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数据库专题系列二: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国产数据库厂商值得关注 - 发现报告

数据库专题系列二: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国产数据库厂商值得关注

2024-01-24吴鸣远华创证券晓***
数据库专题系列二: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国产数据库厂商值得关注

全球数据数量井喷式增长,驱动数据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互联网化趋势下,各个行业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伴随数据大集中、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协同作业等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数据价值呈指数上升趋势。 依据IDC最新发布的Global DataSphere 2023显示,全球数据量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103.66ZB增长至2027年的284.3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2.36%,其中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6.3%,增速为全球第一。数据数量的增长对数据存储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此驱使下,数据库作为存储、管理数据的核心软件,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的预测,2026年全球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数据库下游领域广泛,金融、政府、运营商、能源为重点行业。作为基础软件,数据库在各行各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我国数据库用户的数量与数据累积规模不断增加。其中,政务、金融、互联网、电信、制造等关键行业数据产量领先于其他行业,由此成为中国数据库行业下游应用的关键行业。从数据库下游应用行业分布来看,“十四五”期间,金融、政府仍然是数据库最主要的两大市场。据赛迪顾问预测:1)政府领域:数字政务将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5年,政府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121.9亿元。2)金融领域:由于业务类型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信息化建设有望加速推进,预计到2025年,金融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153.7亿元。 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格局较为清晰。在海外数据库行业市场中,龙头企业较为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AWS以25.3%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与第二名微软、第三名Oracle位列第三共同占据67.9%的市场份额;国内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截至2023年12月,中国数据库产品已超过288种,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厂商、云厂商、初创厂商、跨界厂商四类。数据库代表性厂商近年来营收保持良好增长趋势,2018-2022年,达梦数据、星环科技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在25%以上。 数据量市场具有广阔空间,国产数据库厂商发展值得关注。中国作为全球数据数量增长的首要贡献方,数据数量增长速度居全球首位。借助国内数据数量的不断增长,叠加信创政策带来的产业机遇,预计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流转的重要节点,行业规模有望迅速增长。同时,部分数据库核心厂商连续多年表现良好,发展稳步向前,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达梦数据、太极股份、航天软件、海量数据、星环科技、中亦科技、创意信息、英方软件。 风险提示:数据库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国产数据库竞争压力加剧;下游应用领域采购预算不及预期。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本报告从全球数据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展开分析,针对数据库行业的规模、应用领域、竞争格局、推荐标的进行梳理。全球数据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依据IDC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数据量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103.66ZB增长至2027年的284.3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2.36%,其中中国数据量增长速度CAGR达到26.3%,增速为全球第一。在此趋势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管理、流转的关键节点,市场规模将快速增加,据前瞻经济学人预计,2026年全球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本文指出:政务、金融领域仍是中国数据库产业下游领域最主要的两大市场,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1.9、153.7亿元。数据库市场竞争格局中,海外数据库行业竞争格局集中,龙头效应明显;中国数据库市场中数据库行业竞争者众多,市场较为分散,国产数据库厂商在数据库架构上各有优势,下游重点应用领域及发展亮点不同。其中部分核心厂商营收情况连续多年表现良好,发展稳步向前,有望借助数据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信创政策带来的产业机遇迎风而起。 投资逻辑 我们认为多个国产数据库厂商技术各有所长,亮点各异,在国产数据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望迎来机遇。数据库作为结构化信息或数据的有序集合,行业发展与数据本身息息相关,由此将有望带来国产数据库厂商发展机遇。首先,数据量级层面,全球数据量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103.66ZB增长至2027年的284.3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2.36%,其中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6.3%,增速为全球第一。市场规模层面,据前瞻经济学人预计,借助数据量的增长,2026年全球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其次,据赛迪顾问预测,中国数据库市场中以政务、金融领域为十四五重点需求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双双突破百亿元。最后,中国数据库市场除海外玩家外,国产数据库竞争者众多,但技术各有优势,发展亮点各异,有望借助数据量本身的增长,以及信创政策等多个因素驱动下迎来新一轮产业机遇。 一、全球数据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驱动数据库市场规模增长 全球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互联网化趋势下,各个行业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依据IDC最新发布的Global DataSphere 2023显示,全球数据量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103.66ZB增长至2027年的284.3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2.36%,其中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6.3%,增速为全球第一。 