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缘药业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 2025-01-01 1、公司学术营销方面有哪些举措? 公司不断完善学术营销模式,持续赋能营销体系升级。营销团队能力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潘医生工程",提升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满足客户专业化需求;循证证据建设方面,推动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金振口服液、苓桂术甘颗粒等核心品种及新上市品种进入指南共识,提升产品专业认可度;学术活动形式方面,持续开展"金声玉振""杏好有你""与宁同行""走进康缘"等具有品牌特色的系列学术活动,持续传递产品学术价值。 2、公司院外市场发展如何? 公司坚持多业态并举,积极布局院外市场发展。OTC业务强化与TOP连锁合作,建设公司在 OTC中成药领域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分销综合业务不断发展中小连锁、单体药店、诊所卫生室等小终端客户覆盖数量,同时推进B2B、B2C线上销售布局。 3、公司对经典名方未来规划?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科技资源,而古代经典名方是中医药理论经过千百年实践而沉积下来的宝藏和精华。公司目前有四个经典名方相关的上市品种,分别是苓桂术甘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温阳解毒颗粒和济川煎颗粒,同时还有数个在研品种。未来,公司将以临床有效的物质基础为核心,进一步解析中药复杂体系的功效物质、功效靶标,科学阐释经典名方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将经典名方中的功效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实现生产全过程"点点一致、段段一致、批批一致"的精准制造,保证中成药的质量均一、稳定、可控,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4、公司自研生物药的研究进展? 公司近两年共获得6 个1类创新生物药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其中获得中国CDE、美国 FDA临床试验批准的有 KYS202002A注射 液(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KYS202004A 注射液(银屑病),获得中国CDE临床试验批准的有KYS202002A 注射液(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KYS202003A 注射液(晚期实体瘤)。公司在收到上述药品临床试验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以及新药开发及药品注册法规要求,积极筹备并开展临床试验,具体进展详见公司待披露的2024 年年度报告。 5、公司 2025 年会有新的药品获批上市吗? 目前,公司共有6个药品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分别为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LQ胶囊、用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SPPA颗粒、用于治疗胃热阴虚证的玉女煎颗粒、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LWDH苷糖片、用于治疗小儿肺热咳喘证的泻白颗粒、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苏辛通窍颗粒。但上述药品最终能否获批《药品注册证书》及获批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相关进展可以及时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结果。 6、公司收购中新医药后对中新医药四条研发管线的投入规划? 公司已就中新医药后续研发投入做出合理规划,根据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预计中新医药四条核心管线拟投入临床资金仍需约4亿元,其中(rhNGF)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 1.45亿元,(rhNGF)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 0.25亿元,(GGF7)双靶点长效降糖减重融合蛋白1.10 亿元,(GGGF1)三靶点长效减重降糖融合蛋白1.15亿元。公司通过大力支持中新医药创新药研发,可以进一步提升生物药领域的研发实力,丰富在生物药领域的管线数量,开发新的疾病治疗领域以满足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构建中药、化药和生物药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布局,有助于公司更加快速切入新产品领域,实现战略目标。 7、中新医药四条研发管线的临床进展如何?是否有海外授权的可能? 截至2024年11月24 日,中新医药的(rhNGF)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和滴眼液项目其获批临床的适应症分别为外伤、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伤和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分别为已完成临床IIa期和处于临床I期阶段。(GGGF1)三靶点已完成 I期临床全部剂量组给药,结果显示安全耐受,受试者体重显著降低,已启动II期临床;(GGF7)双靶点项目系全球唯一获批临床的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的生物制品,I 期临床数据符合预期,安全性、耐受性显著,其肠胃道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较小,并且不随剂量的升高而加剧,而胃肠道事件系其他同类竞品临床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项目均有序推进,具体进展详见公司待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rhNGF)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GGF7)双靶点长效减重/降糖融合蛋白均系较为热门的靶点,(rhNGF)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GGGF1)三靶点长效减重(降糖)融合蛋白均为较为创新的研发领域。公司正考虑推进上述产品海外权益授权事宜,如有进展,会及时公开披露。 8、国家中成药集采,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么? 随着中成药集采常态化推进,越来越多的中成药将被纳入集采范围。对于中成药集采,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和探索。一方面公司独家品种较多,另一方面公司非独家品种原本销售额较低甚至部分品种无销售额,可以通过集采放量。同时,集采中标将有利于提高公司在该地区的医疗机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公司在该地区的长期经营业绩奠定良好基础。 9、中草药价格变化对公司的成本是否造成影响? 公司根据生产需求及中药原材料市场行情把握采购节奏、适时调整备货策略,同时不断强化与产地药材供应商的联动能力,因此,中草药价格变化对公司整体成本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1 0、公司AI使用情况如何? 公司始终积极关注AI 技术在医药领域的融合应用。研发方面,加快建设中药功效组分(成分)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AI+多组学驱动的中药创新药发现平台、心脑血管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等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与新药研发支撑平台;生产方面,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中药智能制造之路,持续推进"智改数转",推动近红外检测技术、数据算法等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基于"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以现代中药的"精准制造"来推动中药制造行业的品质革新。 1 1、公司是否会考虑再做一期股权激励? 公司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持续优化人才发展体系,完善与核心团队共建共享的长效激励机制,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但尚需结合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及未来发展规划适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