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盘点及2023年发展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盘点及2023年发展展望

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盘点及2023年发展展望

特别策划 | SPECIAL COLUMN6科技与出版 ] 2023年第3期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盘点及2023年发展展望王 飚 毛文思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00073,北京摘 要 文章盘点了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出版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推动出版融合迈上新台阶;数字出版意识形态阵地作用更加凸显,持续推进精品化发展;出版科技创新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数据赋能作用逐渐显现;“走出去”迈向深入,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数字出版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出版创新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挑战,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履。2022年,国家大力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厚植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作出全面战略部署。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将以更高质量发展、更大潜能、更大动力,助力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1 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盘点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一方面,国家大力推进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复杂,人们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出版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持续展现积极作为。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数字出版加快精品化建设,社会主流价值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意识形态阵地地位进一步显现,数字出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1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22年,文化数字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围绕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 SPECIAL COLUMN | 特别策划 72023年第3期 ] 科技与出版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2022年4月,中宣部出台《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加强出版融合发展战略谋划、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打造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健全出版融合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排,明确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要求。这是中宣部首次就出版融合发展领域专门发布政策文件,是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进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1] 出版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引领出版融合发展步入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大动能的新阶段。《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行业深化融合发展认识,加强融合发展的系统谋划,深化开展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围绕精品建设、平台、企业、人才等层面,突出重点,打造行业标杆,推动科技创新有效赋能出版融合发展,将出版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数字化在其中占据相当篇幅,成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 无论党中央和国家层面,还是主管部门层面,都将数字化作为重要任务加强部署安排,为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1.2 意识形态阵地作用日益凸显《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由中央宣传部牵头组织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并承担具体工作,表明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是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前提。《实施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全面领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确保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新业态、新形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数字出版不仅是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意识形态阵地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数字出版围绕宣传思想主题主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22年7月,在中宣部指导下,中国作协召开“喜迎二十大”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联展活动,遴选出300余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全国20余家网络文学平台上设置专题栏目,在2022年年底之前免费向读者开放。[4] 2022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的41个入选项目中,主题出版物占据相当比重。多个有声读物项目围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历史和当下的伟大成就等主题,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声读物已成为主题出版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主流价值传播,凝聚人民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中发挥积极作用。[5]1.3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6] 2022年,在国家持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数字文化业态保持了良好发展活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于GDP增速,增幅达到9.1%。[7] 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 特别策划 | SPECIAL COLUMN8科技与出版 ] 2023年第3期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达到4.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3%,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4个百分点。[8]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分支,数字出版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波动致使国民文化娱乐消费意愿下降的情况下,线上文化消费成为重要场景。数字阅读、数字教育、有声读物等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据初步测算,2022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可超过1.3万亿元。2022年,“耳朵经济”持续发展,人们对有声内容的付费意愿持续增长。有数据显示,2022年包括有声读物在内的中国音频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9] 2022年,沉浸式剧本、数字藏品等数字文化新形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为数字出版提供了新赛道,也带来出版业价值链条的新拓展。1.4 出版融合发展迈向深入2022年,在《实施意见》指引下,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出版单位普遍加强融合发展的统筹部署,数字化和出版融合成为出版单位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加快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领域、新业态,并将传统出版业务与新兴出版业务同步推进。2022年,主管部门持续深入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当年重点实施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和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两个子计划,这两个子计划与2021年启动实施的另两个子计划——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和出版融合发展示范单位遴选推荐计划,共同组成出版融合发展工程项目矩阵。2022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2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入选名单,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11个项目入选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涉及专业、大众、少儿、教育、古籍等领域,集中反映了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特别要指出的是,此次入选的平台,不仅涵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车学堂”交通安全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等传统出版单位建设的平台产品,也包含得到App等文化科技企业搭建的平台。[10] 由此表明主管部门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的视野更加开拓,思路更加清晰,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出版业融合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在资源整合、产品形态、技术创新应用、运营模式、服务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出版融合发展迈向深入,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为出版融合发展开拓新路径。元宇宙概念兴起,数字藏品作为元宇宙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形态,其文化载体的属性与出版业内容传播的属性具有天然契合。自长江新世纪出版社打造出版业首个数字藏品,实现上线仅20秒8 888份即宣告售罄后,不少出版单位基于自身出版产品或品牌进行数字藏品开发,将其视为打造IP、提升市场影响力的新路径,同时也是对出版物发行方式和营销手段的创新,加速实现出版物与数字周边的资产化,为出版品牌赋予了新价值。[11]1.5 职业教育已成为数字教育的新重点202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施行,在立法层面明确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扩大优质资源共享”等相 SPECIAL COLUMN | 特别策划 92023年第3期 ] 科技与出版关部署安排,为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12] 2022年,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深入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显著成效。3月,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完成搭建上线,该平台包含“一个职教大脑·数字驾驶舱系统”、两个二级平台、四个子系统和四个分中心。其中,四个分中心分别为“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和“教材资源中心”。截至2022年底,该平台汇集专业教学资源库663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 600余门、视频公开课2 200余门、职业教育教材1.5万册。各类资源超过550万条,其中视频50万余条,图文15万余条。同时,该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上千个,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资源应用体系。分两批在北京、上海等21省市开展试点建设,截至2022年底,已有308所职业院校开展数据推送工作。以试点为牵引,职业院校纷纷立项数字化建设项目,数字化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13] 数字化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与此同时,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职业,带来职业教育需求的日益提升。特别是疫情期间,在线职业教育需求大幅增长。职业教育成为多家线上教育机构布局的重要领域,赛道竞争日益激烈,职业技能、职业考试等细分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除了腾讯教育、网易云课堂等头部教育品牌在职业教育领域持续发力,也有部分新入局者在这一领域开始探索。如2022年6月,全国知名知识类问答社区——知乎在网页端上线“学习专区”;9月收购教资在线培训品牌“一起考教师”;12月,上线在线职业教育培训平台“知学堂”。据知乎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知乎职业教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7.5%至7 800万元,付费用户同比增长300%,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知乎第二增长曲线。此外,有声平台喜马拉雅旗下品牌“喜播教育”聚焦音频内容演播者等音频领域,着力探索新职业在线教育培训。[14]1.6 数字内容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长2022年,国家大力支持对外文化贸易,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特别鼓励支持数字文化“走出去”。2022年7月,商务部、中宣部等27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