图表1全球数据量将快速增长(单位:ZB) 数据量值齐升,驱动全球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增长。数据数量不断增长,与之而来的数据大集中、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协同作业等大数据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带来数据价值不断上行,由此将有望驱动数据库市场规模增长。根据前瞻经济学人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预测,2026年全球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图表2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有望大幅增长(单位:亿美元) (二)数据库下游领域多,涵盖范围广泛 数据库下游领域广泛,金融、政府、运营商、能源为重点行业。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我国数据库用户的数量与数据累积规模均不断增加,政务、互联网、电信、制造等关键行业数据产量领先于其他行业。从数据库下游应用行业分布来看,“十四五”期间,金融、政府仍然是数据库最主要的两大市场。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十四五”关键应用领域之数据库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政府领域数字政务信息化将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5年,政府市场规模将达到121.9亿元;金融领域由于业务类型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信息化建设有望加速推进,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3.7亿元。 图表3 2022-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行业预测(单位:亿元) 重点行业需求各异,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在各个应用领域中,金融、电信、政务、制造、互联网五个行业为数据库产品及服务采购份额前五的行业,采购总和占据全部市场份额的80%以上。根据行业需求不同,上述重点行业数据库应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需求。 图表4数据库下游领域需求各异 二、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一)全球:竞争格局较为稳定,龙头数据库评分领先 海外数据库厂商市场集中度较高,按商业模式可划分为商业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海外数据库厂商数量众多,根据DB-ENGINES的排名数据,全球现存数据库共计417个。根据Gartner于2023年发布的《市场份额:2022年全球数据库管理系统》报告中显示,全球数据库市场中,AWS以25.3%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与第二名微软、第三名Oracle位列第三共同占据67.9%的市场份额。根据商业模式进行划分,海外数据厂商可被分为商业数据库与开源数据库。其中,商业数据库以Oracle、IBM、SAP等厂商为代表,开源数据库则涵盖MySQL、mongoDB等知名数据库。 图表5海外数据库厂商图谱 海外数据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龙头数据库评分遥遥领先。根据DB-ENGINES针对海外数据库进行的月度评分数据,2023年12月,海外前10名数据库中,关系型数据库占据七席。其中,Oracle与MySQL评分远超其他数据库,并一直位于评分趋势榜前列,属于海外数据库中的龙头。 图表6海外数据库评分排名(2023年12月) 图表7海外数据库评分趋势 阿里云数据库连续多年进入领导者象限,是中国数据库的先驱。2023年12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数据库产业魔力象限。根据“愿景完整度”和“执行能力”两个维度的评估,入选的厂商会被放入四个象限: 领导者(Leaders):特定市场的主导者,拥有成熟的产品、广泛的市场覆盖和稳固的财务表现; 挑战者(Challengers):挑战者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但在产品完整度和市场渗透率上有所欠缺; 远见者(Visionaries):远见者提供了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但尚未充分证明其长期执行能力; 小众玩家(Niche Players):小众玩家在细分领域的表现较为出色,但不具备完整的产品和市场覆盖。 2020年,阿里云数据库首次进入领导者象限,成为数据库市场的领导者之一,在随后的几年里,阿里云数据库作为中国数据库的代表,在魔力象限中一直保持着“领导者”地位。 图表8 Gartner数据库领域魔力象限(2023年) (二)国内:竞争者众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中国数据库行业参与方包含国产、国外厂商,参与者众多。其中,国产数据库厂商包括传统厂商、初创厂商、云厂商和跨界厂商四类。1)传统厂商:以达梦数据、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企业为代表的传统数据库厂商,是我国最早参与数据库研发、应用的企业,在数据库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2)云厂商与互联网厂商: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为代表的云数据库厂商,得益于互联网业务和开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积极搭建自研云数据库平台,迅速占领云数据库市场份额;3)新兴厂商:以巨杉、PingCAP、偶数科技、星环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初创厂商,依托于新兴的数据库技术与需求,近年来发展良好; 4)跨界厂商:以中兴、浪潮等企业为代表的跨界厂商,积极布局企业级数据库市场。据墨天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数据库产品已超过288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图表9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 国产数据库厂商中商业、分布式、云原生数据库更为流行。根据墨天轮发布的中国数据库流行度数据,2023年12月我国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前十中,1)需要收取一定使用费用的商业数据库占据五席,开源与商业数据库并存模式的数据库占据四席;2)纯分布式数据库占据六席;3)云原生产品占据九席。 图表10国产数据库流行程度排名(2023年12月) 多指标综合考量,共计七个数据库进入过国产数据库领导者行列。2022年,以达梦数据为代表的六个数据库进入中国数据库领导者象限,代表当前数据库产品及服务能力强,市场销售表现好,客户满意度较高,同时有清晰完整的未来战略;以人大金仓为代表的四个数据库进入中国数据库挑战者象限,代表产品及服务能力较强,经营状况良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拥有强大的企业生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并表现出强大的客户支持。 图表11 2021、2022年度中国数据库墨力象限 (三)核心厂商指标表现各有所长,发展势头良好 多数数据库厂商近五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趋势。数据库代表性厂商近五年及一期的营业收入基本保持增长趋势。针对国内数据库厂商群体,2018-2022年,达梦数据、星环科技、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且营业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航天软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8%,营收小幅波动,整体增长趋势良好。其中,优炫软件于2022年主动调整产品条线,且受到宏观经济衰退影响,导致公司营收减少。 图表12近五年及一期数据库厂商营业收入情况(单位:百万元,%) 数据库厂商平均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