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2024-03-01张晓晶、董昀、李广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张晓晶 董昀 李广子 李俊成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力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系统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金融工作始终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经由“两个结合”这一根本途径开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其基本要义体现为“八个坚持”。从现实维度看,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中国特色金融发展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现实逻辑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 2 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 纵观世界千年金融史,中国早期的金融发展可圈可点;但近代以来的落后使得中国金融发展落入到“以西方为师、向西方合流”的窠臼。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助力创造了世所瞩目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突破了从分流到合流的演进逻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张晓晶、王庆,2023)。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的核心要义。 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 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现代化之路,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都未能成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金融的 eWaZ9UgVdVuX9ZdYeXrU9PdN6MoMpPnPnRkPqQnOiNrRnMaQqRrOMYpMsRvPpNwO3 有力支撑。由此,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开创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致力于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以及内嵌于现代化道路之中的金融发展道路,从而突破了此前的以西方为师、从分流到合流的演进逻辑。回望来路,中国非但没有亦步亦趋地走西方国家几百年来走过的老路,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利用了国家信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本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配合的中国金融体系在快速动员资源、促进储蓄—投资转化、支持经济赶超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并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避免了危机的发生。百余年来的实践探索表明,立足国情,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从晚清到民国,走的是以西方为师的道路,努力把西方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理论、制度和实践经验“搬运”到中国来。但这种“西天取经”思路主导之下的各种移植并不成功。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的基础之上,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立足国情独立自主进行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由此形成的金融发展道路助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取得了为世人惊叹的巨大成就。 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1921-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开端,也是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起步阶段,肩负着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重任。为了配合革命斗争的开展,这一时期党的金融工作核心特征是“推动形成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具体而言,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在革命斗争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努力推动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军事斗争胜利和革命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胜利反过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与经济工作的步调相一致,这一时期党的金融工作主要服务于革命斗争、根据地经济和工农大众,通过独立自主发行货币,坚决开展对敌货币斗争,创新货币供应机制,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等手段,为根据地军民的生产活动注入了宝贵的资金血液,在旧中国十分薄弱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出支撑革命胜利的经济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波谲云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 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24页。 5 上包围的战略,切断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贸往来。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必须迅速改变旧中国落后的面貌,这就需要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尽快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重工业体系。这一方面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避免受制于人,为现代化建设创造适宜环境,奠定政治前提;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尽快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赶超,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从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64年着手推进三线建设,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注重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发展,以发展巩固国家安全。 与之相对应,这一阶段金融工作的核心特征是“为安全和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建立一个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契合的“大一统”金融体系,形成金融信贷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从而有力地动员分散在国民手中的资金等生产要素,来支持重工业部门的优先发展。 具体而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经济活动都按照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展开。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形成之后,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和国营企业财务并存的社会性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体系也相应形成。在财政和金融的关系上,呈现“大财政、小银行”的格局,金融体系高度简化。财政部门是计划体系中负责配置资金的部门,而金融部门只是计划体系的一个辅助性部门,配合财政体系在国家计划的控制下开展资金筹措和配 6 置,监督和调控资金使用。这套“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具备很强的资源动员能力,为建设独立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供了有力支撑。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与之相对应,这一阶段我国金融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从计划转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的基础上打开国门,借鉴各国金融发展的经验成果,注重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党领导下的中央银行体系和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在一个以“一穷二白、人口众多”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里,有效地冲破了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致命瓶颈——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创造出了有效的动员和分配储蓄资源的体制机制,为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实现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李扬等,2018)。这个极具说服力的金融故事彰显出中国金融发展的巨大成就。 一方面,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在支持经济赶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体现在政府创造性地利用了国家信用推动经济发展 7 (Arezki et al.,2017)2;以主导信贷配置方式加速了储蓄—投资转化;以政府兜底方式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避免了危机发生。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经济主体的多元化、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和资源配置的媒介化进程,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第一,长期被压抑的利率(即资金价格)随着市场化推进逐步得以纠正,使得广大经济主体的储蓄积极性相应地持续提高。第二,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推动金融资源的配置活动越来越多地由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非金融部门的分散决策共同决定,为微观主体提供了日益宽广的“摆布”自己储蓄的渠道。第三,金融对外开放进程也从20世纪80-90年代起开始破冰。我们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借由开放推动改革,金融开放与金融改革相互促进,促进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通过“物随钱走”的机制引导实体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支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归根到底是发展质量不高。这一问题在金融领域广泛存在。因此,推进金融供给侧 2包括斯蒂格利茨在内的多位学者对于中国开发性金融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8 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金融高发展质量,便成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的主攻方向。简言之,这一阶段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提出了“经济金融共生共荣”、“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避免脱实向虚”等一系列重要判断,明确了“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战略目标,指明了防控风险这一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围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部署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金融取得了重大成就: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强化,党领导金融工作的机制和方式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平稳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一批重大金融改革举措平稳落地,金融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驱动下,金融科技高速成长,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总之,金融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金融还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9 三、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逻辑 (一)“理论迷思”:“落后”的金融何以创造“两大奇迹” 自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国家率先迈上了现代化征程,也最早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欧美学者基于本国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理解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理论框架。或许正是基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自信,欧美主流经济学家常常抱着“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偏见去评判世界上其他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他们眼里,中国的金融体系无疑是落后的。但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被人认为是“落后”的、“低级”的金融体系却一方面通过服务于储蓄-投资的转化、促进了持续四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保持了长期的经济金融稳定、从未发生过金融危机,藉此助力“两大奇迹”的实现,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成就卓著,只不过在西方主流经济金融理论框架中找不到破解中国金融成功之道的密码而已。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在其风靡全球的著名教科书《货币金融学》中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