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发现报告

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基础化工2024-05-28黄之婧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黄之婧·头豹分析师 2024-05-17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行业: 行业规模 AI访谈 摘要夏秋季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意味着中国的驱蚊市场在这段时间将会迎来旺季,各大品牌和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防蚊防虫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多消费者不再依赖传统的驱蚊产品,而是转而关注适用于户外运动和多种户外生活方式场景的新型驱蚊产品。未来,驱蚊用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以7.2%的增长率上升,2028年突破160亿元。 驱蚊用品行业定义[1] 驱蚊用品是指用于居民防治蚊虫的日常卫生杀虫用品。传统的盘式蚊香、电蚊香片以及电热液体蚊香的有效成分均为含有杀虫剂的化学制剂,原材料及驱蚊原理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载体不同。目前,植物源性成分已广泛用于制成驱蚊产品。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均属于农药产品。 驱蚊用品行业分类[2] 驱蚊用品可分为如下类别:[3] 驱蚊用品行业特征[6] 驱蚊用品行业特征包括“清凉经济”效益明显、驱蚊产品种类多样、消费者品牌粘性高。 1“清凉经济”效益明显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各种防蚊产品开始迎来旺销期。 夏秋季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意味着中国的驱蚊市场在这段时间将会迎来旺季,展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根据鲸参谋电商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份在天猫平台上,防蚊防虫产品的月销量达到21万件,环比增长约285%,同时,月销售额达到了近514万元,环比增长275%。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各大品牌和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防蚊防虫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驱蚊产品种类多样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驱蚊产品不断涌现。 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多消费者不再依赖传统的驱蚊产品,而是转而关注适用于户外运动和多种户外生活方式场景的新型驱蚊产品,例如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灯等。根据新京报,对于年轻一代用户,更加关注驱蚊手环等产品,而31-40岁的用户更倾向于进行综合对比,选择那些最适合其家庭需求的产品,41-50岁的用户则对蚊帐产品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3消费者品牌粘性高 中国驱蚊行业企业数量较多,行业竞争较激烈。 根据新京报,线下母婴门店进货驱蚊产品更看重品牌知名因素,占比61.2%,表明消费者普遍偏向于购买那些声誉较好且具备出色驱蚊效果的品牌。国际市场上有庄臣、日本安速、日本Vape等企业,中国驱蚊用品市场以本土企业为主导,有润本股份、上海家化、朝云集团、彩虹集团、中山榄菊等知名企业。其中,自2022年起,润本连续五年全网驱蚊产品销量第一,消费者对润本产品的高度认可亦是销量上升的原因之一。 [6]1:新京报官微 驱蚊用品发展历程[8] 驱蚊用品行业共经历了3个时期,包括启动期、快速发展期及稳定期。1880年,日本发明了盘式蚊香并将其引入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相继兴起了蚊香厂,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驱蚊用品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行业政策的发布有助于维持市场稳定,驱蚊产品的形式亦更加多元化。 启动期1880~1940 1880年,盘式蚊香由日本发明并传入中国。随后,中国蚊香厂相继成立。厦门蚊香厂的前身是馥香堂,成立于1904年,在民国时期,该厂的双龙伴塔蚊香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大奖,享誉海内外。1920年,“福禄寿三星蚊香”开始跻身市场。 20世纪20年代中期,蚊香的主要生产原料,如除虫菊等,主要依赖于日本进口,为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安全性,浙江余杭瓶窑镇及上海北新泾等地开设农场试种除虫菊。盘式蚊香的引入开创了中国蚊香产业的新纪元,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年,上海日化一厂率先采用冲模冲制技术代替人工生产蚊香,将蚊香的生产过程从传统的人工制作方式转变为机械化生产。 1954年,原上海市化学工业社研制出滴滴涕(DDT)蚊香。进入20世纪70年代,消费者逐渐认可盘式蚊香的驱蚊效果。 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蚊香生产企业数量增加,至1983年,中国已有超过300家专门从事蚊香生产的企业。同年6月,DDT作为蚊香有效成分被禁用。 这一阶段,中国的蚊香行业迅速发展,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机械化生产成为驱蚊用品行业快速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成熟期1985~202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适合蚊香用的拟除虫菊酯逐渐被广泛使用,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和升级。 随着1997年5月8日《农药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蚊香类产品的管理开始迈向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化时代。 驱蚊产品已步入标准化发展阶段,新型款式不断出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驱蚊用品产业链分析[10] 驱蚊用品产业链上游为原料溶剂供应环节,主要作用是提炼出对蚊虫有驱避作用的有效成分;产业链中游为驱蚊用品生产环节,主要作用为确保驱蚊用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产业链下游为驱蚊用品销售环节,主要作用为提供各种驱蚊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服务。 驱蚊用品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研究观点: 1.原料溶剂的选择对驱蚊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而供应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拟除虫菊酯、驱蚊酯、避蚊胺、羟哌酯等人工合成物质被广泛用作驱蚊产品原材料。根据企查查统计,截至2024年4月,拟除虫菊酯、避蚊胺的相关企业分别为139家、 23家。随着拟除虫菊酯、避蚊胺相关企业的不断增加,市场上驱蚊产品的供应更加丰富和稳定。 2.驱蚊用品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龙头企业则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6月,中国共有8,502家驱蚊相关企业,江苏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2,795家,市场集中度较高。从资本市场上看,2023年,润本股份、上海家化、朝云集团驱蚊用品或含驱蚊用品在内的品类毛利率均超45%,表明其在产品定价及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3.