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一周观点:中美互加关税,部分器械行业或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 美国时间 4 月 2 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 34%对等关税。北京时间 4 月 4 日,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关税。药品和原料药未被纳入新增关税清单。美国约 30%的药品原料依赖中国进口,若既有关税持续,可能导致美国药企成本上升,进而推动其寻求替代来源(如印度)。但印度 70%原料药依赖中国,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仍具议价权。国内反制加征 34%关税,部分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如手套行业、IVD 耗材行业、电生理行业、止血纱行业、主动脉行业、手术机器人行业、大设备相关行业等。 l一周观点:24 年医药行业短期承压,中长期业绩有望迎来季度间环比增长 从已披露 2024 年报来看,板块 24Q4 业绩加速改善。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细分板块,核心观察指标会有差异。其中创新药龙头收入环比改善、海外授权高增长,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加速提升;CXO 板块龙头在手订单充足,从 2024 年业绩上看,龙头公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和博腾股份收入端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因为 ADC 药物的持续火热,药明合联收入实现了 80%以上增长。 l本周细分板块表现 本周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上涨 4.15%;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92%,医疗耗材板块上涨 1.66%,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 1.57%,中药板块上涨 1.5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大,下跌 3.19%,医疗设备板块下跌 1.48%,医院板块下跌 0.15%,体外诊断板块下跌 0.03%,医药流通板块上涨 0.37%。 l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微电生理、迈普医学、昌红科技、拱东医疗、英科医疗、中红医疗; 受益标的:惠泰医疗、心脉医疗、先健科技、蓝帆医疗、天智航、微创机器人、联影医疗、奕瑞科技。 l风险提示: 美国加关税事件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1一周观点:中美互加关税,部分器械行业或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 事件 1: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 34%对等关税。美国时间 4 月 2 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法案》,宣布对所有国家实施 10%基准关税,并针对中国等特定国家加征差异化税率。其中,中国商品关税从 20%升至 54%(新增 34%对等关税+原有 20%)。 1. 基础税率与分阶段生效时间 10%基准关税:适用于所有国家(除加拿大、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外),于美国东部时间 4 月 5 日 0:01 生效。 差异化“对等关税”: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如中国、欧盟、日本等),税率从 20%至 49%不等,4 月 9 日 0:01 生效。例如,中国商品总税率达 54%(原有 20%基础上加征 34%),欧盟 20%,日本 24%,韩国 25%。 2. 豁免条款 已受第 232 条关税约束的钢铝、汽车及零部件、特定能源和矿产(如金、铜、药品、半导体、木材)不适用新关税。 加拿大、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继续豁免。 3. 汽车关税升级 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包括发动机、电池等)加征 25%关税,4 月 3 日生效。 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也被纳入征税范围,税率为 4%。 事件 2:中国对美国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关税。经国务院批准,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有关事项如下: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2025 年 4 月10 日 12 时 01 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分至 2025 年 5 月 13 日 24 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事件点评: 一、药品和原料药未被纳入新增关税清单。 根据白宫声明,药品属于豁免商品类别,不受“对等关税”影响。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药品及原料药仍适用原有税率,而非新增的 34%关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药品和原料药一定不受关税影响,此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已加征的 20%关税(2025 年 3 月 4 日起生效)可能仍适用于部分原料药,需具体查看商品分类是否在原有征税清单内。 我们认为,美国约 30%的药品原料依赖中国进口,若既有关税持续,可能导致美国药企成本上升,进而推动其寻求替代来源(如印度)。但印度 70%原料药依赖中国,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仍具议价权。 二、国内反制加征 34%关税,部分行业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 此次绝大部分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和零部件及康复用品等均未被纳入豁免清单,特别是部分产品叠加过往已有的额外加征措施,关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注射器及其零附件关税水平目前为 120%,此次对华加征后将达到 154%; 医用、外科用手套关税水平目前为 70%,此次对华加征后将达到 104%,且将在2026 年 1 月达到 154%。X 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超诊断仪、核磁共振装置等目前在 45%左右,此次对华加征后达到约 80%。 我们认为,大部分企业应对措施充分,且都在开拓非美市场,实际影响非常有限,医药主逻辑(政策+技术+基本面共振)不变。除此以外,若仅从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法案》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疗器械细分板块或有望受益。