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偏误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偏误研究

2016-12-20刘骐豪上海证券金***
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偏误研究

` 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公司业务资格说明和免责条款。 报告编号: liuqihao-ZTYJ12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首次报告日期:2016年3月31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刘骐豪 Tel: 021-53686132 E-mail: liuqihao@shzq.com SAC证书编号: S0870512090002 [Table_Summary] 本文利用2007-2015年各年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研究国际机构数据的预测偏误,文章的主要结论有: 1、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明显提升,预测家数明显增加。 2、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准确度有明显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与市场的沟通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宏观调控方向、节奏和力度把握准确,政策波动性和不确定有所降低。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下降,有助于市场对经济预测的准确性。 3、我们发现预测时点对预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时间较早的预测(年前)质量明显低于时间较晚的(年后)的预测。这与“信息更新约束假说”理论预期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会有更多的预测者更新信息,预测均值的偏误会逐渐缩小,这也解释了机构会随着国家计局相关经济数据的披露而频繁多次调整其预测结果。 4、我们发现经济相对繁荣时,机构预测偏误较大; 经济衰退时,预测偏误较小。可能的解释是市场对繁荣时期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往往存在激烈的争论,而对经济进入衰退时期的争论相对而言较少。在繁荣时期由于政策的压制使得市场对经济未来运行状态判断相对困难,导致预测准确性下降。而衰退阶段由于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托底,使得市场能够更准确预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与力度,从而对经济衰退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 5、我们发现经济向好阶段机构预测结果较实际值明显出现低估,而经济衰退阶段机构的预测结果则大部分出现高估。这与“信息更新约束”理论中预测偏误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相一致,经济受到正面冲击时预测值出现低估,而经济受到负面冲击时预测值则出现高估。此外,2009年预测值出现低估也可用“理性偏误”假说理论得到部分解释,预测者存在迎合政府财政扩张需要,就会可能低估GDP 增长率,从而为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提供舆论支持。 6. 我们发现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即存在明显的一致高估或者一致低估的情形。这与理性偏误假说中风险规避的预测者倾向于选择趋同预测来降低预测错误时声誉损失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偏误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一、引言 各类经济主体对经济指标的反应,主要基于指标的实际值与市场预期的差异。预期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的经济决策取决于各类经济预期,同时,因为预期可以改变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它进而会影响经济走势,因此经济预测为各界所关注。 每逢岁末年初,众多机构都要对中国新一年的经济走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各机构对经济所做出的预测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自身的信誉度,而且对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国际大型机构由于其强大的研究能力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本文利用2007-2015年各年国际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研究国际机构数据的预测偏误,并对于其结果进行相应的解释。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二、预测偏误的相关理论 在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假说下,追求偏误最小化的有效预测不会产生系统性的预测偏误。但是,实际预测数据显示,不管是消费者、生产者还是专家的预测都存在系统性的偏误。目前的理论主要从信息更新约束下的不完全信息和偏离准确性目标的理性偏误两种角度来解释预测偏误。 信息更新约束假说假定预测者以预测准确性为目标,认为信息收集与处理成本所导致的粘性信息或不完美信息会导致系统性的预测偏误。比如,由于信息更新成本,预测者选择定期更新策略,当经济受到正面冲击时,在某一时刻只有部分预测者进行了信息更新,而大部分预测者的信息仍然“粘”在原有的信息集上,所以,预测均值会出现低估;反之,经济受到负面冲击时信息更新约束会导致预测均值出现高估,因此,信息更新约束会使预测偏误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此外,如果对同一个经济变量做多次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会有更多的预测者更新信息,预测均值的偏误会逐渐缩小。 对系统性预测偏误的另一种解释是“理性偏误”假说。这一假说一种观点认为预测本身是一种产品,从需求方来看,由于预测能够影响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决策,所以,不同经济主体会对预测存在除了准确性之外的其他需求;从供给方来看,理性的预测者关心自己预测的声誉以及可能的报酬。