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電通智庫]:新睿世代MBTI 深入50+的健康心理密碼-電通-2025 - 发现报告

新睿世代MBTI 深入50+的健康心理密碼-電通-2025

医药生物2025-02-28電通智庫七***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新睿世代MBTI 深入50+的健康心理密碼-電通-2025

在台灣,50-74歲的四年級後段班到六年級生,正在重新定義「第二青春期」的樣貌。50歲是人生重要的轉捩點,這個階段的人們開始面對不可逆的身體變化。女性歷經更年期、男性也有類似的賀爾蒙變化。空巢期也是這個時期的重要特徵,家庭生活發生很大的改變。這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失落感,但也創造了重新發現自我的空間和時間。這個人生階段有許多變化,但同時也充滿新的可能性。許多人發現50歲後反而開始了人生中最充實和有意義的階段。有了數十年的經驗和智慧,加上相對自由的時間和資源,這個年齡段的人們有機會追求長久以來的夢想。這個群體具有獨特的特性與需求,正在迎接「重新定義自我」的契機。他們不再被動接受市場供應,而是主動尋求能夠豐富生活的產品和服務。我們稱這個深具潛力的市場為「新睿世代」。品牌溝通應該把這個世代視為充滿活力、智慧和潛力的消費群體,而非定義為「年長」或「退休」的人群。溝通內容應該反映他們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未來仍充滿期待和計劃的態度。新睿世代本頁圖片由AI生成 02 Chapter 1新睿世代觀察Chapter 2心理幸福解構Chapter 3MBTI健康密碼+品牌案例附錄社群聆聽研究資料Table of Content 04-1516-2627-6771-90Page Chapter 1新睿世代觀察 根據電通智庫研究最新發現,台灣50歲以上的人口數已悄悄逼近千萬大關。在這人口浪潮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群體,佔總人口比例達三分之一。他們充滿活力、智慧,而且還打定主意不想退休!這群充滿潛力的消費主力軍,我們稱他為:約667新睿世代50~74歲全體約814萬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24年底人口推估資料估計台灣人口總數:2,340萬50~100歲以上人口數:977萬 萬”新睿世代 媒體:從類比到數位、從單向到互動、從固定到行動1970年代兒童期1980年代青少年期1990年代成年初期2000年代中年期黑白電視機時期報紙是資訊來源彩色電視機開始普及第四台開始發展個人電腦逐漸進入家庭網際網路商業化運作寬頻網路普及部落格興起保健:從基礎醫療到精準醫療、從被動就醫到主動預防、從單一治療到整合照護他們有時間和資源投資於健康,也有動機延長壽命,以充分享受這個充滿活力的人生階段衛生所是基層醫療主要據點實施預防接種紀錄卡制度器官移植手術開始發展推動家庭計畫婦幼保健全民健康保險制度開辦健保IC卡取代健保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引進數位化與個人化,媒體與保健觀念的時代進程 他們以策略性思維經營財富人生。深諳投資與消費的分際,積極思考如何開源節流。他們在消費時花該花的,不輕易超額花費。同時也考慮延後退休或重返職場,以確保財務穩定,跟上時代變化,降低與社會脫節。增值。不退場。新睿世代的三個關鍵行為模式01本頁圖片由AI生成 07 他們駕馭著數位與實體的雙重消費力。既善用線上平台搜尋比價,也重視實體通路的專業服務。不盲從潮流,而是建立自己的消費準則,善用可信賴的品牌與專業建議,讓每次消費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選擇。智選。真體驗。新睿世代的三個關鍵行為模式02本頁圖片由AI生成 08 他們不只是接受健康變化,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找到追求健康的黃金平衡點。不再執著於追求永駐青春,而是以務實的態度擁抱身心變化。他們讓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不緊不慢,過著屬於自己節奏剛剛好的生活。自主。養生道。新睿世代的三個關鍵行為模式03本頁圖片由AI生成 09 三者相互強化,這些正向行為會產生催化效應,展現出成熟的生命韌性。增值。不退場。智選。