其中包括手套行业(国内手套企业在美国目前销量为 0 且马来西亚也被征收 24%的关税)、IVD 耗材行业(关税壁垒下海外企业更倾向于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生产)、电生理行业(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电生理国产企业有望受益)、止血纱行业(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止血纱国产企业有望受益)、主动脉行业(中国对美加征关税,主动脉国产企业有望受益)、手术机器人行业(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手术机器人国产企业有望受益)、大设备相关行业(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大设备国产企业有望受益)。 受益标的: 耗材行业:微电生理、惠泰医疗、迈普医学、心脉医疗、先健科技、昌红科技、拱东医疗、英科医疗、中红医疗、蓝帆医疗; 设备行业:天智航、微创机器人、联影医疗、奕瑞科技。 风险提示:关税事件持续恶化风险、上游零部件卡脖子风险。 2一周观点:24 年医药行业短期承压,中长期业绩有望迎来季度间环比增长 截至目前,2024 全年医药板块(从已披露企业汇总)收入相比 2024 前三季度(全口径)来看收入利润有改善趋势。分板块来看,创新药头部企业加速从“仿创结合”向“全球创新”转型,2024 年 License-out 交易首付款总额达 31.6 亿美元,首次超过创新药研发融资总额;CXO 板块龙头在手订单充足,从 2024 年业绩上看,龙头公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和博腾股份收入端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几乎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因为 ADC 药物的持续火热,药明合联收入实现了 80%以上增长。 图表1:2024Q1-Q3 化学制药板块业绩增速较高 3一周观点: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2%,细分板块分化 3.1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2%,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2%,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57pct,在 31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3 位。2025 年 3 月至今医药生物上涨 3.62%,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36 pct。 图表2: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2%,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57pct(单位:%) 图表3:本周医药生物涨跌幅在 31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3 位(单位:%) 本周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上涨 4.15%;化学制剂板块上涨 3.92%,医疗耗材板块上涨 1.66%,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 1.57%,中药板块上涨 1.5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大,下跌 3.19%,医疗设备板块下跌 1.48%,医院板块下跌 0.15%,体外诊断板块下跌 0.03%,医药流通板块上涨 0.37%。 图表4:本周医药生物行业分化较大,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 3.2细分板块周表现及观点 4 月选股思路:近期受益于国家集采政策优化预计丙类医保目录扩容等政策支持、AI 赋能研发及出海加速仍是核心逻辑,CXO 及创新药龙头具备修复潜力,板块迎来中长期结构性投资机会。4 月我们重点推荐 Q1 预计高增长,以及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的标的。 (1)医疗设备 本周医疗设备板块下跌 1.48%。最新交易日 2025 年 4 月 3 日,医疗设备板块市盈率(TTM)为 32.79 倍,处于历史分位点为 24.31%,历史最大值为 140.90,平均值为 44.09 倍,我们认为板块估值上涨空间较大,建议积极布局。24Q4 各省逐步落地以旧换新政策,相关院内招标启动,11 月份后,公开招标数量明显提升,设备厂家在 24Q4 开始受益于以旧换新订单落地。建议密切关注各地设备采购招标进展,预计 25Q2 有望迎来第二波以旧换新采购高潮。从交付周期维度考量,我们认为部分中小设备生产厂家有望在 25Q1 开始兑现政策红利,大型设备生产厂家预计在 25Q2 开始实现业绩高增长。叠加 24Q2 医疗设备板块整体业绩低基数,我们认为 25Q2 开始板块有望进入业绩恢复区间。近期,数个省市开展设备集中采购,以中低端设备集采为主,我们认为集采主要压缩流通环节利润空间,对厂家利润影响较小,头部厂家有望充分享受中标量的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 2025 年 3 月 4 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 illumina 禁售处罚利好国产测序仪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的通知,有望促进科研设备国产替代,看好测序仪、质谱仪国产替代提速。此外,我们看好 AI+影像/手术方向,AI 在医疗影像分析方向深度学习,能够快速识别病灶、精准诊断疾病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代表公司为联影智能、微创机器人等。4 月 2 日,美国政府签署加关税政策,4月 4 日中国国务院出台反制政策,我们认为中国征收对等关税进一步利好国产化率较低的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如高端影像设备、设备核心元器件、手术机器人等。 受益标的:华大智造、奕瑞科技、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聚光科技、迈瑞医疗、山外山、澳华内镜。 (2)医疗耗材 本周医疗耗材上涨 1.66%,其中 35 家公司上涨,11 家公司下跌。从医疗耗材个股涨跌幅,大部分个股涨跌幅和行业涨跌幅相近,超涨和超跌标的较少,说明上周医疗耗材关注度相对较低。河北高值耗材集采消息的传出,也对高值耗材相关公司未来预期有压力。建议关注全年有机会超预期、以及有修复性预期差的相关标的。建议关注几个方向:1)高景气相关标的。相关行业赛道因为行业增速快、国产份额低、国内外竞品少等原因,相关企业具有高增长,景气度较高; 2)集采促进相关标的。集采落地且进入稳态赛道。某些集采产品已接近或超过1 年,业绩开始进入低基数阶段,代理商库存和院内使用已进入稳定状态,或集采标内用量已用完有望抢夺集采标外市场的相关企业;3)困境反转相关标的。 过去因下游库存较多、临床推广受限等原因导致过去业绩受限,目前相关原因已有明显改善的相关企业;4)部分 PEG 较低的中小市值企业。医疗器械中大部分企业市值低于 50 亿,这部分企业在 24 年上半年关注度较低,但由于增速较快,部分企业 PEG 较低,可以关注。其次,预计部分企业将逐步释放业绩,关注 24年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标的。另外短期消息上,《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心血管相关企业可以关注。 推荐标的:微电生理、迈普医学、英科医疗、昌红科技、拱东医疗、怡和嘉业、中红医疗。 受益标的:惠泰医疗、维力医疗、可孚医疗、先健科技、蓝帆医疗。 (3)IVD 板块 本周 IVD 板块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