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尼煤价受到印度、越南以及本国需求景气支撑,进口煤经济性有一定下降,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 - 发现报告

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尼煤价受到印度、越南以及本国需求景气支撑,进口煤经济性有一定下降,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

化石能源2024-01-18国金证券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尼煤价受到印度、越南以及本国需求景气支撑,进口煤经济性有一定下降,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

现象探讨:11M23动力煤价持续下行,主因国内外供给端增量环比显著增长,加快补库进度。 回溯11M23煤价走势,电力行业迎来传统旺季用煤需求攀升,然而受国内生产端安监趋严导致供给减量、海运煤价和全球运价下降致使进口煤经济性增加等因素影响,11月中旬以后港口、坑口、进口煤价持续下行。 结合产业链多维度数据拆解结果看,此次煤价下行主要由于国内外供给端增量环比显著增加,其中: (1)供给端11M23煤炭产量同比增速回升、环比增长。原煤当月产量41亿吨、增速环比10月提高 08pct。动力煤当月产量34亿吨、同比增加490万吨、增幅15,环比10月由降转增。产量增长趋缓主因山西吕梁永聚煤业火灾事故出现后安监力度趋严,到4Q23影响持续存在、涉事及相关煤矿停产整顿。此外,印尼煤价受到印度、越南以及本国需求景气支撑,进口煤经济性有一定下降,11月动力煤进口量同比236、环比205。国内生产及国际进口均维持正向增长且进口端环比增幅达大,库存回补进程加速,高库存引致煤价下行。 (2)需求端气温回落煤耗季节性上升。11月动力煤消费总需求同比、环比分别140、127:非电行用煤需求回落,终端补库缺乏持久性,除冶金行业外的非电行业动力煤需求环比同比均下降;电力行业动力煤消费占比593、环比下降20pct、同比下降30pct,符合行业传统季节性规律进入冬季气温下降、供热行业煤耗推动总煤耗量增加。 综合供需来看,11月煤价波动受国外供给扩张影响更大。对比10月中上旬的煤价下行,需求端10月中上旬结束夏季高峰电厂日耗下降、11月上旬起气温下降日耗增加。反观供给端,煤炭主产区安全检查步调不变、对生产端的影响延续但范围有限,11M23动力煤产量同比增加490万吨;贸易端11M23进口煤炭19945万吨,同比增长582,增速环比10月增长126pct。由此可见,供给扩张是影响11月煤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后市展望:旺季需求短期支撑煤价,非电煤延续低景气、总体趋势下行。 供给端:煤炭安全监管延续但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限,深冬逼近、保供政策有望持续发力。此外,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能源消费需求疲软,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价大幅回落后经济性修复,预计进口煤仍将作为重要的供应端补充。 需求端:迎峰度冬来临,降温下采暖需求释放将推动电厂日耗上行,市场价格对电力行业用煤需求的变化较为敏感。非电方面,11月化工及建材市场景气程度不佳、耗煤需求持续下行。后续非电动力煤需求或延续低景气。考虑深冬供暖用煤需求趋升预计煤价短期坚挺,长期下行。 建议关注:火电资产高质量、积极拓展新能源发电的龙头企业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积极承担省内保供任务,资产价值有望重估的龙头企业浙能电力、江苏国信、皖能电力。 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煤价下行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景气度不高、用电需求降低导致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 内容目录 1、动力煤价回溯分析及预测核心观点4 1111月动力煤价走势变化煤价持续下行4 12国内外供给端增量环比显著增长,是加快补库进度的主要因素5 13展望后市,旺季需求短期支撑煤价6 14后续煤价跟踪的关注点重点关注库存国内生产以及进口煤价6 2、拆解维度1:国内生产周转产量同环比增加6 21国内产量:11月煤产量同比延续增长,环比增加6 22港口周转:吞吐量波动加剧10 