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自主可控加速推进,AI驱动产业创新升级 挖掘价值投资成长 2025年05月13日 强于大市(维持) [Table_Summary]【投资要点】 [Table_Author]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电子行业整体业绩提升。电子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02.55亿元和1379.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7%和35.83%;2025Q1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12.04亿元和35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7%和28.09%。电子行业为25Q1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板块。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募基金在A股和港股重仓市值(统计基金前十大持仓)为32781亿元,其中电子公司市值为5189亿元,占比为15.83%,在31个申万行业当中排名第1,超额行业配置比例为6.7%。25Q1电子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中芯国际(港股)、小米集团-W、芯原股份、澜起科技、胜宏科技;持仓市值减少前五分别为寒武纪、沪电股份、海光信息、中芯国际(A股)、立讯精密;电子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变动量/流通股比例增加前五分别为芯原股份、中科蓝讯、聚辰股份、广钢气体、复旦微电;持仓变动量/流通股比例减少前五分别为沪电股份、沃尔核材、生益电子、奥来德、世运电路。2025年初以来至2025年4月30日,申万电子指数下跌1.66%,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4.18%,电子行业在全行业中涨跌幅排名为16/31。半导体:当前时点,AI仍是产业大趋势,推动上游芯片GPU、HBM、 证券分析师:李双亮证书编号:S1160524100007联系人:姜倩慧电话:021-23586475 [Table_Report]相关研究 《中芯国际发布财报,持续关注自主可控和AI端侧》2025.05.12 《微软财报亮眼,重视自主可控和AI端侧》2025.05.06《一季报密集发布,持续看好自主可控》2025.04.28《海外大厂或停产DDR4内存,关注存储行业供需格局变化》2025.04.28《台积电展望AI需求乐观,继续看好自主可控》2025.04.22 先进封装、互联芯片等需求较好,而AI以外的需求整体呈平稳复苏态势。国内来讲,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仍在持续推进,各大晶圆厂存储厂逐渐向先进工艺节点升级,带动国内上游产业链国产化需求快速提升。 设备及零部件:国内先进产线持续推进工艺优化和产能扩充,叠加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国内设备厂商将持续受益,订单有望延续增长,尤其是亟待攻克的细分卡脖子环节,国产化率提升空间更为巨大。建议关注先进制程扩产受益程度较深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以及细分卡脖子环节的华峰测控、中科飞测、茂莱光学、福光股份、福晶科技等,建议关注细分领域公司华海清科、珂玛科技、正帆科技等; 材料:随着下游需求继续复苏,国内晶圆厂稼动率态势良好,同时新扩产能带来增量需求,半导体材料的需求用量有望保持良好趋势,叠加国产替代趋势向上,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军者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江丰电子、广钢气体等; 数字SoC芯片: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作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向好,而随着更多品牌AI眼镜等终端产品的的陆续发布,端侧SoC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预计国内的优质SoC企业将继续从中获益。建议关注细分领域公司恒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等; 存储:2025年一季度存储市场出现积极信号,各大存储厂商纷纷发布通知预告提价到来。供给端,存储原厂加速转向高端产品及先进制程,并通过减少部分成熟制品产能、控产等方式减少供应,下游库存逐步消化;需求端,AI的产业趋势带动HBM需求提升,大模型的快速迭代推动端侧AI需求不断涌现;另外关税的扰动出现,也可能加速下游的备货动作。展望后期,随着传统消费领域逐步回暖,端侧AI的落地将提高对存储产品的需求,供给格局也会不断趋于健康状态。建议关注国内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开拓的存储公司兆易创新、澜起科技、聚辰股份、香农芯创、德明利等; 模拟芯片:模拟芯片渠道及下游库存基本消化,接近周期底部,消费类受益于国补表现优异,工业、汽车等传统需求也有回暖,AI等新需求增长势头良好。在中低端市场,国内企业已具备竞争力,可填补美企退出份额;高端市场,终端厂商或尝试国产方案。推荐关注长期具备替代能力的模拟领军公司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功率半导体:关注2025年的结构性复苏机会,尤其是下游回暖及渗透提升的领域如汽车电子,碳化硅、氮化镓等新材料器件发展也将加速。供给端,行业库存逐步消化,价格压力开始减轻,部分环节或酝酿涨价;需求端,看好新能源汽车和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需求增长,碳化硅、氮化镓器件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关注扬杰科技、新洁能、士兰微、时代电气等; 半导体封测环节:受益稼动率提升,封测板块利润端修复非常显著。2024年半导体周期复苏,存储器、逻辑芯片、微处理器实现正增长。2025年一季度,封测板块营业收入218.97亿元,同比提升24.02%,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8.12%。整体来看,行业保持上升趋势。展望全年,随着经济环境的复苏以及新客户导入,封测公司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建议关注:通富微电、甬矽电子。 消费电子:一季度消费电子总体淡季表现符合预期。一方面,年初推出的国补对下游市场需求有较显著拉动,板块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苹果2月份推出新款iPhone16E,备货节奏上好于2024年同期,对总体需求也有一定提振。我们认为,二季度消费电子进入传统的备货季节,叠加“618”等促销活动,板块有望延续增长势头。从大的产业逻辑看,虽然美国加征关税对产业带来一定扰动,但2025年端侧AI创新仍在不断推进中。Counterpoint咨询预测,2023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为4%,2024年提升至8%,预计到2027年有望达到40%。