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 kpmg.com/cn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这一年,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的不断增强。经济环境的变化给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全国各地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餐饮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首破5万亿元大关。消费者需求日益增加,企业经营信心进一步提高。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 《2024餐饮企业发展报告》深入探讨了本年度餐饮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其对企业和消费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年,餐饮企业经历了巨大变革,不仅因为全球经济和新冠疫情转段,也因为消费者偏好,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演变。本报告旨在为餐饮企业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分析2023年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面临的痛点、挑战。通过广泛的市场研究、行业分析和企业案例研究,深入解析供应链体系、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数智化变革等多种因素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并着重从提升餐饮企业数智化能力、优化供应链体系、创新国际化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建议。 实干争先,砥砺前行。面向2024年,餐饮行业将不断重塑业务及运营模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中国烹饪协会与毕马威中国长期致力于赋能餐饮行业的发展,我们愿与各餐饮企业携手,共同为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激发企业活力,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回望过去的2023年,全国各地餐饮行业发展加速、亮点频出,餐饮业的全年总收入达到了5.2万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同比2022年增长20.4%, 其中广东省2023年餐饮收入为5763.44亿元,增长26.5%,行业总体运行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蓬勃发展的餐饮行业,影射出社会群众对高品质美食的追求,也彰显了中国餐饮市场的韧性与活力。 2023年作为“消费提振年”,随着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餐饮业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全年餐饮年收入超5.2万亿元创历史高点,揭开崭新篇章。 餐饮行业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增速领跑其他行业;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国家政策支持、行业标准不断提升,以及餐饮企业自身的创新和转型密不可分。在回暖阶段,“烟火餐饮”和“高质平价”是餐饮消费市场的关键词,消费市场呈现出更加务实、更加理性的特点,高质量餐饮成为中国餐饮业发展的方向;其次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服务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改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便捷的餐饮服务,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意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 餐饮行业强势复苏的背后,从上游供应链到终端消费者的“变局”不断,面对时代变革,市场总能听到不同甚至冲突的声音,比如“现炒”与“预制菜”、“人工”与“智能”等等,乐观与悲观交织相伴。不同角度的思考为每一位从业者敲响穿越周期的警钟,也让业界窥见守候朝阳黎明的希望。 为了护航消费升温,厘清行业情势助力从业者先行先知,中国烹饪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及深圳市烹饪协会共同联合毕马威中国推出《因势而变·应变而兴:2024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从宏观微观数据还原餐饮市场的真实面貌,从内外部挑战让身处时代变革的每一位从业者看清自我。2024年是国家商务局定调的“消费促进年”,餐饮行业必将紧紧把握趋势,在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迎接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餐饮市场在劈波斩浪中勇毅前行行业收入持续恢复向好 2023年经济总量“再创新佳绩”消费餐饮“再添烟火气”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局势持续动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均衡;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面对新的激流险滩,2022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总体来说,2023年国家经济回升向好,展现其强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活力。 2023年,我国生产经济总量超126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美元约17.9亿美元,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经济稳步回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从“三驾马车”(即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来看,消费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其中,内循环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高达到111.4%,比2022年提高25.3个百分点。强大内需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国内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三大特征。 图1 2013-2023年“三驾马车”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 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持续健康发展;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发改委随后发布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亦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消费者预期的关键因素,也是支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万元,较2022年名义增长7.