真體驗。自主。養生道。 然而「新睿世代」也有幽暗角落,當外在的能量持續綻放,內在的暗影反而容易被忽視。過度強調「不老」反而讓他們錯過了與自己脆弱面對話的機會。我們發現,他們的矛盾是,過度追求活力可能反而掩蓋了人生轉變期中,那些需要被溫柔以待的焦慮感。《霍爾的移動城堡》:「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心。」 011 2024年底,瓊瑤的輕生亦或翩然離世引發社群媒體廣泛討論,意外地將熟齡族群的心理健康推至焦點。她的筆下從來都不只有愛情,更有對生命歷程的深刻體悟。而社群的討論中從憂鬱傾向到更年期調適等多元議題,也反映出社會開始關注到那些在追求活躍老化過程中,容易被忽視的心理需求。追尋健康心境中遺落的那一小片 看起來似乎一切正常,連自己都沒察覺異狀資料來源:大人社團、聯合報高功能憂鬱眼前的威脅衛生福利部2015年及2022年研究顯示,50歲以上民眾中約每6人就有1人(16%)患有憂鬱症,而當中高達七成三的患者未尋求醫療協助。主要原因是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以及擔心遭受污名化。診斷前的覺察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高功能憂鬱症(持續性憂鬱症或輕鬱症)。這類患者雖能維持日常生活的基本運作,如正常上班、上學、社交,但內心卻長期承受著持續的悲傷、低落和缺乏活力的困擾。正因他們表面上「一切正常」,反而更容易被忽視,也更難及時獲得協助。 水平面下的掙扎這種「看似正常」的假象,實際上可能帶來更大的心理負擔。患者不僅要應對內心的痛苦,還必須維持表面的正常,容易加重孤立感和焦慮。因此,針對50+誤以為「只是老了」應該要提高對高功能憂鬱症的警覺性,及早識別和協助這些看似正常但內心受困的人們,同時致力消除污名化。 013 容易被忽視的是,看起來沒事,其實很有事孤獨感與隱藏感受的態度呈上升趨勢50歲以上民眾同意百分比(%)20304050602024年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我常隱藏自己的感受感到孤獨資料來源:尼爾森媒體暨生活型態大調查、dentsu CCS表面安好症候群 根據電通CCS以及尼爾森調查數據顯示,50歲以上消費者感到孤獨有上升趨勢,且近三年隱藏感受的比例提高。為什麽這個現象值得特別關注?因為這個數據反映出:即使是在健康意識較高的新睿世代,在心理健康的投入仍然相對不足,這可能成為影響他們生活品質的潛在風險。這提醒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協助新睿世代擺脫「表面安好症候群」,在追求身體健康的路上,更加重視心理層面的照護,讓健康能夠真正達到身心平衡。 深入50+的健康心理密碼在本份研究中,我們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挖掘新睿世代可能忽略的心理狀況,再進一步透過電通CCS資料庫分群分析,找出更精準的市場區隔點,進而為相關產業提供更有效的品牌溝通機會與建議。洞察來源市場規模主要產出OpView社群聲量分析2024全年度熟齡心理議題聲量22,117則心理議題聲量319,727則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 消費者媒體行為與生活型態資料庫新睿世代人物誌心理健康討論聲量案例分析品牌行銷案例新睿世代佔50~74歲人口82%佔全體人口29%CCS電通消費者資料庫電通案例庫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24年底人口推估資料估計 心理幸福解構Chapter 2本頁圖片由AI生成 本章節與意藍資訊分析團隊合作,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一探2024年網友如何談論熟齡憂鬱傾向以及更年期的狀況。身體警訊、心理憂影下半場幸福的隱形敵人本頁圖片由AI生成 社群對長輩心理健康的關注度提升憂鬱、更年期及孤獨議題備受討論新睿世代雖被認為應該逐漸享受人生,實際上卻可能承受著更大的壓力。2024年,社群對中老年人心理健康與情緒問題的關注度顯著提高,相關討論聲量相比前一年增長了37%。整體討論方向集中在網友提及長輩患有憂鬱症或存在情緒問題的話題,熱門字詞中也頻繁出現與家人和長輩相關的用語。前兩大熱議字詞為「憂鬱症」及「更年期」。瓊瑤輕生事件在12月的社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令人擔憂的是,長輩的憂鬱徵兆常被誤認為正常的老化現象,而非潛在的心理健康警訊。