随着大模型的持续突破和端侧计算成本的下降,2024年手机终端在功能上从能用到好用的创新不断加速。主流AI手机都已经实现通过搭载端侧模型实现基础AI功能,基本做到单模态、单数据的功能级AI体验。智能语音助手/摘要生成/实时翻译功能等实用功能实现普及。我们认为2025年上述AI功能会继续保持迭代优化。苹果作为行业领头羊,清晰定义Apple Intelligence往后需要做到AIOS层面智能,能够有效简化用户使用流程,多场景下Agent可以做主完成操作。预计25年IOS18.5版本将推出系统级Agent“LLM Siri”。交互界面将重新设计,交流上会更加顺畅,同时可实现底层调用第三方app,实现Siri自动完成复杂操作。AI功能将带来功耗、散热、光学和设计结构上的改变,供应链也将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建议继续关注苹果供应链相关公司:立讯精密、鹏鼎控股、领益智造、东山精密等。 PCB:2025年一季度,PCB板块营业收入627.89亿元,同比增长24.63%;归母净利润54.08亿元,同比增长55.17%。随着AI模型的不断升级,硬件性能需要同步提升,PCB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需要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以支持通信效率。随着数据中心建设提速,AI服务器和高速网络设 备正成为PCB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高频高速PCB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看好在通讯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的深南电路。 被动元器件:伴随电子终端设备多功能集成度的提升,伴随通信技术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的突破性发展,市场对终端设备核心的"信号处理功能"、"电源管理功能"的技术要求持续升级。建议关注国内被动元件领军者三环集团。 光学光电子:2025年一季度面板行业总体上收入逐步改善,利润端修复好于收入。我们认为后续二季度下游需求会逐步提升。建议关注面板供应商:京东方A、TCL科技、维信诺。LED板块2025年一季度营收、利润率较2024年四季度环比改善显著。我们认为LED板块周期底部已经出现,季度改善趋势明显。建议关注具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兆驰股份。 【风险提示】 国际局势等宏观因素影响需求复苏:全球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如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制裁,都可能对市场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可能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企业投资减少,从而抑制需求的复苏。 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技术进步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关键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或者未能实现预期的突破,可能会阻碍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 新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不及预期:新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接受度。如果新产品未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或者市场推广不力,可能会导致销售不佳,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中美摩擦加剧带来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会迫使企业重新考虑其供应链布局,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和关税。这种产业链的重构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部分原材料价格可能的波动:经济复苏可能会导致对某些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价格。这种价格波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压力。 正文目录 1.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电子行业整体表现...................................................71.1.电子行业持续复苏,业绩增长态势良好......................................................71.2.电子行业机构持仓占比上升,果链与AI为主要增持方向..........................81.3.子板块行情分化明显......................................................................................112.电子行业细分板块:需求回暖,景气向上......................................................132.1.半导体:自主可控持续推进,行业需求有序复苏......................................132.1.1.综述:自主可控+需求向好,收入持续较好增长................132.1.2.设备材料零部件:下游扩产态势良好,坚定看好自主可控.......142.1.3.数字芯片:AI驱动和国补拉动,业绩持续增长................182.1.4.存储芯片:传统市场格局趋平缓,AI推动HBM需求旺盛.........192.1.5.模拟芯片:静待下游需求修复,新应用场景释放空间...........222.1.6.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静待下游需求复苏...........232.1.7.封装持续复苏,行业进入利润释放期.........................262.2消费电子:国补带动需求淡季不淡,总体业绩稳健增长............292.2.1.消费电子业绩情况........................................292.3.元件:AI产业需求持续释放、PCB板块兑现业绩.................322.3.1. PCB:拥抱AI产业趋势,企业利润大幅提升...................322.3.2.被动元件:被动元件行业稳健增长,.........................342.4.光学光电子:景气周期与出海为主旋律.........................362.4.1.面板:收入逐步改善,利润端修复好于收入...................362.4.2. LED:周期底部已现,季度改善趋势明显......................383.行业公司估值比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