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数据技术标准推选委员会]: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2.0)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2.0)

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2.0)

版 权 声 明本报告版权属于CCSA TC601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CCSA TC601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牵头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参与编写单位:中电金信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中移动信息技术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数新网络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数(深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编写组成员:姜春宇、王妙琼、阚鑫禹、王宇龙、周京晶、张一鸣、张娇婷、刘思达、周圣文、苗峰、刘青青、郭锐、狄秋燕、朱瑞、郝猛、王海鑫、王冀彬、陈卓、胡清源、刘宇、华桊兴、项子林、赵亮、许立芳、刘树国、覃国权、刘芬、段玉、宋文顶、朱颖、王诗岸、李书超、马一骁、夏天翔、石棋玲、楚鑫、于海宁、马超、朱建勇、贾光锋、江梦珂特别感谢来自山东创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达维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等的专家吕英胜、杨泽华、车春雷、王志强、冯霈、刘洋、王刚、王浦、常卓君、杨子政、王粲、吴超、张晓刚等对本白皮书编写工作的支持。 目 录CONTENTS一、主数据管理概述(一)什么是主数据 1、主数据定义 2、主数据的特点 (二)什么是主数据管理 1、主数据管理的定义 2、主数据管理的范围 (三)主数据管理的意义 1、主数据管理的核心价值 2、主数据管理的作用 (四)主数据和其他数据的关系 1、主数据和元数据 2、主数据和明细数据 3、主数据和参考数据01010102020203030304040405前言(一)装备制造行业主数据管理 (二)能源化工行业主数据管理 (三)金融行业主数据管理 (四)通信行业主数据管理 (五)地产行业主数据管理 (六)政府机构主数据管理 06060 7080809二、各行业主数据管理实践 (一)主数据识别 1、主数据对象识别 2、主数据属性识别 (二)主数据标准 1、编码规范 2、分类体系 3、描述与表达规范 4、质量与安全规范 (三)主数据管理制度1、目的及适用范围 2、组织确立及职责划分 3、主数据工作流程 4、主数据管理考核 (四)主数据管理平台 1、主数据标准管理 2、主数据编码管理 3、主数据建模管理 4、主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5、主数据集成管理 6、主数据质量管理 7、主数据安全管理 8、工作流程管理9、用户权限管理(六)主数据应用 1、集中式应用 2、联邦式应用 3、分析式应用 111111三、主数据管理主要内容121212121313141414151515151616161616161616171718(一)主数据管理成功要素 1、高层领导支持和参与 2、业务方深度参与和认责 3、合适的主数据管理模式 4、技术工具的选择 5、主数据度量与评估202020202020四、主数据管理策略 (二)主数据管理的误区 1、主数据管理无法贯穿源头系统 2、混淆业务实体数据和主数据范围 3、同时维护多套主数据编码体系 4、组织内主数据编码沿用外部编码 5、将主数据作为孤立项目推行(一)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二)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三)从组织级到行业级 (四)从有到“无” 23232324五、主数据管理未来展望212121212222 前 言2018年12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TC601编制发布了《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1.0)》,对主数据管理的内涵、特点、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业界得到了传播和认可。2023年12月,CCSA TC601更新编制了《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2.0)》版本,进一步对主数据管理的管理模式、管理策略、成功要素、发展趋势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提炼。主数据是对组织核心业务实体状态的反映,具有全局性、共享性、稳定性等特点,可以进行跨系统、跨流程、跨部门的共享复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业界对主数据的探讨和实践十分活跃,普遍将主数据视作组织的核心数据资产,并将主数据管理作为企业数据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CCSA TC601将持续开展主数据管理的研究工作,适时修订发布新的白皮书版本。 一、主数据管理概述(一)什么是主数据1、主数据定义主数据指满足组织跨部门业务协同需要的、反映核心业务实体状态属性的基础信息。主数据具有以下特征:(1)跨越部门:主数据是满足跨部门业务协同需要的,是各个部门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都需要的数据,是所有部门及其业务过程的“最大公约数据”;(2)跨越业务:主数据是跨越了业务界限,在多个业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其核心属性也是来自业务;(3)跨越流程:主数据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业务流程,但却是主要业务流程都需要的。主数据的核心是反映对象的状态属性,它不随某个具体流程而发生改变,而是作为其完整流程的不变要素;(4)跨越系统:主数据是多个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是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数据分析系统重要的分析对象,主数据系统服务于但是高于其它业务系统;(5)跨越技术:由于主数据要满足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因而必须适应采用不同技术规范的不同业务系统,所以主数据必须应用一种能够为各类异构系统所兼容的技术条件。主数据不是组织内所有的数据,只是有必要在各个系统间共享的数据才是主数据,例如大部分的交易数据、帐单数据等都不是主数据,而像描述核心业务实体的数据,如客户、供应商、帐户、组织机构、人员、物料的基本信息等都是主数据。主数据是组织内能够跨业务重复使用的高价值的数据。主数据在进行统一管理之前经常存在于多个异构或同构的系统中。2、主数据的特点主数据的特点主要包括:权威性、全局性、共享性、稳定性、长期性、扩展性、高价值性。01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 (二)什么是主数据管理1、主数据管理的定义主数据管理是一系列规则、应用和技术,用以协调和管理与组织核心业务实体相关的系统记录数据。通过主数据管理,主数据从应用和流程中独立出来,并且将组织的主数据呈现为一系列可重用的服务。组织将由此获得共享的、完整的、准确的主数据。主数据管理在保证最高水平的数据质量和标准化的前提下,实现了数据在不同数据库之间进行传输和同步的自动化,以及在使用这些数据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传输和同步的自动化。