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推动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三大着力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推动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三大着力点

信息技术2023-12-19-赛迪华***
推动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三大着力点

- 1 - 2023年12月19日 第49期 总第837期 推动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三大着力点 软件产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过往以高校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完全匹配当下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有利于破除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将产业需求引入人才培养全流程,推动打造高质量软件人才队伍,对实现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赛迪研究院建议,可围绕共建教学体系、共筑合作平台、共育产业生态三大重点方向,深入推动校企合作,大力培养软件人才。 - 2 - 一、从作用来看,校企合作有助于完善高质量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有利于提高软件人才专业能力。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壮大,2023年前三季度软件业务收入达8.76万亿元,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然而,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仍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聚力突破。企业作为我国核心技术创新的主体,亟需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流程。深化校企合作,有助于对接产业需求与教育教学,从理论知识教授、实践技能磨练、职业素质培养等多方面提高软件人才的专业能力,为核心技术攻关实践提供人才保障。如,东软集团联合东北大学,聚焦智慧医疗行业需求,在本科阶段设臵通识课群、软件基础知识课群、交叉知识课群、能力贯通课群、PBL(问题驱动教学)课群综合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项目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二是有利于提高软件人才培养效率。高校的教育教学通常重在通用技能培养,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充分响应,导致毕业生进入产业环境后,需要较长时间过渡适应。软件企业往往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对新入职毕业生做员工培训,以保证其满足 - 3 - 岗位基本需求,部分工业软件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周期可达一年以上。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向高校输送行业经验、工具平台、市场资源等要素,并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将企业内部培训环节前移至校内培养阶段,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不仅促使毕业生更快胜任岗位工作,也有利于降低软件企业人力成本。如,翼辉信息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国产操作系统特色方向建设实习基地,与校内操作系统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提前熟悉产业实际需求,更好掌握实践技能。 三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灵活度。区块链、元宇宙、云服务等数字经济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呈现类型多、变化快的特征。例如,部分云服务厂商的业务模式约一年时间便会有较大的迭代调整,不断对人才技能提出新要求。高校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充分掌握新兴领域动向,导致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在校企合作中,借助企业熟悉产业动向的优势,高校可以更好地根据前沿技术进展、市场发展态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灵活结合。如,南瑞集团借助“紫金论电”学术论坛等平台,与南京大学共建“多层次、开放型、 - 4 - 多元化”学术交流机制,广泛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行业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分析行业技术未来发展路线,将产业前沿动态融入学生培养。 二、从路径来看,深化校企合作需把握好三大重点方向 一是共建教学体系,夯实人才培养根基。打造符合教育规律和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是软件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学体系建设中,课程和师资是校企双方发挥优势,开展深度合作的两个着力方向。课程共建方面,应以高校课程体系为基础,发挥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市场动向的优势,打造产业特色突出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如,统信软件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聚焦国产操作系统,构建起“大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向特色课+校企实践课+创新研讨课”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已应用于学校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师资共建方面,应一手做好创新师资管理机制,一手做好强化师资双向流动,建立“产业经验加教学技能双拳发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如,麒麟软件选取技术专家组建近百人规模的师资团队,联合高校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举办人才研修班,培训高校教师掌握自主操作系统知识技能。 - 5 - 二是共筑合作平台,丰富人才培养手段。合作平台是校企双方统筹软件人才培养工作的纽带,也是贯通校园教学场景与企业实践场景的重要渠道。从类型看,校企合作平台主要包括创新平台与实训平台两大类。创新平台建设中,企业可以根据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揭榜挂帅”方式发布技术攻关课题,由高校组织师生承接,着力推动科研技术攻关与创新人才培育双线共进。 如,海尔行文智教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设“智能+”协同创新平台,采用“校企协同命题、师生互动选题、科教融合答题”的方式,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链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中,企业可充分利用自有软件产品、基础设施等资源,依托真实案例、真实场景,联合高校制定实训计划,使学生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市场业务模式、项目交付流程。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天津大学,依托40千米测试道路共建实训基地,围绕产品开发、验证测试、市场交付等多个环节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三是共育产业生态,拓宽人才培养布局。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通常以“一企一校”的结对关系为起点,随着合作举措逐步成熟,双方可在产业生态建设层面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通过举 - 6 - 办软件赛事、强化区域合作等方式,扩大人才培养工作的辐射带动范围,实现对外赋能。赛事活动方面,企业可与高校围绕赛事筹备、大赛运作、宣传报道等环节开展紧密合作,汇聚产业资源,加快推动人才选拔、知识交流、项目孵化。如,麒麟软件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举办“麒麟杯”全国开源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吸引数万名学生参赛,孵化出多款优秀产品应用于国产操作系统。区域合作方面,校企双方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联合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园区等方式,带动地方软件人才培养和产业集聚。东软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在青岛市政府支持下,建设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每年培养近万人,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从对策来看,推动校企合作应做好四方面工作 强化顶层指导,完善组织机制。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引导地方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软件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推动校企合作列入地方软件产业规划以及高校建设规划重点任务。二是完善组织机制。以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为抓手,建 - 7 - 立部际会商机制和跨部委跨领域的政策联动体系。支持地方工信、教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地方行业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多层次、多部门工作协同,对于在软件人才培养中取得良好成效的企业、高校,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在资金奖补、产品应用推广、招生名额增补、师资职称评定、专业设备购臵、人才就业落户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聚焦产业需求,优化培养模式。一是拓展合作领域。引导校企双方依托自身优势,结合人才培养特点和产业人才需求,围绕课程教学、实践培养、科研攻关、生态培育等领域丰富育人合作。二是强化交叉联动。重点鼓励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引导高校优化校企合作方案,以编制教材、技术研发等工作为牵引,加强跨学院、跨学科协同联动。三是完善质量保障。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合作质量保障体系,规范管理招生、在校培养、学生毕业等不同阶段校企合作事项。 发挥企业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引导头部软件企业、工业企业将校企合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人才培养重点任务,营造惜才、爱才、敬才的企业文化。二是组建专 - 8 - 职团队。鼓励企业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成员,成立专职部门或工作组,明确人员分工,协调业务、技术、财务等不同部门统筹推进校企合作。三是强化资源投入。支持企业根据软件人才培养需求,制定短、中、长期资源投入方案,提供切实有效的资金、人力、场地、技术、设备等资源要素。 凝聚多方力量,营造合作生态。一是强化协同互补。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行业组织、科研院所、新闻媒体、金融机构、人才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等工作。二是完善合作机制。支持各方利用成立合资公司、交易知识产权等市场化手段,明确权责关系,构建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三是扩充合作体系。鼓励各方立足于软件人才培养,围绕自主开源生态建设、技术成果市场转化、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等领域持续开拓合作空间,并通过举办论坛、会展等方式推广典型合作方案。 本文作者:赛迪研究院 李文轩 联系方式:17611708767 电子邮件:liwenxuan@ccidthinkt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