16,09722,11720232024年長者心理健康聲量(則)年度二大熱議字詞憂鬱症更年期瓊瑤孤獨死情緒不穩處方探詢經驗分享37%16,097則22,117則 憂鬱傾向導致產生行為狀況困擾自身與親友隨著更年期、退休等人生階段的轉變,年長者往往表現出比以往更易怒、焦躁的一面。無論是由更年期、退休引發,還是無故表現出的焦躁易怒,對家人而言,常讓人感到手足無措。不少子女、晚輩提到來自家中長輩的情緒勒索案例。透過情緒勒索的言詞與行為,例如強行灌輸傳統倫理道德價值觀,甚至以死相逼。囤物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醫學研究指出,其成因多源於內心的不安與焦慮。在社群平台上,許多網友分享家中長輩囤物的行為,表示這種習慣不僅對居住環境造成影響,還可能對家庭關係和個人情緒帶來負面影響。心情不穩情緒勒索囤物累積 因更年期或是心情起伏導致睡眠品質不良的狀況,已讓不少長輩或親友在社群中提出討論。無論是午睡時間長短,或是晚間不易入睡等,都使民眾的警覺心升高,期待了解他人的經驗,進而改善。容易失眠 東西少了,她更沒安全感。空空洞洞的會怕FB>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家人協助整理奶奶的房間#囤物我媽跟這個情況很類似欸,他也是身體很差,每次不順他的意或有不同的想法講出來都會被情緒勒索,說我變得很愛頂嘴IG >盜哥Daubro ·想問大家身邊有親人心裡生病了有成功說服對方去看身心科#情緒勒索換寢具可挑個有支撐力的床墊長輩會比較好睡。另外也要注意長輩睡午覺的時間白天睡太多晚上就很容易睡不著伊莉討論區>居家布置·[問題]長輩失眠是否要更換寢具?#睡眠改善完整社群聆聽資料請見appendix;本頁圖片由AI生成憂鬱傾向熱議精華 憂鬱傾向來自於內在生理退化與外在環境變動的失衡感從社群中討論長輩憂鬱與焦慮傾向的話題中,可以觀察到許多貼文與周遭人事物的變化有關。這些變化從生活環境的細微調整,到罹癌、親人逝世等重大事件,都可能成為引發長輩憂鬱或焦慮的誘因。長輩通常難以面對這些變化,因此可能表現的過度反應,這往往讓身邊的親屬感到不解甚至無奈,但也缺乏有效的方法去協助或改善現況。2024年不少貼文提及長者憂鬱和焦慮的根源與孤獨感有關,並指出這種情緒通常伴隨著退休後生活重心的失落而產生。許多網友分享,長輩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以不恰當的方式表達,藉此尋求家人的關注,試圖填補孤獨帶來的安全感缺失,但這些行為也可能導致與家人的摩擦或不和。此外,12月作家瓊瑤因輕生事件延伸到「孤獨死」議題。不過部分人認為,對於長輩而言,孤獨死可以是一種體面的結局,應以更平和的心態看待生老病死,而非被焦慮與憂鬱所困。安全感失蹤物理與心理上的孤獨 更年期聲量分布以臉書粉絲團為主網友密切接收衛教資訊26,62930,43620232024更年期聲量內容形式Facebook粉絲團, 19278YouTube, 3420Threads,1884Ptt, 1196Facebook社團, 1117Instagram,1006Dcard,978其他,1557時間:2023/01/01-2024/12/31;來源:社群網站、討論區14%聲量來源分布圖26,629則30,436則 更年期五大困擾討論議題多元且具體然而部分困擾的解方有限情緒變化解方討論睡眠狀況容易焦慮情緒不穩睡眠時間短難以入睡身體燥熱睡不回去汗流不止陰道乾澀性慾下降打噴嚏或是動作大會引發漏尿症狀凱格爾運動保健品私密處雷射使用護墊私密處雷射潤滑液豆漿、蜂王乳大豆異黃酮保健品心理諮商熱潮紅性生活漏尿狀況運動、中醫保健品靜脈雷射寢具時間:2023/01/01-2024/12/31;來源:社群網站、討論區 更年期熱議精華媽媽最近有燥熱盜汗等症狀……更年期因為常常夜晚有盜汗的問題加上心情狀態容易焦慮、不穩定#生理影響心理更年期建議打雷射!凱格爾運動可能比較適合更年期前#漏尿男性也有更年期,也會低落憂鬱,或許女性意識更年期和求助與被協助支持的經驗,未來也可以幫助男性Youtube > TODAY看世界.開放員工以「更年期」為請假理由?...#男性更年期完整社群聆聽資料請見appendix;本頁圖片由AI生成 Mobile01 >健康與養生.大家都怎麼預防更年期症候群?媽咪拜>女人心事.尿失禁困擾 綜合觀察:促進50+心理幸福待更多知識瞭解與互動討論衛教資訊關注度高熟齡憂鬱與更年期議題的討論多由非營利、專業機構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