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龙柏信息]:证券内参: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证券内参: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2017-01-23龙柏信息李***
证券内参: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特别关注】 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开利综合观察】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国务院: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及挂牌条件 【开利综合观察】国务院20日发布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意见指出,放宽新兴经济领域政策限制。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及挂牌条件。实现信用评价与税收便利服务挂钩,将优惠政策由备案管理和事前审批,逐渐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提高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获得感。健全适应新兴经济领域融合发展的生产核算等制度。在部分新兴经济领域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 股指期货即将回归常态 降保证金手续费 【开利综合观察】经过多轮传闻之后,松绑股指期货的政策或将于春节前正式落地。财新记者独家获悉,从保证金到交易手续费再到持仓数都将进行调整。 2015年股灾,现货市场从高点一路下跌,趋势难以扭转,更呈现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局面,流动性一度趋紧。市场信心溃散,加之监管严查“恶意做空”、高频交易等举措,股指期货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有言论提出要“关闭期指以救市。” 上述舆论引起高层关注,并下达严控成交持仓比的明令。中金所也不得不逐步开启限制措施以求自保。自2015年8月26日开始,中金所一路将非套保账户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从1500手缩减至600手,随后又在8月31日减至100手。彼时,股指期货成交量已经出现大幅度的萎缩,以沪深300主力合约IF1509为例,此前成交量可达到200万手左右,但在限制100手后日成交仅50万手以上。 至9月2日,中金所推出了史上最严厉股指期货管控措施,并直接将其拖至名存实亡的边缘。中金所要求自9月7日起,单个产品、单日开仓超过10手即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对保证金及平今仓手续费也大幅度提高。这一措施直接在次日将成交量打至平时的十分之一。 而在历经一年多以后,股指期货成交量更是锐减。以2016年6月的数据为 例,沪深300指数期货成交额约为2015年6月的0.5%,上证50指数期货和中证500指数期货成交金额也仅为2015年6月的0.7%和2.6%。 股灾元凶? 在股指期货被冰封的这400多天,各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股指期货是否为市场下跌的元凶并无明确的证据。 市场人士表示,期指先跌多跌、振幅较大,但“先跌并非致跌”“多跌也非助跌”,上述人士举例道,沪深300股指期货从2010年4月上市到2013年4月的三年时间,升水的交易日占比达75.8%,但期货升水并没有带动股市上涨,此阶段现货指数跌幅达27.5%。更明显的是中证500股指期货从2015年4月6日上市至2015年6月12日,贴水天数占比为73.2%,日均负基差62.3点,但此阶段现货指数涨幅高达49.8%。 上述人士认为机构套保空单相对较大并非做空股市,实际对应现货多单。据其了解,机构投资者基本上是资本市场的“净多头”,其所持股票市值远大于其期货空头合约市值,无法通过做空股市盈利。上述人士以证券公司为例,2015年6月15日股市大跌日,证券公司合计持有股指空仓1204亿元、持现货价值2599亿元,净多仓1395亿元,多空比例为2.16比1。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限制机构空头反而对股票市场现货形成压制。当空头开仓限制以后,规模高达数千亿的中性策略被迫平仓离场,真正给股票市场带来的反而是更大的抛压。 外资是否存在大量做空A股的情形?上述市场人士认为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外资背景程序化客户利用股指期货做空股市的概率极低。首先是QFII等境外机构受严格监管,交易编码独立运作,其保证金账户与外管局批准的人民币特殊账户一一对应,监控制度完善;其次交易规模受限,其持仓及成交规模不得超过外管局审批的投资额度;第三这些机构投资股指期货只用套期保值的目的。 此外,数据显示,外资空头持仓量规模也较小,2015年1-5月、6月和7月,QFII和RQFII在股指期货市场的日均套保空仓金额分别为214亿元、381亿元和108亿元,仅占其所持标的成分股市值的5.25%、8.23%和2.72%。“外资也是始终保持净多头,并未做空期指打压股市。”上述人士称。 【开利内参】 再融资变局 【开利综合观察】近期A股市场的连续调整让IPO的加速承受不小的压力,然而,从资本市场的抽血角度讲,IPO已经远远不敌再融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新股发行共303家,总计募资金额为1845亿元,只占2万亿再融资规模的不到10%。而同时,再融资市场的种种“灰色地带”的滋生也远离了其推动上市公司向好向上发展的初衷,成为少数“捞金者”的套利游戏。目前监管的重点是“一增一减”,即增加IPO供给,严管再融资。在1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 表示将从严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投资和融资功能。 万亿再融资市场近日成为市场一大焦点。新华社为此三度发文,指出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是A股两大“出血点”,并指出“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据数据梳理,2016年至今,上市公司通过定增、优先股、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合计融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是同期IPO融资规模的超10倍。 而在2万亿的超大型蛋糕中,或明或暗的资金蜂拥而入,希望捞到“躺着赚钱”的定增份额,然后高价减持获取巨额回报。在业内人士看来,因为利益太大,再融资市场尤其定增滋生了不少灰色地带,甚至成为一些股东的减持利器。 2万亿再融资“偏袒”定增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优先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但是目前市场存在一种普遍的偏袒:只认定增,不识其它。 