10: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企业贷款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国内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信贷快速增长,2017年12月中小企业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3.0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6%;截至2017年3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6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6%,2016年1季度以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加快,这得益于管理层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缓解融资、融资贵老问题(见图11、12)。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维持在两位增长,这对于稳定微观主体经济活动起到明显作用。 7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图11:中小企业贷款情况 图12:小微企业贷款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三)资金脱实向虚改善 2008年以来,国内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明显,2008-2017年国内M2同比年均增长16.4%,国内M2/GDP持续走高,2017年该比值达到2.03倍,但经济增长整体呈现放缓态势(见图13、14)。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充裕,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理财等快速发展,但实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金融体系过快膨胀,各类资金池业务、金融加杠杆、监管套利、楼市投机炒作,资金实际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金融体系高利润对实体经济融资“抽血”。 图13:M2/GDP与GDP增速 图14:流动性总量宽松程度指标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8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2018年,欧美央行货币政策整体趋于收紧,国内经济韧性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整体维持稳中性,以及强监管、防风险持续,金融环境逐步收紧,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市场风险溢价走高,有助于金融抑制资产泡沫,市场风险配置功能有所增强。利率走高、强监管、防风险有助于抑制资产泡沫,金融体系挣快钱效应减弱,有助于促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但未来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仍有赖于实体经济效率与劳动生产率提升,而生产率不断提高,M2与GDP比值将逐步减少,资金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M2/GDP比重呈现触顶回落态势。 四、结论与展望 从前文分析看,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持续走高,信用利差持续扩大,信用债发行持续萎缩,同时,随着市场利率持续攀升,商业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也呈现态势迹象。但数据显示,市场持续走高对实体经济影响整体有限,2017年中国经济录得近五年首次反弹。整体上,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温和,主要是: (一)中国市场的分割 中国经济融资超7成来自商业银行信贷,信贷利率受到央行贷款基准利率影响大。由于市场分割,市场利率持续上升对基准利率的影响有限。 (二)实际利率仍处于低位 2013-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实体经济利率明显降低;2016年下半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海外需求回暖,中国工业率先摆脱通缩,企业盈利整体改善,通过PPI调整的工业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处于负值趋于,民间综合实际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实际利率仍将支撑经济扩张。 (三)社会融资整体稳定 从社会融资总量及结构看,融资供需表现平稳;2016年以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明显改善。社会融资稳定,经济扩张基础夯实。 (四)资金脱虚向实 9 请读者关注报告正文后面的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宏观经济、金融研究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市场利率上升及强监管、防风险,有效地抑制资产泡沫风险,房地产投资、炒作得到有效遏制,股市、债市加杠杆、非法套利,规范资金池业务等,都将降低金融市场“挣快钱效应”,有助于资金脱虚向实。 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通胀中枢略抬升,主要央行削减宽松料延续,全球市场利率中枢易上难下,中国稳健偏中性政策持续与强监管、防风险等,中国市场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理论上,市场利率持续上升将通过银行负债成本、债市利率及高杠杆企业成本负担影响总需求,但报告认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