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龙柏信息]:期货研究:商品期货价格趋于理性回归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期货研究:商品期货价格趋于理性回归

2016-11-17龙柏信息向***
期货研究:商品期货价格趋于理性回归

期货研究 第 1 页 11/17/2016 开利财经 【特别关注】 商品期货价格趋于理性回归 【开利综合报道】抑制商品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的监管措施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继前一交易日沥青、PP、塑料、菜粕、甲醇、大豆、棕榈回调之后,今年商品期货上涨的领头羊——黑色系也迎来了集体回调。 永安期货研究院分析师朱世伟表示,前段时间钢材价格上涨到一定升水之后,再往上涨的空间不大,产业资本也会冲进来套保,而黑色系的调整是对前期价格过快上涨的修正,也是在监管加码压力下出现的短暂回调。浙商期货黑色分析师王楠表示,从终端需求看,国庆节后受9月需求后移以及钢材社会库存低位支撑,建材和板材的成交均良好,进而使炉料价格上涨变得合理。“近期钢材终端需求走弱,同时运输条件也在改善,产业链的价格支撑因素正在发生改变。”王楠坦言。事实上,钢材现货价格已经在走弱。 针对近期商品期货市场的剧烈振荡,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姜兴春表示,今年黑色系价格大幅上涨,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短期内供应短缺,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带领贴水的期货价格上涨。“在现货短缺背景下,很多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功能,通过期货市场采购黑色系商品回避价格上涨风险,现货基本面的改善加上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促使期现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姜兴春进一步解释。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基本面之外,在资产荒背景下投资机构加大了对商品的配置,但由于期货市场整体容量有限,过多资金入场,导致短期价格上涨过快,市场一度出现过热现象。“在监管层和各交易所的呵护和加强监管下,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的势头得到遏制,各品种同涨同跌情况有所改观,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决定其对现货产业基本面有个提前消化和预判,但并不会脱离基本面而自娱自乐。”姜兴春说。 在他看来,随着价格上涨至远离成本区域以及全球资金明显收紧,大宗商品未来将呈现高位振荡或者小幅回落。中投期货研究员刘慧峰则认为,短期来看,黑色系市场仍难完全摆脱市场情绪影响,而中期走势无疑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明年原油或趋供不应求 油价有望涨破60美元“天花板” 【开利综合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新月报显示,OPEC成员国10月原油产量较9月增加24万桶/日至3364万桶/日,创下至少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在本周初,油价当前已经尽数抹去了9月底暂时达成“减产”协议以来的全 期货研究 第 2 页 11/17/2016 开利财经 部涨幅。OPEC“减产”协议的达成似乎已迫在眉睫。 去年以来,原油价格在多次反弹到50美元心理关口之后都无功而返,显示上方的阻力似乎坚不可摧。市场普遍认为,OPEC最终在11月30日的维也纳会议上将无法达成“减产”协议。这些消息则将打压油价,但放长眼光来看,油价长线仍有上涨的可能性。 OPEC将于11月30日在维也纳召开石油部长会议,并计划在此次会议上落实“减产”协议;如若OPEC“减产”协议最终达成,将足以导致2017年石油市场需求量较供应量平均超出80万桶/天。当前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供大于求的矛盾;而2017年,石油需求量将远超供应量,届时将可能突破2016年油价“天花板”。 伊朗原油日产量达到400万桶/天才会考虑“冻产”,符合当前产量水平,这就表明伊朗并不会继续增产;为提振油价,沙特则积极推进“减产”进程;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下,其他OPEC成员国将会加入“减产”。届时俄罗斯也将加入“减产”,全球石油市场的“减产”浪潮即将到来。而规模较小的产油国,诸如阿曼和其他非OPEC产油国也已表示将加入“减产”,但是当前变数最大的国家则是伊朗。 此外,沙特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并不局限于指望油价在未来一年左右飙升而促进沙特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沙特不会放弃任何提振油价的机会。