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上市公司实施定增的家数达到781家,总计募资总额超过1.73万亿元;而同期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仅有8家,合计募资1623亿元;同期配股家数仅有10家,合计募资176亿元;同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家数为90家,合计募资规模876亿元。 上述几项再融资方式合计募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而其中定增在所有的再融资手段中占比为86.5%,其他几种方式被明显边缘化。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资产注入、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壳资源重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项目融资等成为普遍的定增目的,而将融来的钱投向银行理财、偿还银行贷款等行为更是备受市场诟病。 “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确实有点贪得无厌,监管层估计是担心股市失血过多。在市场约束机制短期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加强管制无可厚非,但是长期的自我约束机制能否建立最重要,而消灭壳价值是恢复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前提条件。”1月19日,上海某中型券商并购部负责人指出。 去年以来,监管层不断对再融资收紧,对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融来的钱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行为进行了限制,同时也对跨界定增、虚拟产业定增严格把关,试图把资金引导进实体经济。 “以前制度不合理,上市之后融资那么便利,不上市融资那么困难,这是人为造成的鸿沟。未来这个鸿沟将越来越窄,IPO则是重点支持的,而上市公司再融资就要打压。”1月19日,北京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指出。 “捞金者”的套利游戏 在2万亿再融资的大潮中,捞金者不计其数,银行、公募、私募、保险、券商、个人甚至“白手套”公司都介入很深。 “前几年用杠杆进行再融资的太多了,挣了大钱。”1月19日,深圳某券商并购人士表示,比如如果跟上市公司关系好,能拿到定增份额,就可以自己募 笔钱做劣后,去银行拿更多的钱做优先,杀进去等解禁后就能高价减持获利。 这样操作的普遍逻辑是上市公司定增存在明显折价空间,以往发行价普遍有10%-30%的折扣。这在市场人士看来,定增是“躺着就能挣钱”的生意,因此吸引了大量明路资金和不明资金涌入。 “一般定增的认购者在10个以内,而竞争者会很多,大家挤破头皮去拿份额,拼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更多其他资源。”北京某经常参与定增的私募负责人曾透露。 跟银行资金、公私募产品、券商资管比起来,一些“空手套”公司的资金又大又隐秘。“其实市场上看到的一些产品资金量普遍不大,大额的反而是一些不知名的空手套公司,这也是监管层对定增屡次施以监管的原因之一,担心定增成为洗钱的工具。”1月19日,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指出。 不过,随着监管层鼓励定增市价发行,折价空间不断收窄,溢价发行不断涌现,“躺着赚钱”的时代将一去不返,这也有利于给火热的定增市场降温。 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对定增认购者的资金来源重点关注,严格穿透制度。不过在上述并购人士看来,一些认购资金很难穿透,可以说“穿不透”。 被玩坏的再融资 因为涉及利益太大、套利空间太大,再融资市场也陆续滋生了不少灰色地带。1月19日,天信投资首席分析师孙立鹏指出,从政策的角度讲,再融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企业拿这笔钱做新项目、扩大企业规模、并购等事项,确实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诟病,比如把再融资作为套利的工具、把股市当成自家的提款机、不规范运作、利益输送等等一系列的行为。 孙立鹏认为再融资存在最典型的两种利益输送形式:一是定增+高送转+利好消息+大股东减持套现。定增捆绑高送转,然后发布一些利好消息配合,本质的意愿是炒高股价,实际上是达到大股东的减持目的,这是比较典型的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提款机的行为;第二是超高溢价并购标的,有些还是关联交易。 通过定增把阴谋变阳谋,把不合规的市场化行为转化成合规的市场化行为,实际上存在利益输送。 为了保证定增顺利进行,操纵股价也屡见不鲜。业内市场人士指出,在定价阶段相关方也有操纵股价的动机,等增发价确定后,市价低于发行价时,上市公司也有动机操纵股价以保证发行成功。比如2014年证监会处罚恒逸集团操纵恒逸石化(000703.SZ)股票案,即是上市公司保增发的典型案例,也是证监会首次处罚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中的股价操纵案例。 过去两年间另外一个由此滋生的热火景象是:不少机构通过定增大玩一二级联动的游戏,后被监管层接连否决,比如金刚玻璃(300093.SZ)重组被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间疯狂的再融资也不得不面对持续的减持压力,这无疑对市场也造成很大压力。1月19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A股任性增发、大股东后续减持成为A股两大主要问题,投资者需要警惕。 “增发既可拿来并购、买壳,也可用来偿还银行贷款,关键是增发不用还本,也不用付息,最终则由股民买单。因此A股增发乱象丛生,失去了道德底线。”董登新说。 孙立鹏另外指出,还有部分上市公司虽然没有大股东减持的需求,但是平时不善于经营,存在大量的经营坏账,再通过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做一些坏账的计提,摇身一变,公司的财务数据又变得健康起来。另外,部分再融资的规模明显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资金规模和需求,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显然也与监管层提倡的“资金要到合适的地方去”的要求相背离。 国海承担逾167亿萝卜章债券交易 机构间互信被破坏 【开利综合观察】在公告最终承担167.8亿元相关债券交易后,国海证券股票周五在“萝卜章”事件后首度复牌交易。深市开盘后,国海证券股价一度下跌10%至跌停价位。 国海证券周四晚间公告称,公司与盖有“伪造公司印章”的债券交易协议的全部涉事机构完成协商,将承担债券面值167.8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债全部由公司承担,共计面值35.90亿元部分利率债按比例各自买断,公司买断面值为87.30亿元部分利率债由事涉机构继续持有,投资收益与相关资金成本之差额由公司与事涉机构共担,此部分共计面值44.60亿元个别事涉机构已于201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