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上市险企2024年4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保费增长提速,看好政策红利下板块估值上修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上市险企2024年4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保费增长提速,看好政策红利下板块估值上修

金融2024-05-20王一峰光大证券文***
上市险企2024年4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保费增长提速,看好政策红利下板块估值上修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4年5月19日 行业研究 人身险保费增长提速,看好政策红利下板块估值上修 ——上市险企2024年4月保费数据点评 非银行金融 增持(维持) 作者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7378038 wangyf@ebscn.com 联系人:黄怡婷 010-57378023 huangyiting@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人身险业务景气度延续,财产险保费增速回升——上市险企2024年3月保费数据点评(2024-04-17) 人身险保费增速回暖,春节效应下财险业务有所回调——上市险企2024年2月保费数据点评(2024-03-17) 人身险首月保费整体承压,一季度NBV有望实现较好正增长——上市险企2024年1月保费数据点评(2024-02-22) 23年收官表现分化,24年“开门红”有望超预期——上市险企2023年12月保费数据点评(2024-01-16) 人身险单月保费增速回暖,关注24年“开门红”表现——上市险企2023年11月保费数据点评(2023-12-17) 10月负债端承压态势延续,年末有望回暖——上市险企2023年10月保费数据点评(2023-11-17) 预计Q4新单销售压力仍存,关注2024年“开门红”进展——上市险企2023年9月保费数据点评(2023-10-18) 预定利率下调后人身险保费增速面临短期调整压力——上市险企2023年8月保费数据点评(2023-09-14) 人身险保费表现分化,财产险受非车业务拖累——上市险企2023年7月保费数据点评(2023-08-15) 事件: 近日,5家主要上市险企陆续公布2024年1-4月保费收入数据,分别为: 1)人身险:中国人寿3712亿,同比+3.9%;中国平安2268亿,同比+2.1%;中国太保1045亿,同比-3.5%;新华保险672亿,同比-11.7%;中国人保896亿,同比-2.3%。 2)财产险:平安财险1035亿,同比+3.1%;太保财险771亿,同比+7.8%;人保财险2105亿,同比+2.8%。 点评: 人身险:4月5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合计同比+6.9%,增速较上月进一步提升0.9pct。2024年1-4月,上市险企人身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人寿(+3.9%)>中国平安(+2.1%)>中国人保(-2.3%)>中国太保(-3.5%)>新华保险(-11.7%),增速分别较1-3月提升0.7pct、0.9pct、1.4pct、1.9pct、0.01pct;5家险企合计同比+0.4%,增速较1-3月提升0.9pct,预计主要受益于持续旺盛的储蓄险需求释放以及续期业务支撑,其中人保寿险1-4月续期保费同比+10.7%,增幅较1-3月扩大4.7pct。从4月单月保费看,增速表现有所分化,分别为中国太保(+12.3%)>中国人寿(+11.6%)>中国人保(+9.7%)>中国平安(+6.3%)>新华保险(-11.6%),增速分别较上月变动+7.6pct、+7.2pct、-21.6pct、+1.2pct、-7.2pct;5家险企合计同比+6.9%,增幅较上月+0.9pct。 从人保寿险新业务表现来看,4月期交新单增速承压。2024年1-4月人保寿险期交新单同比下滑9.3%至135亿,增速较上月-4.4pct,其中4月单月同比大幅下滑41.3%至10.5亿,增速较上月-39.5pct,拖累4月长险新单同比下滑16.6%至21.4亿,增速较上月-36.4pct。 展望后续,随着基数抬升预计二季度保费增速将有所承压。受去年3.5%预定利率产品“炒停售”等因素影响,较高基数下预计今年二季度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将有所承压,但随着银行网点与险企“1+3”合作数量限制取消,银保业务回暖有望缓解部分新单增长压力;叠加险企在“长牙带刺”的严监管环境下持续推进业务降本增效,预计“以价补量”将推动价值指标延续向好态势。 财产险:4月保费增速回落,预计主要受非车险业务调整影响。2024年1-4月,上市险企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太保财险(+7.8%)>平安财险(+3.1%)>人保财险(+2.8%),分别较1-3月变动-0.8pct、+0.3pct、-0.9pct。从4月单月看,同比增速分别为太保财险(+4.7%)>平安财险(+4.1%)>人保财险(-1.4%),增速较上月分别下滑8.1pct、1.9pct、9.2pct,预计主要受非车险业务调整影响。其中,4月单月人保车险保费同比增长3.5%至218亿,增速较上月+0.3pct;非车险保费同比下滑7.8%至147亿,增速较上月-18.2pct,主要受意健险(同比-6.1%,增速较上月-16.2pct)、农险(同比-12.2%,增速较上月-26.9pct)、责任险(同比-1.2%,增速较上月-6.3pct)以及企财险(同比-15.3%,增速较上月-31.8pct)共同拖累。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行金融 展望后续,以旧换新补贴驱动下,汽车消费提振利好车险保费增速延续向好态势;非车险业务也有望在政策推动及经济逐步修复下恢复较好增长水平。同时,24Q1受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事故影响,人保财险及平安财险COR分别同比抬升2.2pct、0.9pct至97.9%、99.6%,后续随着大灾影响减弱,以及各险企持续提升经营质效,二季度COR有望环比改善。 投资建议:从负债端来看,受益于竞品收益率下滑推动储蓄险需求持续高企,以及银行网点与险企“1+3”合作数量限制取消,二季度新单增长压力有望得到缓释;叠加业务期限结构优化,以及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和“报行合一”等严监管政策的推动对保险公司负债成本的有效压降,上半年NBV在较高基数下仍有望实现正增长。从资产端来看,随着房地产“一揽子”优化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调整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贷款政策利率下限、以及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落地,市场对险企地产敞口的担忧情绪将有所缓解;同时若长端利率企稳以及权益市场进一步回暖,险企投资收益有望得到改善,进而推动板块估值上修。推荐长航转型不断深化、队伍质态持续提升的中国太保(A+H),以及经营策略稳健、资产端弹性较大的寿险龙头中国人寿(A+H)。 风险提示:保费收入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利率超预期下行。 表1:2024年1-4月主要上市险企保费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注:非车险包含意外健康险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行金融 图1:主要上市险企人身险业务累计保费增速 图2:主要上市险企人身险业务单月保费增速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3:主要上市险企财产险业务累计保费增速 图4:主要上市险企财产险业务单月保费增速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5:主要上市险企人身险业务市场份额 图6:主要上市险企财产险业务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中庚基金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评级 说明 行 业 及 公 司 评 级 买入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 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基准指数说明: A股市场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法律主体声明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负责本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港澳台)的分销。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机构。 特别声明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的核心金融服务平台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抉择。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属机构就报告内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