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报]:中矿资源:2024年半年度报告 - 发现报告

中矿资源: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08-14财报-
中矿资源: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平卫、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姜延龙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姜延龙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存在的风险因素,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详细内容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9第四节公司治理........................................................................38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39第六节重要事项........................................................................52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60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66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67第十节财务报告........................................................................6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二、报告期内在指定信息披露载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四、其他备查文件。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适用不适用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适用□不适用 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公司提前赎回可转换公司债券、股权激励计划期权行权导致公司股本增加,公司于2024年5月办理了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公司注册资本由713,209,334元变更为729,811,694元。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3号)。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业务、稀有轻金属(铯、铷)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固体矿产勘查和矿权开发业务。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锂矿的开采,锂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铯铷矿的开采,铯铷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地质勘查并获取优质锂、铯矿资源,保障原材料自给自足;获得矿权和勘查自有矿权、增加资源量/储量,实现价值转化;开展地质勘查技术服务,为业主提供专业服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及业绩驱动因素 1.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业务 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世界各国已将绿色经济作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核心发展战略之一。我国在政策的指引下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新发展阶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球“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共识,多国政府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锂电产业是新能源产业和整个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促进锂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大力支持锂电产业以及下游应用市场即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发展,为我国锂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报告期内,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我国新能源产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较快增长。 (1)锂资源市场情况 锂是世界上最轻、电化当量最大的金属,具有高氧密度等特性,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锂在地壳中的丰度居第二十七位,自然界中已知含锂的矿物有150多种,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透锂长石、锂云母等。锂在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金属活动性最强,常用于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因其拥有化学元素中最高的标准氧化电势,适用于电池和储能领域,又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和“白色石油”。目前,锂被我国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被欧盟列为关键原材料,被美国列为关键矿种。 锂资源存在于封闭盆地卤水、伟晶岩、锂黏土等地质体中,其中盐湖卤水和伟晶岩型硬岩锂矿合计占比达84%,是当前全球锂资源供应的两种主要来源。全球锂资源虽较为丰富,但分布并不均衡,且各地区资源禀赋与开发条件差异较大,兼具高品位、大规模、易开发特点的锂矿产资源较少。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1月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探获(探明+控制类别)的锂矿产资源量约为1.05亿金属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5.59亿吨,较2023年1月统计数据增长7.14%,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南美锂三角(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和中国等地;全球锂储量约为2,800万金属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1.49亿吨,较2023年1月统计数据增长7.69%,其中智利储量约为930万金属吨、澳大利亚储量约为620万金属吨、阿根廷储量约为360万金属吨、中国储量约为300万金属吨。 2023年7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全面客观地评估了全球13种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报告指出全球锂资源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3.89亿吨,锂储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1.35亿吨。当前,我国锂资源自主保障能力较为不足,主要依赖于澳大利亚、智利、巴西、津巴布韦、加拿大等国进口,国内资源无法满足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对锂盐产品的需求。非洲凭借其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潜力,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锂资源供给新的增长点,根据我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锂矿进口数量为391万吨,同比增长33%,其中从非洲地区累计进口锂矿136万吨,同比增长208%;公司所属津巴布韦Bikita矿山运营情况良好,上半年累计运回锂精矿超过21万吨,约占津巴布韦锂矿进口总量的33%。 (2)锂电产业链市场情况 报告期内,锂盐市场博弈加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以10万元/吨为中枢线宽幅震荡。在锂盐供应方面,我国碳酸锂的月度产量持续增长,根据SMM统计数据,1-6月国内碳酸锂累计产量298,464吨,累计同比增加46.71%,表明市场对锂盐的需求依然强劲。需求端的增长同样显著,上半年国内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产量明显增长,尤其是磷酸铁锂产量同比增长60.14%,成为推动锂盐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钴酸锂、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也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为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动力电池市场同样展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318.1GWh,累计同比增长26.6%;累计装车量203.3GWh,累计同比增长33.7%。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达60GWh,同比增长8.2%。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出口量为23.9GWh,同比增长48.6%;三元电池出口量为35.6GWh,同比下滑9.3%。技术路线上,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仍为主流,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占总装车量的69.3%,同比增长39.3%,高于三元电池30.6%的市占率。其中,6月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达到74%,创下年内新高。 尽管短期内碳酸锂价格可能面临压力,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碳酸锂作为关键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和行业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3)锂电应用市场情况 目前,锂需求主要分为传统领域与锂电池领域,其中传统领域涵盖陶瓷、玻璃、铸造粉和润滑脂等行业,锂电池领域则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等行业。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浪潮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高速 发展带动了锂电池需求的高速增长。报告期内,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持续增长,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新动能。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2023年6月,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延续四年,其中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