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期货]:有色(铜铝)2017年投资策略报告:反弹受限底部抬高,铜铝陷入大箱体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有色(铜铝)2017年投资策略报告:反弹受限底部抬高,铜铝陷入大箱体

2016-12-20顾冯达国信期货无***
有色(铜铝)2017年投资策略报告:反弹受限底部抬高,铜铝陷入大箱体

国信期货研究 Page 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以信为本 点石成金 分析师:顾冯达 从业资格号:F0262520 电话:021-55007766-6618 邮箱:15068@guosen.com.cn 加息靴子落地,铜铝料震荡承压 2016年12月18日  主要结论 铜: 2017年“铜博士”重心抬高 2017年全球铜市供需维持“紧平衡”态势,虽然全球铜表观库存水平偏低背景下,上游铜精矿的宽松预期收紧,为2016年四季度多头阶段性炒作提供素材,然而中国铜产业在供给侧改革压力较小,铜冶炼产能在2016年维持扩张,大型冶炼商的铜精矿加工费仍有利可图,中国铜产量料维持较高增速。 从价格走势上看,国际铜价有着“铜博士”之称,因其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考虑到2016年四季度铜价短期涨速过猛,预计铜价在2017年一季度将呈现回调整理,全年铜价主线将更多依赖宏观政策博弈与流动性主导,基本面难过分乐观,预计2017年高点或在53000元/吨附近,下方底部抬升至38000元/吨附近。 铝:2017年铝市“大箱体”震荡 在中央供给侧改革号召之下,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电解铝企业复产进度缓慢,叠加国内运输受阻及铝水生产等因素,导致现货铝价一度出现局部供不应求,但随着铝价回升铝企加大生产, 2016年四季度铝产量刷新历史记录,期现及跨月价差高位回落,而2017年大型企业旗下的先进产能复产及新建产能的集中释放,将使得铝价上方空间受到限制,但底部区间受到大型企业抱团及原料成本等因素支撑。 从价格上看,未来大宗商品整体趋势主要取决于特朗普新政能否落实,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而铝行业趋势从产能恢复、产量增长、库存及消费等因素综合来看,对中长期铝价预期偏谨慎,预计2017年铝价底部区域在10000-11000元/吨附近,上方高点在14000-15000元/吨附近。 铜铝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 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 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独立性申明: 国信期货2017年投资策略报告 有色(铜铝) 反弹受限底部抬高,铜铝陷入大箱体 2016年12月20日 国信期货研究 Page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以信为本 点石成金 一、2016年铜铝行情回顾 2016年,铜价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在前十个月内围绕3400-4000元/吨的收敛三角形区域运行,在供给侧改革对国内铜产业影响较小的背景,铜价相对走势在有色品种中处于显著弱势。但进入10月后,随着国内工业品价格掀起新一轮涨势,此前表现偏弱的铜价突破整理三角形,资金的推动及通胀预期的自我强化循环开启,产业链的补库需求推动铜价出现大幅度上行,截止至12月中旬,沪铜最高触及49600元/吨,市场开始重新审视铜基本面的变化,但随着年底资金偏紧,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下滑,工业品出现显著回调。 图:2016年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走势 图:2016年伦铜期货三月电子盘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文化财经,国信期货研发部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国信期货研发部 2016年,铝价呈现震荡上涨走势,由于2015年底大型铝企联合减产保价稳定市场预期,行政及市场化的供给侧改革推动铝供给快速收缩,铝价春节前反弹至10700元/吨一线,且国内电解铝企业复产速度明显慢于需求增长速度,电解铝社会库存屡创新低,二季度铝价一路拉升至13000元/吨一线,此后在电力成本、氧化铝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上移的背景下,铝价9月开启新一轮突破上涨,并在11月11日晚间夜盘交易时段更是摸高至15000 元/吨附近,此后随着监管压力加大及多头获利了结压力推动铝价震荡回落,国内现货及跨月高升水快速消失,市场关注西部运输问题能否缓和,铝价回落测试12500元/吨一线支撑。 图:2016年沪铝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走势 图:2016年伦铝期货三月电子盘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国信期货研发部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国信期货研发部 国信期货研究 Page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以信为本 点石成金 二、 宏观经济热点展望 1.1 美元强化加息周期,2017年鹰派预期加强 2016年12月美联储发布FOMC会议声明确认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25%-0.5%升至0.5%-0.75%,由于此次加息早在市场普遍预期之内,因此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市场更下一步将更关心未来美联储的加息路径如何演变,而此次美联储在利率预测中体现了更倾向鹰派的立场,使得市场2017加息预期加强。 根据美联储12月公布的最新利率点阵图显示,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委员分别对2016-2019年四年和此后更久期间的利率预期水平。对比美联储上次公布的点阵图,可以发现联储决策者预计近期加息步伐加快,但加息区间并未延长。