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休闲服务2023-03-20中商产业研究院机构上传
2022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2022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22022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311.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038.93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9999.26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为1.7:37.0:61.3。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9235元,比上年增长1.8%。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3财政收入稳步恢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6.55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按可比口径计算下降5.8%,降幅逐季收窄,其中下半年增长10.1%。税收收入1346.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9%,可比下降6.4%,其中四季度当季增长2.9%。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511.39亿元,企业所得税306.51亿元,个人所得税113.58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1.52亿元,民生领域支出占比在七成以上。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3.96亿元,教育支出480.70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74.68亿元。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兴产业活力不断释放,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新服务营业收入增长6.3%,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2%。新兴领域投资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0%,占全市制造业投资比重为31.5%,比上年提高3.2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7.3%,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8.7%,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15.3%和53.8%。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41.6万户市场主体下载使用。出台实施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若干措施,在全国首批印发693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开展首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6.71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26.55万户,年末实有市场主体164.8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0%。民营经济规模基本稳定。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6045.4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2%,衣着上涨1.4%,居住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通信上涨5.9%,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8%,医疗保健上涨0.2%,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0.3%。食品中,粮食、鲜果价格分别上涨2.9%、13.0%,鲜菜、猪肉价格分别下降1.2%、4.8%。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5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8%,涨幅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6.6%,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4%。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涨幅回落10.3个百分点。二、农业农业生产不断提速。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9%,连续3年提速。主要农作物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256.21万吨,增长2.5%,实现“十九连丰”;蔬菜产量256.44万吨,增长7.3%。牛出栏量15.68万头,增长4.9%;羊出栏量41.33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6万头,增长1.1%。生猪出栏200.51万头,存栏158.78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9.25万头,增长3.0%。现代都市型农业提质升级。耕地保护利用不断加强,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0万亩,创建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7万亩。着力打造优质农业品牌,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小站稻品牌入选全国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新建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全市稻渔投产面积达到53.5万亩。农机装备保障持续加强,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承压前行。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5402.74亿元,比上年下降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0%。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下降2.5%,电力、热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7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0.5%,民营企业下降1.6%,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下降0.9%。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0.4%,中小微型企业增加值下降2.7%。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医药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级行业9个。重点产业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2条重点产业链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7.9%,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15.6%、9.2%、7.6%和7.2%。在链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9%、15.5%,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9个、11.5个百分点。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8工业效益稳定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0%,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4.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47%,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持续推进,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3.3%,比上年末降低0.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32元,比上年减少0.35元。建筑业发展向好。年末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2719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75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16550.48亿元,增长17.2%。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808.3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491.85万平方米。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58.1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6%。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9四、服务业服务业总体平稳。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01.75亿元,比上年下降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61.14亿元,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6.21亿元,下降9.9%;金融业增加值2197.27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1020.78亿元,下降3.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4%,其中商务服务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3%和11.0%。客货运输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全年全市货运量53963.49万吨,货物周转量2669.51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6.3%和0.5%;客运量8768.9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65.37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35.1%和49.0%。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0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1截至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89.2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39.12万辆;民用轿车241.53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24.23万辆。邮电业务不断扩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41.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0.49亿元,增长16.0%;邮政业务总量141.04亿元,增长1.7%。全年快递业务量12.16亿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10.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31.1万户。全年累计建成5G基站3.6万个。五、国内贸易消费市场缓慢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5.2%。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5%,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2中西药品类增长19.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5%,日用品类增长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1%,化妆品类下降3.8%。新兴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倍,智能手机增长46.5%。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8%,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1.3%,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举办第二届海河国际消费季、首届品质生活节、第三届天津夜生活节等促消费活动。商旅文体消费场景不断丰富,首家体育主题商业综合体青旅运动新天地、首个屋顶夜市万科城市秀场开业运营。全年全市共举办展会16场,展览面积40.85万平方米。全市新开15个大型商业项目,其中8家大型购物中心,7家社区型购物中心,累计新增商业面积80万平方米,新增商户1000余家。重点商圈加速建设,佛罗伦萨小镇商圈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六、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9%。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4%,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7.8%,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4.5%,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45.8%,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3下降23.2%,下拉全市投资11.0个百分点。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2.9%;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4.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4.9%。新开工建设项目增长较快。全年全市新开工建设项目1359个,比上年增长12.6%,投资增长10.0%。其中,新开工10亿元以上大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增长11.1%和10.6%。七、金融金融信贷平稳增长。全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429亿元,比上年多增245亿元。年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488.25亿元,比年初增加4716.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8%。各项贷款余额42494.69亿元,比年初增加1598.60亿元,增长3.5%。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6.6%,增幅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创10年来新高;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0%。获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16大类通用和特色场景全面落地。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7家,年末境内上市公司共有70家。年末证券账户653.47万户。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6824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股票交易额35401.17亿元,下降9.6%;债券交易额27869.71亿元,增长15.3%;基金交易额4613.48亿元,增长45.3%。期货市场成交额105342.37亿元。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图谱、尽调评估全球视野专注产业14保险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67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57.05亿元,增长1.9%;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13.15亿元,增长1.3%。全年赔付支出201.17亿元,增长7.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95.64亿元,下降0.6%;人身险业务赔付支出105.53亿元,增长15.8%。年末共有保险机构347家,保险公司从业人员7.34万人。八、开发开放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448.52亿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进口4644.93亿元,下降1.0%;出口3803.59亿元,下降1.9%。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274.00亿元,占全市出口比重为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