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称:国新文化 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王志学、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玉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明方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公司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739,391.26元,年初未分配利润412,385,286.14元,期末未分配利润358,100,422.80元。 鉴于公司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不满足股东大会批准的半年度利润分配条件,2024年半年度公司拟不派发现金红利。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详见本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有关章节关于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描述。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释义.........................................................................................................................................4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4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7第四节公司治理...............................................................................................................................16第五节环境与社会责任...................................................................................................................18第六节重要事项...............................................................................................................................19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29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31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31第十节财务报告...............................................................................................................................32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件。 第一节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六、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1.本期实现营业收入6,776万元,较上年同期11,714万元减少4,938万元,降低42.16%,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部门需求受到当地财政影响,部分项目延缓或暂时取消;同时,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入实现。 2.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4万元,同比减少4,824万元,降低419.45%;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39万元,同比减少4,638万元,降低516.04%,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滑,导致利润下降。 3.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3,223万元,同比减少717万元。主要原因是受收入下滑影响,购销业务净流入同比减少。 4.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083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0.1099元/股;本期稀释每股收益-0.083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0.1099元/股;本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较上年同期下降1.93个百分点。 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852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0.1056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2%,较上年同期下降1.85个百分点。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适用√不适用 十、其他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 国新文化作为国资委所属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企业,是以文化教育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践行“教育强国、产业报国”使命,以建设一流的教育现代化综合服务新央企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在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中的实际需要和薄弱环节,专注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普教教育数字化建设、高职教教育数字化建设、央企教育帮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为内容的业务体系。 1.教育信息化业务 公司作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云+端+应用+服务”的核心能力及自研AI算法优势,从软硬件设计、产品优化等均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多模态AI分析技术实现教、学、管、评、测全场景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满足教师、课堂、主管部门等多个维度所需的数据服务,目前已率先推出多款创新性AI录播产品;公司拥有33个本地化服务中心和1000多家合作伙伴,可以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成熟解决方案,已为6万余所学校提供服务,助力各省区市、各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拓展“全连接”的连接能力,为公安、党校、司法、医疗、政企培训等领域提供信息化精准解决方案,现已服务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区市数百个行业单位。 2.职业教育业务 公司战略投资的华晟经世专注于产教融合领域,以数字化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数字化产品,研发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资源为高校提供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高校构建移动学习生态和专业数据生态;打造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方向的实验室产品和实践教学解决方案,助力高 校专业发展同步产业发展;以企业工程师驻校服务、专业赋能服务、教育国际化服务,助力高校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特色专业,赋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行业情况 1.教育信息化 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听取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关举措的汇报。会议强调,要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要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前瞻研判义务教育需求变化,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大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力度,着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 4月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新增一批数字领域新专业。推进数字技术相关课程、教材教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数字人才。 2.职业教育 1月3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主要环节提出规范要求。《通知》明确,要坚持就业导向建好“两目录一系统”,聚焦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设置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及时公开和动态调整培训机构目录,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加强培训和评价流程管理,强化培训过程监管,严格组织考核评价,规范“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培育优质培训载体、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机构办学行为。 1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19—2023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评价工作。评价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设绩效完成情况,考核学校和专业群的绩效目标达成度、建设任务完成度。二是资金保障和使用情况,考核建设资金的到位率、预算执行率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三是项目建设水平,考核学校和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其中,对学校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校企合作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十个方面进行考核,对专业群从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基地等九个方面进行考核。中期绩效评价是在项目进行中的过程性评价,重在了解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督促建设进度缓慢、预算执行率低的建设单位加大建设力度;本次绩效评价是对“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结果性评价,系统梳理“双高计划”建设成果,总结凝练建设单位特色经验做法,引领带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不适用 1.品牌优势 公司凭借先进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报告期内公司助力我国偏远地区实现教育均衡的事迹被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