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

2023-12-11大公信用杨***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

1 / 3 宏观研究 会议解读 大公国际:“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 技术研究部(研究院) 张晗菡 2023年12月11日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分析表述与近期中央重大会议提出的安排部署及政策方向大体一致,政策连续性较强。其中,主要变化及相关要点如下: 一、明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不变,新增“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较此前“稳中求进”新增“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表述。我们认为,或主要由于当前经济修复的结构性特征仍较为显著,部分领域内生增长动能仍显不足,需适度加力提速以进一步稳固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先立后破”或指让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诸多领域先发展起来,再通过市场化强监管等措施遴选优质、淘汰劣质。此外,本次会议还新增“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表述,或就当前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分析较为不一的言论,后续中央将加大力度进行纠偏。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会议指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基调保持不变,“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较今年7/24政治局会议侧重“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去年12/6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力提效”的表述不同,释放中央将适度加杠杆等积极信号。 今年四季度中央新增万亿国债将年内赤字率推高至3.8%等积极的财政举措均显示中央正加杠杆以推动经济延续回升向好。另外,从全球角度来看,考虑到中国的主权债务率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且当前中国处于低利率环境,适度加杠杆亦不会过于增加主权债务负担。多重因素考虑下,明年财政仍将“适度加力”,因此预计赤字率或安排在3.6%左右或以上。“提质增效”主要指万亿新增国债、专项债发行等需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体现到基建投资 宏观研究|会议解读 2 / 3 等经济数据上,此从近几个月投资及基建投资数据增长略不及预期亦可看出。此外,后续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适用范围或将持续扩大,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相较今年7/24政治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去年12/6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本次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其中“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不变,说明明年货币“大放水”的可能性极低。“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说明后续央行将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等对市场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考虑到明年海外加息周期陆续结束且美联储或于下半年开始降息,我国货币降准降息的掣肘将明显减弱,故明年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将“适度”。“精准有效”一方面或指货币信贷将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小微、养老和数字金融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另一方面预计也将加大力度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将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资金,促进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四、突出“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 相较今年7/24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去年12/6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本次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说明“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已上升至首位。 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出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突破等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巩固我国在全球市场贸易份额、稳步推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由低端向中高端转移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支持,政策护航下我国在卫星通信、芯片、无人机等关键领域不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也陆续被攻克,科技地位在全球显著提升。后续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将持续出台,以推动我国科技实力明显提升,科技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五、持续扩大内需,强调消费与投资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较今年7/24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去年12/6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 宏观研究|会议解读 3 / 3 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本次会议“持续扩大内需”的要求保持不变,对消费和投资更强调要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2%,但从结构来看,旅游餐饮等服务类消费、服装鞋帽烟酒等生活类消费、金银珠宝等升级类消费以及汽车等大宗类消费保持良好增势,而地产相关的消费则增长缓慢。投资结构中,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力燃气、水利、交通运输等拉动大)、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增长较快)、地产持续下降(与消费形成共振下滑)。故本次会议强调“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或指后续与地产、汽车等消费投资相关的扩需求政策将进一步加码,另一方面或更强调要通过终端需求(消费)带动有效供给(投资),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此外,本次会议还强调“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要求与最新中央会议工作部署及政策方向基本一致,体现我国政策较强的连续性。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