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 从近期工业数据看下阶段经济复苏约束和施政要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从近期工业数据看下阶段经济复苏约束和施政要点

2020-06-03大公信用叶***
 从近期工业数据看下阶段经济复苏约束和施政要点

1 / 3 数据点评 编号:【2020】06-No.1 大公国际:从近期工业数据看下阶段经济复苏约束和施政要点 刘金贺 | 宏观研究团队 | 010-67413336 |liujinhe@dagongcredit.com 2020年06月01日 一、近期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和生产者信心指数等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落地,经济社会秩序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产销加快,利润状况显著改善。从累计值来看,1至4月份累计工业利润12597.9亿元,同比下降27.4%,降幅依然明显,但相比1-3月份收窄9.3个百分点。从疫情高峰过后逐月的数据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1.4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0.6个百分点。 另外,刚公布的财新PMI指数显示: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0.7,较4月提高1.3个百分点,为2月以来最高,重回扩张区间。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显示:5月份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之上。其中,企业信心改善,5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达到57.9%。但受全球疫情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制约,国外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进口指数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非制造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5月达到53.6%。 二、工业企业的复苏呈现较明显的行业和区域特征 一是八成行业利润改善,半数以上行业利润实现增长。4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利润增速比3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23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比3月份增加15个。 二是汽车、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由于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利润改善明显,市场需求明显好转,订单量逐步增加。4月份,汽车、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5%,87.5%,33.9%和85.1%。上述4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3月份回升19.7个百分点。 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产业利润大幅回升。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5.7%,增速比3月份大幅加快55.2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由3月份下降9.1%转为4月份增长38.8%。 四是分区域看,西部地区受疫情的冲击最小,恢复较快;中东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受疫情影响波动最大。既反映了不同地区疫情发生后扶持政策力度的强弱,也反映了不同区域由于产业布局上的差异。 数据点评| 2 / 3 图1重点行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三、工业企业的稳步复苏有赖于需求端的同步复苏 虽然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状况改善明显,但受市场需求恢复相对滞后、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仍面临诸多约束,工业企业的稳步复苏有赖于需求端发力。 从消费端数据看,消费恢复的力度和速度都弱于生产端。4月份,从生产端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3月份为下降1.1%),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3月份为下降11.1%),规模扩张效益有所显现。但从同期需求端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看,4月份同比下降了7.5%,表明需求端的出口受疫情的影响持续。这同消费端的惯性较大有关,其恢复的速度和力度都明显弱于同期的供应端,预期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一定的时间。 图2工业增加值和消费端增长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长(%) 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长(%) 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长(%)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长(%)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长(%)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5.0 10.0 15.0 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 数据点评| 3 / 3 PMI的数据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从PMI的分项指标观察,可以看出市场需求恢复的速度比生产端的恢复速度相对滞后,特别受国外疫情防控影响,外需增长乏力,需求不足将在下半年对生产的进一步扩张形成制约。 图3 PMI分项指标(单位:%)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概括而言,从工业企业利润、增加值以及PMI等反映企业运行状况的主要经济指标看,生产端而言,企业随着复工复产和宏观政策的扶持各项指标正处于快速复苏阶段。但生产端的持续扩张和恢复有赖于需求端的同步复苏。从宏观政策的实施要点上,下一步应该在保持企业生产扩张恢复节奏的同时,加大对消费端的支持力度,保障供需链条的畅通,打通阻碍经济持续增长的节点。 事实上,国家对当前制约经济包括工业企业复苏的症结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已做出明确部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刚结束的两会答记者会上指出,“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而且因为疫情,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我们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由此可见,当前施政的焦点也集中在增强需求端对供给端的承接能力,实现供需联动,从而保障工业企业的持续复苏。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24.00 28.00 32.00 36.00 40.00 44.00 48.00 52.00 56.00 60.00 PMI PMI:生产 PMI:新订单 PMI:新出口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