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居民收入增速跑赢同期国内经济增长,为提振消费及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情况 餐饮市场收入再创新高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餐饮业作为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点领域,在扩大消费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至2023年期间,我国餐饮业年复合增长率达7.3%,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在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餐饮业遭受了重大冲击,但行业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后疫情时代的2023年,餐饮企业逐渐走出疫情的阴影,积极转型、相互支持,餐饮市场迎来全面复苏。 在2023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了47万亿元,较前一年增长3.1%,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作为大消费领域的重要一环,餐饮业在2023年的总收入达到了5.2万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同比2022年增长20.4%,对社会消费的贡献率达11.2%,恢复到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随着生产生活的有序恢复,以及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的持续发力,各省市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如“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有力地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快速复苏。这不仅进一步恢复了餐饮业的发展信心,也充分展现了餐饮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特点。 图3 2014年-2023年全国餐饮市场收入情况 从月度来看,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卫健委解除对新冠感染的防控措施,在春节假期和一系列的政策下,餐饮市场开始复苏;3月,商务部启动“消费促进月”,各省市响应号召积极开展活动促消费,日常餐饮需求大幅释放,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6.3%;4月,随着餐饮市场活力增强,多地“夜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餐饮业烟火气十足,餐饮业累计收入接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43.8个百分点,为全年餐饮收入增速峰值;5月迎来“五一”消费黄金周,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餐饮市场活力全开,餐饮收入增速依然保持双位数增速;6月,我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开始收窄;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在政策赋能下,8-9月餐饮收入增速恢复上涨;10月,中秋国庆“双节”全国餐饮市场消费火热升温,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7.1%;11月,餐饮累计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25.8个百分点,超额达成2022年及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收入;12月,餐饮收入增势喜人,同比上涨30%,累计收入接近5.3万亿元,圆满实现预期目标。 图4 2019年-2023年全国餐饮市场收入及分月收入情况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拉动作用明显率先恢复向好态势 从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即年营业总收入人民币200万元及以上)的收入来看,2023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超1.3万亿元,较2022年上升20.9%,略高于餐饮市场增速。这是由于随着疫情开放,餐饮行业迎来井喷式增长。与中小型企业相比,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凭借标准化供应链体系及优质服务的优势率先恢复,拉动餐饮市场的增长。限额以上餐企在全部餐饮收入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20.2%上升至25.3%,超过疫情前水平,成为了稳定和推动整个餐饮消费市场的重要基石。 图5近十年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情况 上市餐饮企业营收亮眼 下沉市场和出海成为营收第二增长曲线 毕马威中国以在中国境内开展餐饮业务的35家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这35家企业中,包括12家A股上市公司和23家港股上市企业。从企业性质来看,外资企业占据了37%的比例,民营企业占据43%,剩余的20%则由地方国有企业和公众企业组成。 总市值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计算,餐饮企业平均总市值约为127.8亿元。与2022年末相比,总市值实现正增长的企业仅有6家,近8成企业市值下滑明显。2023年,百胜中国以1224.2亿元的总市值成为样本企业中市值最高的餐饮企业,紧随其后的分别为双汇发展及海底捞。以样本企业5年期间的平均总市值作为对比,剔除极值后,2023年样本企业的平均总市值较2022年下降四成,与疫情前的2019年接近。 图7 2019年-2023年剔除极值后样本企业平均总市值变化 图8 2023上半年剔除极值后总资产增幅Top10餐饮企业 营业能力方面,2023年中报显示有27家样本餐饮企业的净利润为正,实现盈利,较2022年同期实现盈利的企业增加11家。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餐饮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迎来井喷式复苏。从剔除极值后的整体样本企业来看,以人民币计算,近5年样本企业中期净利润均值分别为1.07亿元、-0.20亿元、-0.80亿元、-0.24亿元及1.47亿元;与2022年相比,2023年样本企业中期净利润均值增长7倍,成功扭亏为盈;与疫情前的2019年作对比,2023年样本企业中期净利润均值增长接近四成,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 从净利率来看,2023年中期有27家企业实现净利率增长,较2022年同期增长68.8%,占比略超疫情前2019年同期数据;其中,“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以22.2%的净利率成为样本企业中2023年上半年净利率最高的企业。而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海底捞则以27.0%成为样本企业中2023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企业。 图10 2023年中期剔除极值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餐饮相关扶持政策持续出台推进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2023年国内餐饮行业政策亮点频出 2023年,国家对餐饮行业的政策朝着更规范、全面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针对预制菜产业发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倡导餐饮资源节约、食品安全等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