23煤炭运价:内江运价回升、沿海运价上涨至高位回落、陆路运价窄幅震荡12 3、拆解维度2:煤炭进出口煤炭进口量同、环比均回升12 31进出口总量:海运煤经济性回弹,11月煤炭进口量环比显著上升12 32多角度看煤炭进口:海运煤贸易量环比基本持平、我国进口量环比大幅回升13 4、拆解维度3:下游需求旺季耗煤回升15 41动力煤整体需求情况:供热需求同比上涨15 42从用电需求看发电耗煤需求:旺季耗煤回升16 43从其他电源看火电发电需求:强风、光伏改善,降水减少致水电空间收窄18 44终端电厂耗煤及库存情况:日耗、场存明显回升,可用天数于中上旬出现拐点20 45其他非电煤需求:非电动力煤需求回落,冶金行业需求上行21 5、投资建议22 6、风险提示22 图表目录 图表1:山东滕州动力煤Q5500坑口价(元吨)4 图表2: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平仓价(元吨)5 图表3: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元吨)5 图表4: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元吨)5 图表5:原煤日均产量(万吨)7 图表6:动力煤产量当月值(万吨)7 图表7:动力煤占原煤当日均产量比重7 图表8:动力煤月产量累计值及变化趋势7 图表9:晋陕蒙新原煤产量累计值(左轴,万吨)及变化趋势8 图表10:晋陕蒙新原煤产量当月新增贡献率8 图表11:晋陕蒙新原煤当年累计产量总占比8 图表12:各地区国有重点煤矿库存(万吨)9 图表13:新疆重点煤矿煤炭铁路发运量(万吨)9 图表14:山西重点煤矿煤炭铁路发运量(万吨)9 图表15:陕西重点煤矿煤炭铁路发运量(万吨)10 图表16:内蒙古重点煤矿煤炭铁路发运量(万吨)10 图表17:主要长协煤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112月吞吐量情况(万吨)10 图表18:CCTD主流港口煤炭库存(万吨)11 图表19:北方港、长江口煤炭库存(万吨)11 图表20:长江口重点港口煤炭库存(万吨)11 图表21:北方港重点港口库存(万吨)11 图表22:鄂尔多斯煤炭公路运价指数(元吨公里)12 图表23:长江煤炭运输价综合指数CCSFI12 图表24: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12 图表25: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12 图表26:动力煤当月进口额(万吨)13 图表27:动力煤当月出口额(万吨)13 图表28:动力煤当月净进口额(万吨)13 图表29:国际煤炭海运进出口贸易量及增速14 图表30:印尼煤炭出口量及增速14 图表31:俄罗斯煤炭出口量及增速14 图表32: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及增速14 图表33:中国煤炭月度海运进口量及增速15 图表34:中国煤炭周度海运进口量(千吨)15 图表35:动力煤消费量及变化趋势16 图表36:23年1011月电力行业动力煤消费量占比连续环比回落16 图表37:用电TOP5大省省会月度平均气温(摄氏度)17 图表38:用电TOP5大省省会月度平均气温均值同比情况(摄氏度)17 图表39:我国全口径发电量及变化趋势17 图表40:其他电源累计发电量及变化趋势18 图表41:除火电外其他清洁能源发电当月贡献率18 图表42:三峡水库流各月出量(亿立方米)18 图表43:水电利用小时数(小时)19 图表44:风电利用小时数(小时)19 图表45:光伏利用小时数(小时)19 图表46:核电利用小时数(小时)19 图表47:火电累计发电量及变动趋势19 图表48:火电利用小时数(小时)19 图表49:全国电厂逐周日均耗煤量(万吨)20 图表50:全国平均供电煤耗率(当年累计,克千瓦时)20 图表51:各省23年111月发电累计耗用原煤量及同比20 图表52:全国电厂当周期末煤炭场存(万吨)21 图表53:全国电厂当周平均可用天数(天)21 图表54:十种有色金属当月产量(万吨)21 图表55:山东地炼厂开工率()21 图表56: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22 1111月动力煤价走势变化煤价持续下行 回溯23年以来煤价,以北方港口5500大卡煤为例,煤价先是从年初的近1200元吨降至6月中旬765元吨的低点,随后在夏季企稳回升,中断了今年3月以来的煤价下行趋势,上行趋势延续到10月上旬,而后开始缓步回落。 进入11月电力行业迎来传统旺季,用煤需求攀升,然而受国内山西吕梁火灾影响导致的安全督导工作全面展开,生产端供给减量、全球干散货海运价格指数上涨等因素影响,坑口价、进口煤价自11月初下行至低位后于中旬回弹、港口价格基本持平。