2、主数据管理的范围(1)权威性:主数据是经过跨部门业务协同和组织机构的基础信息整合而成的,具有最高的数据质量要求,通常由一个权威部门或机构进行维护和管理。主数据实体要求具有唯一的数据识别,即主数据编码。(2)全局性:主数据是反映核心业务实体状态属性的数据,其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到组织的各个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程。(3)共享性:主数据可以在组织范围内被重复使用,无需进行重复存储和冗余维护,从而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冗余等问题。(4)稳定性:主数据描述操作对象的关键信息,业务过程中识别的信息和关键特征,会被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继承、引用、复制。但是,除非该主数据的基本特征发生改变,否则主数据不会随着业务的改变而改变。(5)长期性:主数据通常贯穿于业务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甚至更长。换言之,只要主数据代表的业务对象存在,或者仍然有意义,则该主数据需要在系统中继续存在,保持其有效性。(6)扩展性:主数据可以随着组织业务的发展和变化而进行扩展和调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7)高价值性:主数据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通过主数据达成了系统之间的信息对称,同时也是组织进行决策和分析的重要依据和基础。02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 主数据的特征决定了可以从不同维度认识主数据管理的范围。首先,从应用范围来讲,主数据的应用涵盖了事务处理、业务经营和数据分析有关的系统范畴,从源头到终端再回到源头的一个闭环反馈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需要为各业务系统提供标准的、统一的数据服务;其次,从流程范围来讲,主数据管理要覆盖数据的申请、校验、审核、发布、维护、变更、停用等环节,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三,从管控范围来讲,主数据管理通过对组织、流程、绩效考核、数据标准、系统应用的整体设计,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管理模式,以建立起主数据管理的长效机制。(三)主数据管理的意义1、主数据管理的核心价值主数据首要是用于多系统集成应用的,也是多系统集成应用时的刚需,对跨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通过对主数据的管理,各系统对同一业务实体数据的认识是一致的,从而达成信息对称,支撑业务完整过程的多个系统的功能被集成为有机的整体,这是主数据的核心价值,也是主数据概念出现的本质原因,亦是主数据管理的目标。主数据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唯一化,通过主数据的唯一性保障在各系统之间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并且能够被各系统在交互数据时直接使用,无需额外维护映射表(字段)和进行翻译等处理,为此主数据必须做到“一实体一编码”,如一物一码、一客(商)一码、一人一码等。2、主数据管理的作用主数据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之一,具有极高的价值。实施有效的主数据管理不仅可以提升组织的业务经营效率,增强决策能力,还能够加强数据整体的管理水平,以下列举了三点关于主数据管理的作用。(1)降低信息交互成本通过统一的主数据管理机制,为所有信息的交互和集成提供统一的编码数据,确保在异构系统之间协同业务处理的每个阶段编码信息的一致性,可以降低信息核对的成本,避免因为基础数据的多样导致的信息核对、汇总、统计的失误和错误。同时也可以为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03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 (2)增强数据标准化实现流程驱动和数据管控是主数据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构建主数据管控体系和主数据运维体系,对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管控流程、角色与职责进行明晰的定义。这将确保组织信息基础数据集成和共享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强化组织数据的标准化管理。(3)提高数据源质量构建通用的、方便的、集中处理的主数据总线,实现一致性的组织级数据视图,将大大降低数据交互访问的复杂性。通过应用主数据标准模型和多重关联校验规则,对主数据平台前端数据输入源头实现可靠的控制,有效降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数据问题,提高数据应用质量。(四)主数据和其他数据的关系数据可以按照多种维度划分为多种类别,而对主数据而言,与其关系密切或易产生混淆的数据主要有元数据、明细数据和参考数据三类。1、主数据和元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信息,它扮演着数据管理中的关键角色,提供关于数据的定义、结构、来源、格式等方面的详细说明。元数据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和使用数据,充当了数据的“数据说明书”。相比元数据,主数据是组织中广泛使用的关键业务数据,如客户、产品、供应商等。主数据包含实际的业务实体信息,是业务活动和决策的基础。元数据与主数据之间的关系密切,因为元数据可以描述主数据的各种属性,包括数据的名称、类型、来源、创建日期等。通过元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主数据,确保主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主数据是业务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元数据则提供了关于主数据的背景和主题,共同为组织提供了更好的数据理解和利用的基础。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组织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运用其关键业务数据。2、主数据和明细数据 主数据和明细数据之间的关系主要在于静态和动态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名词和动词关系。主数据捕获的是名词,例如“物品中文名称”或“企业04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 注册资金”,它们是相对稳定的,静止不变或者是一段时间内静止不变的数据。而明细数据捕获的是动词,例如物流运输数据或传感器数据,它们是实时变化的数据,往往描述的是某一个时间点所发生的事务行为,如客户订单、存货跟踪、销售记录、售后事件等。3、主数据和参考数据从定义上来看主数据是代表业务对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18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1.0版)

信息技术
中国信通院2018-12-17
hot

2023云原生节点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

信息技术
阿里巴巴2023-12-07
hot

2023中国金融业人才管理实践白皮书

金融
中财商学院睿正咨询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