沙特正考虑将对沙特国有石油公司阿美公司的部分股权进行首次公开发行,并且希望获得最合理的价格,而唯一办法则是在沙特阿美公司上市之前提振油价。 沙特所获取的额外既得利益正是沙特自八个月前转变石油依赖型经济发展理念的原因;同时也是沙特接受伊朗重回国际制裁之前的水平的请求的原因;最终这也将成为11月30日将在维也纳会议上达成“冻产”协议的原因。很明显,具体细节的达成条件仍然存在,但其中一点则相当清晰:包括伊朗在内的OPEC产油国都希望最终达成“减产”协议,并且如果OPEC最终达成“减产”协议,将导致2017年下半年全球范围内石油需求量远远超过供应量(等同于2017年供不应求,平均超出80万桶/天)。 11月30日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不仅最终将会达成“减产”协议,而且将非常重要,且将提振油价。石油交易商并没有通过最近的OPEC报告发现交易机会,取而代之的状况是,交易商仅仅阅读那些预计“减产”协议最终不太可能达成的新闻,但是那些新闻并非全部事实;传统意义上,媒体为了“抢眼球”的新闻总是高估或者低估原油价格,而事实上,当前原油价格已处于相对低谷时期。进一步下探空间有限。 然而,必须意识到的是,当前多数石油投资者目光短浅,并且鲜能发现除“快钱”交易以外的其他交易方式。因此,欲想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的投资者就必须跳出这种局限于短线的思维另辟蹊径。从众心理经常通过影响石油交易员的决策,进而影响油价的暴涨或暴跌。与此同时,媒体头条则可在“快钱”交易者的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切也都基于这一事实,即石油交易商根据原油期 期货研究 第 3 页 11/17/2016 开利财经 货合约的到期日期而决定购买或售出。但其实,看准方向的长线交易,往往才能够令投资者获利更丰。 石油投资者对于短线行情新闻反应过激的状况,并经常在借助“重大行情“进行交易的原因则是,他们的投资存在截止日期,在此状况下,快速决策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方法,但叶反过来导致了过去两年间油价频频出现日内5%以上的超大波动幅度,并进一步吸引了短线炒作资金。但对于反其道而行的长线投资者,这反而也创造了机会。跳过短线的波动放眼长期供需大局,才是当前最为稳妥的油市投资策略。 特朗普或阻碍欧洲石油巨头回归伊朗 【开利综合报道】唐纳德·特朗普或许给了沙特阿拉伯一个退出摇摇欲坠的削减石油产量承诺的借口。对这位美国当选总统将超负荷开发国内钻井、违背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恢复对伊朗的制裁的担忧意味着沙特石油阀门打开才是最符合其利益的做法。 按原定计划,石油输出国组织(PEC)将于11月3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上敲定总产量的削减。这一14国集团希望将原油日产量限制在大约3250万桶以复苏过去两年里下跌42%的油价。当前石油日产量接近3400万桶。倘若减产计划顺利,沙特将不得不承担最大份额的削减。 不过特朗普当选总统给了沙特将自身利益置于PEC国家之上、保护其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理由。两年前PEC做出拉低油价的决定并未能如愿冲击美国石油产量。美国能源部最近上调2017年国内石油生产预期到870万桶。虽然比去年平均水平减少100万桶,还是要比沙特所想要看到的多得多。 特朗普简化税收政策的承诺将降低成本、进一步促进生产。他还承诺要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这可能促使中国和印度重新考虑曾经做出的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承诺。如果明年全球石油消费超过PEC为自己预测的9560万桶消耗量,PEC或许不再需要减产。 最后,对伊朗更严厉的政策将限制沙特在中东地区这一主要政治对手的产出增长。美国主导的国家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之后,这一伊斯兰共和国石油产量占整个PEC组织总产量份额增加了11%。退出PEC减产协议将导致价格下跌,但沙特能因此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在这一问题上,特朗普或许成为了一只替罪羊。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克罗夫特表示,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日子临近,欧洲石油公司或对于是否回归伊朗油田三思而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商品战略主管克罗夫特表示,由于限制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被解除,伊朗石油产量在过去一年保持稳步增长,达到约每日370万桶。然而,最近的总统选举却给其石油持续复苏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同时,对于在特朗普大选胜出之后,欧洲石油巨头是否愿意投资伊朗以促进其石油生产,克罗夫特也持质疑态度。