因此,在专业预测市场上,预测者可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或为了追求个人声誉而使预测出现非技术性的“理性偏误”。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市场上,政府是预测数据的主要需求者,同时也是许多预测机构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市场公开的预测能够通过影响市场预期引导企业、消费者的决策,进而影响政策制定或政策效果。所以,政府除了对预测准确性有需要之外,希望公开预测数据能够配合政府的政策选择,至少不会与政府政策唱反调。因此预测者为了得到来自政府的认可或经费资助,很可能会迎合政府这种需要,尤其是具有官方背景的预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测机构,这种倾向可能会更强。“理性偏误”假说的另一种观点强调声誉是决定预测者市场的重要因素。在不完全信息下,预测者的声誉不仅取决于预测的准确性,还与其他人的预测有关,由此,可能出现“随大流”和“标新立异”两种截然不同的预测策略。“随大流”是一种保守预测策略,因为同样是预测不准确,如果大家都不准确,那么这不会传递严重的负面信号;但是如果别人都比较准确,自己不准确,那么就会对自己的声誉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一个预测能力没有显著差异的预测市场上,风险规避的预测者倾向于选择趋同预测来降低预测错误时的声誉损失。但是,如果预测者的预测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那么,预测者则可能通过“标新立异”的差异化策略来向市场传递信号并建立声誉。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三、机构预测偏误的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我们搜集自2007-2015年以来16家国际主流机构1(包括中国香港地区的汇丰银行)对中国GDP增长预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因各家机构对预测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常有调整,我们选择机构第一次预测数据作为分析标准)。汇总后共计128个数据样本,各机构当年没有对中国经济进行预测进而数据空缺的情形仅为22次,因此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分析价值。 为了量化机构预测偏误。根据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规则, 本文利用相对误差率来判断预测准确度。一般而言, 经济增长率预测相对误差率绝对值小于5 %, 就认为预测较为准确。 相对误差率的计算公式为:|ˆ|tttiyyy,其中tiyˆ代表第t年第i家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ty代表第t年经济增长的实际值。 进一步,我们可以计算各年机构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MPE),计算公式为: |ˆ|h1itttyyyMPE,其中h代表第t年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机构的家数。 (二)数据分析 从预测家数看。16家国际主流机构中,对中国经济做出预测的机构从2007年的仅10家,上升至2011年以后的各家机构基本均对中国经济做出预测,反映出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层面对中国经济的重视也随之提升。 1 样本的机构包括:标准普尔,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穆迪,瑞士信贷,巴克莱银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银证券,联合国,汇丰银行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图 1 2007-2015年对中国经济预测的机构家数 单位:家 101315131515161615024681012141618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预测家数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预测准确度看。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各家主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准确度有明显提升。2007-2010年各机构平均相对误差(MPE)读数均值为14%,其中2007年,2009年机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读数分别高达28%和16%,而2010年以后各机构平均相对误差(MPE)读数均值读数仅为4%,其中2014年与2015年的读数低于3%,预测质量明显提高。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的预测数据较真实值趋向准确 28.2%4.4%16.2%7.8%3.6%4.3%5.0%2.7%2.5%0%5%10%15%20%25%3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平均相对误差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预测时间点看。由于各年机构对经济的预测时点不同,考虑预测时点对预测误差的影响,我们将各年机构的预测分为年前和年后的预测数据(比如机构对2015年的预测,标准普尔是在2014年12月做出的,我们将其划分年前,而德意志银行是在2015年1月做出的,我们将其划分为年后)。我们发现,预测时点对预测的结果有明显的影响,时间较早的预测(年前)质量明显低于时间较晚(年后)的预测,样本年份中除了2013年外,各年机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MPE)年后读数均小于年前读数,而2013年的数据异常仅是因为标准普尔在2013年2月(年后)对当年的数据的预测出现较大的偏离。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6年12月20日 图 3 时间较早的预测质量明显低于时间较晚的预测 34.3%4.5%17.3%15.1%4.2%7.2%3.0%3.7%2.9%25.7%4.4%15.9%7.2%3.6%3.5%6.2%2.2%2.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平均相对误差(年前)平均相对误差(年后)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经济相对繁荣时,预测偏误较大; 经济相对衰退时,预测偏误较小。明显的例子是2007年经济过热阶段,对07年经济做出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