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G20杭州峰会成果解读之一: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 为世界经济保驾护航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G20杭州峰会成果解读之一: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 为世界经济保驾护航

2016-09-06中国银行听***
G20杭州峰会成果解读之一: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 为世界经济保驾护航

1 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 为世界经济保驾护航 ——G20杭州峰会成果解读之一 9月5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其中,在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上既有连续性又有新提法,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动力不足,各类挑战众多的背景下,加强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以合作促增长,意义重大、影响巨大。主要关注点如下: 一、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承前启后,加入了中国的贡献。关于宏观政策的协调,在历次G20峰会都是重点内容,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G20伦敦峰会推动了主要经济体政策一致行动,成为挽救危机的重要转折点。在此后的政策协调,则主要是如何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今年杭州峰会在此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既有重申过去的老调,也加入了中国的政策贡献。特别地,提出要“创新经济增长理念和政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首次明确提出将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配合,经济、劳动、就业和社会政策保持一致,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进。显然,供给侧改革与提高政策沟通透明度等,都是基于中国实践,向全球提供的政策贡献。 具体而言:货币政策要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财政政策要灵活实施,包括更为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优先支持高质量的投资,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比例可持续;结构性改革政策将着眼于长远增长,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重申和强调三点:一是必要时要采取措施应对潜在风险,包括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二是重申汇率承诺,包括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为目的来盯住汇率;三是仔细制定、清晰沟通各项政策,增加透明度,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负面溢出效应。 在落实中长期增长战略方面取得新进展,制定了《杭州行动计划》并更新增长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2016年9月6日 2016年第107期(总第107期) 国际金融研究所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 2 2016年第107期(总第107期) 战略,包括新的和调整后的宏观经济与结构性政策措施,并将致力于减少过度失衡,在增长中提升包容性和减少不平等。同时,明确落实增长战略措施的优先秩序。 二、宏观政策协调对当前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之所以增长乏力,峰会前已经做出了深入分析,有诸多原因:一是科技。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衰减,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二是人口。主要经济体先后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社会成本与压力增大。三是全球化。各国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四是金融。金融监管改革虽有进展,但高杠杆、高泡沫等风险在积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受抑制。五是外部挑战,自然灾害、地缘政治、恐怖主义和社会动荡等负面事件,不断威胁经济增长环境。要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没有各国合作是无法实现的。G20集中了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80%的全球贸易额和和90%的GDP,兼顾更广泛的代表性和更高效的协调机制,达成政策共识应对上述挑战至关重要。可以说,杭州峰会在历次峰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三、中国的影响与后续行动至关重要。G20峰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而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拥有更高效的决策机制、更强的行动意愿和更大的资源动员能力,通过G20杭州峰会将流于清谈变为具体行动,将中国智慧贡献给世界,将政策共识推向组织实施,必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下一步,中国必将积极兑现承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切实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些后续行动将为其他G20成员做出示范,真正使G20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点评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 王家强) 审稿:王家强 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联系方式:010 – 6659 2331 联系人:马曼 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联系方式:010 – 6659 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