消费者对驱蚊用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线上购物平台逐渐成为其首选的购买渠道。2023年3月份,天猫平台上防蚊防虫产品的月销量达到21万件,环比增长285%,其中,Sawyer品牌的驱蚊喷雾的月销量超过3,500件,数据表明驱蚊喷雾等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此外,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对线上销售渠道的投入,以迎合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 原料溶剂 上游厂商 广州市扬农贸易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1.人工合成物质和植物源性成分的结合,为驱蚊产品的研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拟除虫菊酯、驱蚊酯、避蚊胺、羟哌酯等人工合成物质被广泛用作驱蚊产品原材料,此外,植物源性成分指直接来源于植物体的成分,如薄荷、樟脑、柠檬桉。根据一种亲肤强效的防蚊组合物及防蚊喷雾剂的发明专利,提出原料包括驱蚊剂10%至30%、植物萃取香料1%至20%和余量为护肤剂,可达到长效驱蚊的目的,同时具有清爽气息。 2.原料溶剂的选择在驱蚊产品的质量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供应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企查查统计,截至2024年4月,拟除虫菊酯、避蚊胺的相关企业分别为139家、 23家,在相关领域展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 驱蚊用品 中游厂商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说明 1.中国的驱蚊用品行业拥有众多参与者,主要聚集在江苏等地区。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2年6月,中国共有8,502家驱蚊相关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拥有最多的驱蚊相关企业,达2,795家,河北和湖南分别有808家和773家,位列前三。随着驱蚊行业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领域。 2.资本市场上主打驱蚊产品的公司包括,专注驱蚊领域的润本股份,有六神品牌的上海家化,有超威品牌的朝云集团。2023年,润本股份驱蚊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为3.2亿元,较上年增加19.2%,毛利率为50.3%;同年,上海家化含驱蚊用品在内的个护家清品类营业收入为25.4亿元,较上年下降4.9%,毛利率为58.4%;此外,朝云集团含驱蚊用品在内的家居护理品类营业收入为14.7亿元,较上年上升13.5%,毛利率为45.0%。三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展现出了不俗的业绩表现,展现了驱蚊产品市场的潜力和竞争激烈程度。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消费终端 渠道端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1.蚊虫滋生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对驱蚊用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超过7亿人因蚊子传染各类疾病,造成多达72.5万人死亡。在卫生防疫领域,化学防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防蚊驱蚊产品占据了超过98%的份额。在日常驱蚊领域,驱蚊效果良好且品质过关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其中,电蚊香液、驱蚊喷雾、止痒膏及凝露销量较好。根据鲸参谋电商数据,2023年3月,Sawyer品牌的驱蚊喷雾的月销量超过3,500件。 2.随着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偏爱,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对线上销售渠道的投入。根据鲸参谋电商数据,2023年3月份,天猫平台上防蚊防虫产品的月销量达到21万件,环比增长285%。线上销售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大品牌纷纷布局。朝云集团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渠道发力,采用多元化的销售策略,此外,润本股份主打线上销售渠道,近80%的收入来自线上渠道。 驱蚊用品行业规模 2018-2023年,驱蚊用品行业规模由77.0亿元增长至116.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8.7%。预计2024-2028年,驱蚊用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27.5亿元增长至168.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2%。 驱蚊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原因如下: 1.近年来,驱蚊产品的普及程度逐渐增加,新型驱蚊产品如驱蚊手环和驱蚊贴成为市场的增长引擎。自《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发布以来,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间,新登记在防蚊上的卫生用品有超过120个,其中新型防蚊驱蚊产品近20个,数据表明新型驱蚊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此外,消费者对新型驱蚊产品的需求高涨,成为促进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淘宝平台数据,2023年,防蚊贴月销量高达20余万,防蚊喷雾月销量10余万。 2.从价格端来看,随着驱蚊用品更新迭代,植物源针对性产品相继上市,其价格亦逐渐上升。在中国儿童适用杀虫驱蚊领域,2019年至2021年期间,朝云旗下的品牌贝贝健在儿童适用杀虫驱蚊产品市场上份额排名第一,2019年达41.4%。此外,2023年3月,Sawyer品牌推出的婴童、孕妇人群适用的防蚊乳液较受市场欢迎, 在淘宝平台的月销量超过2,600件。数据表明,儿童等细分人群适用产品存在市场,其多为植物源产品,相比普通驱蚊产品价格略高约10%。 驱蚊用品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原因如下: 1.随着户外运动爱好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户外便携驱蚊产品将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随着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不断增加和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参与户外活动的人数持续增长,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的总规模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此外,户外可携带驱蚊产品淘宝平台历史销量复合增长率约为32.6%。可预见,未来中国驱蚊用品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将来自户外便携式驱蚊产品。 2.未来,功能性驱蚊手环产品将不断升级,品牌正逐步以更高的价格打入高端市场。例如,纽约大学的儿童皮肤科医生设计研发出了一款儿童驱蚊手表,并与小黄人联名,曾1分钟销量达100万,此外,含运动计步、手表、测温等功能的成人驱蚊手环价格通常在50元以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功能性驱蚊手环产品将迎来更多创新。[12] 中国驱蚊杀虫行业规模 驱蚊用品政策梳理[13] 驱蚊用品竞争格局 驱蚊用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由传统蚊香杀虫企业及新兴品牌组成。传统蚊香杀虫企业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而新兴品牌则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