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债资信]:《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点评:全体系债务管理制度设计渐趋完成,监管重锤加速落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点评:全体系债务管理制度设计渐趋完成,监管重锤加速落地

2017-04-21吴冬雯、贾赢、车云亭、白子渐中债资信孙***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点评:全体系债务管理制度设计渐趋完成,监管重锤加速落地

共 2页,第 1页特别评论全体系债务管理制度设计渐趋完成,监管重锤加速落地—《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点评公用事业一部吴冬雯电话:010-88090037邮件:wudongwen@chinaratings.com.cn车云亭电话:010-88090159邮件:zhuzhibin@chinaratings.com.cn贾赢电话:010-88090216邮件:jiaying@chinaratings.com.cn白子渐电话:010-88090292邮件:baizijian@chinaratings.com.cn第 ** 期(总第**期) 2017年 04月中债资信是国内首家以采用投资人付费营运模式为主的新型信用评级公司,以“依托市场、植根市场、服务市场”为经营理念,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客户提供评级等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公司网站:www.chinaratings.com.cn 电 话:010-88090001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28号院盈泰中心 2号楼 6层 观点简述: 近日,郑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郑政文【2017】72号,以下简称《通知》),从市级政府层面,明确政府责任范围,厘清政企债务边界,抓紧剥离城投融资职能。对此,中债资信点评如下: 1、各级政府加快完善地方债务管理方法,自上而下的全体系债务管理制度设计渐趋完成。继国办函【2016】88号文以及财政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处置指南》沿承新预算法和国发【2014】43号文精神,从中央层面要求厘清政企债权债务关系之后,各省政府相继出台进一步加强区域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办法,陆续完成省级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和分类处置的制度设计。同时,多地市级乃至县级政府亦出台相关文件,响应明确政企债务界限、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隐性扩张的基本导向。此次郑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正是对中央频繁出台的监管“重锤”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豫政【2016】11号)的回应和落实,体现了各级政府在加快完善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方法,自上而下的全体系债务风险管理制度设计正逐步完成。 2、监管重锤加速落地,彰显监管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决心。继2016年10月,财政部摸底地方政府实际债务情况、贵州等地财政部门申明原为城投企业融资出具的担保承诺函“作废”并“限时收回”之后,2016年12月,财政部印发《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暂行办法》,督促各财政部专员加紧核查地方及其融资平台融资等问题。今年初,财政部再度“亮剑”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提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事关总体国家安全”,致函内蒙古、山东、河南、重庆、四川5省市以及商务部、银监会2部委,严格核查辖内部分县市及金融机构涉嫌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问题,并提出将处罚力度直接“穿透”至相关责任人;随后,相 共 2页,第 2页特别评论关地区财政部门撤回担保 承诺函、明确其财政局及事业单位违法违规担保承诺无效,银监会问责涉案相关金融机构及责任人并提出整改要求,严防地方财政金融风险交叉感染。中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从先行制度设计到目前加速落地,凸显了监管层将核查违法违规担保和责任追究机制相结合、严控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决心,郑州市政府及其他地级市、县级政府的回应和表态,则有利于推动各地自下而上地开展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稽查,从源头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防范地区财政金融风险。此外,《通知》重申对于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开展PPP项目、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等,不得承诺本金回购、最低收益或者承担其他投资人投资本金的损失,延承《关于进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关工作的通知》(财金【2016】32号)关于建立合理投的资回报机制、防范政府过度让利的基本要求,杜绝“明股实债”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 3、推动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的基本导向不变,城投企业参与城市基建的方式将更趋规范化。国发【2014】43号文发布后,城投企业逐步进行市场化转型成为未来城投企业发展的趋势,各省及下辖地级市、县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加快推进城投企业市场化转型,正是对上述导向的积极贯彻和落实。目前部分行政等级较高、区域经济相对发达、新增基建投资任务减少、历史存量经营性业务资质较好、城市资源相对丰富的城投企业市场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城投公司将加快“去”政府属性,但并不意味着城投公司将不再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以更为规范的方式,继续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城投企业将加快资源整合,向城市综合服务商、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商业地产开发及金融服务商等方向转型。 免责声明:本报告系根据公开信息做出的独立判断。对于公开信息,本公司不保障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机构或个人做出证券买卖出价或询价的依据。本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归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