毕竟,特朗普曾在竞选总统期间威胁说,其将撕毁去年伊朗与国际谈判者达成的换取其制裁减免的协议,从而限制其核计划。特朗普上任之后,欧洲能源公司排队开发伊朗的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将面 期货研究 第 4 页 11/17/2016 开利财经 临很大的风险,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成员将利用核协议中的条款,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以惩罚那些投资伊朗石油和天然气的公司。 法国石油巨头Ttal宣布将领导一个财团,以共同开发伊朗的南帕尔斯天然气田。 欧洲其它石油巨头虽有投资意向,但将等待投资前景变得更清晰。克罗夫特表示,尽管美国能源部长和国会表示伊朗已经紧急着手纠正其重水拥有量两度超标问题,特朗普仍然可以通过拒绝证实伊朗符合交易条款,开启制裁进程。特朗普政府“不会如此大度”,其也可能使用技术违规手段实施制裁。 同时克罗夫特强调,新的制裁方案将提供外国公司两种选项:与伊朗做生意或被排除在美国金融系统之外。石油巨头在回归伊朗之前会暂停一段时间,因为合同条款不是很好,伊朗也不是做生意最容易的地方,所以他们必须在伊朗和美国之间选择,很大可能他们会选择美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伊朗的石油开发前景令人惊叹。它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以及第四大原油储量国。 【热点聚焦】 钢市整体有“升温”走出颓势迹象 【开利综合报道】近期钢铁产业链再度刮起“黑旋风”,淡季市场主流钢材品种价格纷纷暴涨。纵观整个钢价反弹的过程不难发现,“双焦”(焦煤和焦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据了解,当前市场焦炭主流价格为1870元/吨,焦煤主流价格为1220元/吨,这达到了近几年来的历史新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吹风”,但是后期“双焦”价格依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从过去的“受气包”到现在整个产业链都要“看其脸色”,“双焦”的这种逆袭从政策角度来看与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有很大的关系。相对于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步伐显然要更加超前。但是这种超前的副作用就是将煤炭产能控制得过死,并未预留弹性的产能释放空间。在钢铁产能缩减缓慢、对原料采购需求依然旺盛的情况下,这直接导致了整个市场焦煤、焦炭供给量的不足,以至于钢铁行业抱怨“吃不饱”。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自然会导致“双焦”价格的水涨船高。 此次焦煤和焦炭价格任性上涨的原因和近期煤炭企业的排产计划有很大关系。时下天气愈发寒冷,我国由北向南逐渐进入集中供暖期,对动力煤的需求日益扩大。出于民生的考虑,尽管近期有煤矿逐渐加入复产大军当中,但是,其产品主要以动力煤为主,焦煤和焦炭并不是其主要排产对象。换而言之,煤炭企业的复产并未实质改善“双焦”的供给状况,在钢厂无大面积减产的情况下,后期“双焦”价格依然有任性的机会。除此之外,资本涌入期货市场,做多焦煤、焦炭,相关生产企业借助资源走俏拼命拉涨价格也是当前“双焦”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依托“煤超疯”这种成本上的支撑,短期内钢市依然会上演“黑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的钢市就会是一个“暖冬”。市场参与者要做好“逃顶”的准备,而不是盲目地囤货追涨。究其原因,一方面,短期内“双焦”价格依然可以任性,但是有关部门肯定不会放任其“胡来”。这一点从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召 期货研究 第 5 页 11/17/2016 开利财经 开规范煤炭企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研究平抑煤价等举措中可以看出端倪。与此同时,三大煤企集体表态下调煤价。只要煤炭供给过剩的基本格局没有变,有关部门将继续研究建立与需求相协调的产能释放长效机制,稳定煤炭供应,使价格回归理性。 另一方面,期货市场对黑色系期货采取降温行动,虽效果一般,但将对后期资本市场的炒作产生一定影响。包括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内的国内三大交易所同时发声上调交易手续费和焦煤、焦炭保证金,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狙击近期任性的黑色系期货。受此影响,后期炒作资本很可能因为政策风向的变化逐渐撤离焦炭等黑色系期货领域,进而带动黑色系期货价格整体理性回调。期货市场的“降温”同样会对现货市场产生影响,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