12月的点阵图显示的FOMC委员预测中位值:目前预计到2017年末利率范围将是1.25%-1.5%,这意味着,如果每次加息25个基点,则明年全年将加息三次,而今年9月公布的2017年末水平意味着,预计明年全年将加息两次;目前预计2019年以后更久期间的利率水平约为3%,和今年9月公布的长期利率预测水平大体一致,9月预计范围在2.75%-3%。 图:美联储利率点阵图变化对比(注:2016年12月点阵图为红点,2016年9月点阵图为蓝点) 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国信期货研发部 美联储的利率点阵图并非官方政策工具,但也为进一步了解FOMC委员对未来美国经济和货币环境的看法提供了一个窗口,而分析美联储未来进一步加息的路径,也离不开对美国经济结构、就业以及通胀走势的讨论,在此背景下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经济政策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影响将不容忽视。 从特朗普的计划政策来看,其主要主张包括减税、基建、增加国防支出及贸易保护主义,若按其政策计划调整后,美国2017年有望推出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包含减税与增加基建开支及增加国防支出将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与通胀加速,但上述政策计划增加开支减少税收,将使得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债务上限问题更突出,其政策持续性存在很大疑问,同时特朗普主张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短期刺激美国实体经济,但将推动全球贸易更激烈矛盾,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速,目前来看特朗普经济政策将短期利多美元,但长期利空美元。对于商品而言,美国财政政策刺激或拉动需求,同时通胀预期将加大,这将利好大宗商品价格,而为 国信期货研究 Page 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以信为本 点石成金 何美元与大宗商品能一起上涨?这似乎与传统美元与商品价格负相关关系的认知相背。 事实上,本轮美元指数的上涨,主要归因于美国经济相比其他经济体向好态势更明确,强势美元反映了美国经济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的强弱,而大宗商品价格则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供给侧改革政策短期快速收缩供给,同时特朗普当选计划大规模基建刺激,叠加全球能源价格低位快速回升,全球通胀预期重现利好大宗商品配置。因此本轮的美元与大宗商品同向上行,是类似1982-1984里根新政及2010-2011年中国4万亿刺激的特殊时期, 未来大宗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特朗普新政能否落实,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2017年的大宗商品走势的确定性和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和验证。 图:2011年以来,六大有色金属价格相对涨跌幅(以锌最强,铜铝相对仍偏弱) 数据来源:伦敦金属交易所,国信期货研发部 图:2016年以来,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相对涨跌幅(以锌最强,铜铝最弱) 数据来源:伦敦金属交易所,国信期货研发部 1.2 中国定调稳中求进,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 2017年,全球经济政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而中国则仍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之一,考虑到其-80-60-40-20020402011年1月 2011年7月 2012年1月 2012年7月 2013年1月 2013年7月 2014年1月 2014年7月 2015年1月 2015年7月 2016年1月 2016年7月 LME铜 LME铝 LME锌 LME铅 LME锡 LME镍 涨跌幅(%) -200204060801002016年1月 2016年2月 2016年3月 2016年4月 2016年5月 2016年6月 2016年7月 2016年8月 2016年9月 2016年10月 2016年11月 2016年12月 LME铜 LME铝 LME锌 LME铅 LME锡 LME镍 涨跌幅(%) 国信期货研究 Page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以信为本 点石成金 经济将以求稳为主,预计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而制造业投资回暖与基建的高增长则支撑国内投资增速相对平稳,而2017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也将进行一定调整,以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2017年 “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将继续得以贯彻,中央强调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2016年在推进“三去”的过程中,由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避重就轻”的问题,因而涌现出诸多矛盾:“去产能”以行政化产量控制为主,导致上游行业价格飙涨,与“降成本”相悖;2016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考核验收“确保产能真去真退”,反映中央对去产能的实质亦抱有怀疑,随后实体行业去产能呈现加速迹象。2017年政策的重心在于:力求使“去产能”的方式得到优化,但过程还有待更多观察。 从行业周期来看,2017年大宗商品将是牛熊切换之年尾声,大宗商品价格大底已经构筑,但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