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谱色谱看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之路 2025年6月11日 证券研究报告从质谱色谱看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之路 行业研究 本期内容提要 2025年6月11日 行业深度报告 左前明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邮箱:zuoqianmingcindasccom 郭雪环保联席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25030002 邮箱:guoxuecindasccom 吴柏莹环保行业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24100001 邮箱:wuboying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SECURITIES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号金隅大厦B 座 邮编:100031 关税不确定性叠加出口限制有望倒逼国产替代加速。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4月1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 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6号),称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尽管随后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暂缓,但考虑到未来科学仪器进口成本可能增长以及供应链风险安全问题,鉴于我国对于高端科研仪器的进口占比一直很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产业格局或将被逼重塑,国产替代也正从“备选项”逐渐跃升为“必选项”。 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市场规模超300亿。20172023年,全球分析仪器行业市场规模由578亿美元增加至771美亿元,CAGR为492。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披露,20172023年, 我国分析仪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13亿元增加至380亿元,CAGR为328。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在发展进程中,国内多数实验分析仪器在技术水准、产品质量以及稳定性等关键方面,相较于国外厂商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当下,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以色谱、光谱和质谱为典型代表的众多产品,由于其技术难度高且系统构造复杂,这类精密仪器的市场基本被国外头部厂商垄断,产品供给高度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难题。 研发投入增加政策引导双重驱动,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总量以及强度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4年经费与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值达到了268,超过了欧盟平均211的水平。叠加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科学仪器的政策,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质谱、色谱行业壁垒深厚,国产高端化任重道远。1)质谱:根据化工仪器网,2023年我国质谱仪市场规模达到16704亿元,同比增长1953。根据仪器网最新中标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质谱仪市场 仍由进口品牌主导,其中赛默飞、安捷伦、丹纳赫等Top7外资企业合计占据超80的份额,尤其在液质联用(LCMS)、高分辨质谱等高端领域形成技术壁垒。2)色谱:2024年我国色谱仪行业市场规模160亿元左右。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平台,近两年,液相及气相色 谱进口金额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分别为41亿美元和2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24和180;贸易逆差额液相色谱从2018年的 69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35亿美元;气相色谱从2018年的18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11亿美元,贸易逆差额缩小,高端色谱仪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关税和限制出口政策的宏观环境下,随着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推出,国内涌现出一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望加速科学仪 器行业的国产替代。建议关注:【聚光科技】业绩扭亏为盈,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皖仪科技】检漏仪器龙头,持续投入研发多点开花;【莱伯泰科】从样品前处理向高端分析测试仪器拓展,不断探索质谱新技术;【雪迪龙】积极布局科学仪器,碳市场扩围利好碳监测碳计量业务。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投资并购整合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 目录一、长坡厚雪,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大有可为6 11关税不确定性叠加美国出口管制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正在进行6 12科学仪器市场细分众多,分析仪器属于科学仪器的主要分支之一7 13分析仪器具有高附加值,国内市场规模超300亿9 14研发投入强度增加,政策引导有望加速国产替代10 二、质谱、色谱行业壁垒深厚,国产高端化任重道远13 21质谱仪:市场规模超百亿,国产质谱仪向高端应用领域渗透13 22色谱仪:市场规模增长至160亿元左右,国产替代空间较大18 三、坚持创新研发,国产替代正当时22 31聚光科技:业绩扭亏为盈,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22 32皖仪科技:检漏仪器龙头,持续投入研发多点开花23 33莱伯泰科:从样品前处理向高端分析测试仪器拓展,不断探索质谱新技术25 34雪迪龙:积极布局科学仪器,碳市场扩围利好碳监测碳计量业务27 四、风险提示29 