长协价趋势自10月中上旬起转为持续下行。 坑口价:以山东滕州动力煤Q5500坑口价为依据,9月中旬至10月底期间维持在890920元吨区间,11月首周价格回调至770元吨,随后立即上行并保持在860元吨。 港口价:以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平仓价为依据,10月上旬煤价总体上行,突破高位1044元吨后转而回落,月底跌至966元吨;11月煤价延续10月中下旬以来的下行趋势,从月初959元吨跌至月末934元吨。环比10月末下降32元吨、跌幅33。 进口煤价:以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为依据,10月进口煤价在10461665元吨区间波动,11月进口煤价回落,环比10月末下跌17元吨、跌幅16,降幅小于港口价主因11月受印度及本国需求支撑、回落幅度较小;11月整体进口量环比上升212,受海运煤价下行和用煤需求季节性上涨两方面因素影响。 年度长协价:以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为依据,11月年度长协价为713元 吨,环比10月上升4元吨、涨幅06,拐点滞后于市场煤价。 图表1:山东滕州动力煤Q5500坑口价(元吨)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平仓价(元吨)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3: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元吨)图表4: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元吨)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12国内外供给端增量环比显著增长,是加快补库进度的主要因素 供给端:国内生产端安监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国外海运煤价及全球运价走弱、经济性增加。 23年以来煤炭生产持续放量,10月产量环比降幅较大,11月环比回升。整体看,2023年1011月煤炭日均产量约1317万吨,对比19月日均产量上涨4625万吨天,可见产量方面取得进展。111M23累计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0,11M23实现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环比均正增长。 全球煤炭市场价格大多承压下行、煤炭进口量上涨致使11月用煤需求季节性回升后库存回补进度加快。以北方港口煤炭库存为例,23年19月基本维持在超出同期5年历史区间上限的水平,10月中旬进入用煤旺季后至11月中旬库存持续下行,随后由于进口煤量攀升,库存由降转增并在11月底突破2846万吨。 需求端:11月电煤进入季节性旺季,非电煤需求分化、环比回落。同比来看,化工行业用电量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环比来看,除建材和其他外的非电煤行业需求均下降。非电煤消费量占比较小(约404),整体对动力煤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小。11月动力煤消费总需求同比增长4412万吨,其中电力行业增量贡献率377。 结合供需来看,11月煤价波动中,国外供给扩张的影响更大。 对比国内各港口11月上旬的煤价上涨和下旬的煤价下降,需求端11月下旬受降温影响电厂日耗较10月相比显著上升,可见需求端并非11月下旬以后煤价下降的主要因素。反观供给端,煤炭主产区在进入4Q23后大力挖掘产量,11M23动力煤产量同比增加490万吨;贸易端11M23进口煤炭19445万吨,同比增长582,增速环比10月增幅126pct。由此可见,供给端是影响11月煤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13展望后市,旺季需求短期支撑煤价 供给端:煤炭安全监管延续但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限,新投产煤矿有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归低位。11月动力煤产量同比下降、原煤产量同比保持正增长但增幅环比收窄。11月山西吕梁永聚煤业火灾事故导致安监工作趋严,焦煤供应一定程度紧缩。但保供仍是主旋律:国务院常务会议仍强调要加强煤炭保供形势预判,全力抓好能源增产增供,强化煤电保供稳价,压实全链条保供责任,切实做好供暖季能源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