图目录图1:主要科学仪器上市公司股价复盘(元股)7 图2:科学仪器行业产业链结构8 图3:科学仪器行业细分品类8 图4:分析仪器分类9 图5:20172023年全球分析仪器行业市场规模9 图6:20172023年我国分析仪器行业收入规模9 图7:20192023年科学仪器进出口金额10 图8: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科学仪器金额(亿美元)及增长率10 图9:2023年全球主要地区和组织研发投入强度()11 图10:20202024年我国RD经费及占GDP比重情况11 图11:2024年全球上市仪器公司营收TOP2012 图12:质谱仪器的主要结构组成13 图13:20152023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15 图14:20222027年全球质谱仪市场预测15 图15:2022年质谱市场品牌份额15 图16:20182024年质谱仪进口金额及增长率16 图17:20182024年质谱仪进口量及增长率16 图18:2018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口金额国别结构16 图19:2024年中国质谱仪中标情况17 图20:2024年各采购单位质谱仪中标金额占比17 图21:2024年质谱仪产地采购金额与上年同期对比(亿元)17 图2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理图18 图23:20192024年中国色谱仪行业市场规模19 图24:20222029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及预测19 图25:2020年全球色谱仪市场细分品种占比情况19 图26:20182024年我国液相色谱仪进出口金额对比(亿美元)20 图27:我国液相色谱仪进出口数量(台)均价(右轴)情况20 图28:20182024年我国气相色谱仪进出口金额对比(亿美元)20 图29:我国气相色谱仪进出口数量(台)均价(右轴)情况20 图30:2023、2024年112月色谱仪中标情况21 图31:2024年采购单位色谱仪中标金额占比21 图32:2024年各产地色谱仪中标数量及平均单价21 图33:20202024年聚光科技营业收入22 图34:20202024年聚光科技归母净利润(亿元)22 图35:按产品或服务划分聚光科技营业收入(亿元)23 图36:20202024年聚光科技研发费用23 图37:20202024年皖仪科技营业收入24 图38:20202024年皖仪科技归母净利润24 图39:20212024年皖仪科技营业收入分产品情况24 图40:20172024年皖仪科技实验分析仪器销量情况24 图41:2024年色谱仪中标金额前十25 图42:20182022年中国氦质谱仪市场规模25 图43:20202024年莱伯泰科营业收入25 图44:20202024年莱伯泰科归母净利润25 图45:2024年莱伯泰科营业收入按产品分情况26 图46:20202024年莱伯泰科研发费用26 图47:20202024年莱伯泰科研发人员26 图48:20202024年雪迪龙营业收入27 图49:20202024年雪迪龙归母净利润27 图50:2024年雪迪龙营业收入按产品分情况28 图51:20232024年雪迪龙营业收入分行业情况28 表目录表1:2023年部分实验分析仪器进口金额及数量明细10 表2:关于国家支持科学仪器的部分政策表述11 表3:2024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龙头公司基本情况12 表4:质谱仪分类13 表5:截至2021年底高校院所部分类型质谱仪器数量14 表6:色谱仪分类18 表7:雪迪龙碳监测碳计量仪器28 一、长坡厚雪,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11关税不确定性叠加美国出口管制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正在进行 事件: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4月1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6号),称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尽管随后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暂缓,但考虑到未来科学仪器进口成本可能增长以及供应链风险安全问题,鉴于我国对于高端科研仪器的进口占比一直很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产业格局或将被逼重塑,国产替代也正从“备选项”逐渐跃升为“必选项”。 我们复盘自2021年起科学仪器环保板块中主要上市公司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莱伯泰科、雪迪龙、禾信仪器等股价涨跌,板块受政策驱动股价出现异动: 2021年10月19日,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研究制定的《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出台,落实了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政策; 2022年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以政策贴息、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组合拳”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总体规模为17万亿元;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10个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加上此前中央财政贴息25政策,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2025年4月2日,美方宣布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2025年5月14日,根据美国白宫5月12日发布的《修改对等关税税率以反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谈情况的行政令》,美方已于美东时间5月14日凌晨0001撤销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20210104 20210204 20210312 20210415 20210519 20210622 20210723 20210825 20210927 20211103 20211206 20220107 20220214 20220317 20220420 20220524 20220627 20220728 20220830 20221008 20221108 20221209 20230112 20230217 20230322 20230424 20230529 20230630 20230802 20230904 20231011 20231113 20231214 20240117 20240222 20240326 20240428 20240531 20240704 20240806 20240906 20241015 20241115 20241218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