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支持“一带一路”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路线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支持“一带一路”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路线图

支持“一带一路”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路线图

支持“一带一路”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路线图清华大学与VividEconomics课题组[摘 要]本文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前景及其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行业测算,测算表明:基于历史上的发展模式和增长预测并假设当前趋势不变,则“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排放量将高于《巴黎协定》所要求的排放目标;若不改变“一带一路”国家现有的碳排放趋势,即使全球其他国家均实现“2度情景”所要求的减排目标,到2050年全球温度仍可能处于未来上升近3摄氏度的发展路径。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巴黎协定》的全球气候目标,有必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强调绿色低碳投资的关键作用。[关键词]“一带一路”;低碳发展;低碳投资;绿色金融;绿色金融路线图[文章编号]1009 - 9190(2018)07 - 0003 - 13[JEL分类号]G24;G28[文献标志码]AA Green Finance Roadmap to Support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Study Group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Vivid Economics[Abstract]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industrial growth expect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for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B&Rcountr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iven the historical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growth fore-cast unchanged, the carbon emission of major B&R countries would exceed the 2-Degree Scenario (2DS), the Paris Agree-ment’s global warming limit. Even if all the other countries could follow the 2DS path, there could be a 3 degrees Celsiusrise of warming pathway in global temperature by 2050. Thu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B&R countries that, green financeand low-carbon investment are the keys to transform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 and meeting the global cli-mate goal in Paris Agreement.[Key words]Belt and Road; low-carbon development; low-carbon investment; green finance; green finance roadmap一、引 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全球关注的重点通常集中在当今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从长远来看,126个“一带一路”国家①能否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决定性影响。除中国外,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126个国家(以下称“‘一带一路’国家”)的GDP总值约占全球GDP总值的23%,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8%。“一带一路”倡议主要着眼于为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加强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未来20年,若继续采用当前的碳排放密集型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国家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马骏,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谢孟哲(Simon Zadek),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课题组主要成员:马骏、谢孟哲(Simon Zadek)、孙天印、朱寿庆、程琳、Jason Eis、Thomas Nielsen、David Ren、Ilmi Granoff、Tim Stumhofer。[作者致谢]感谢祝韵、沈奕、吴靖、陈韵涵、刘阳洋、谢文泓、祁星、王茗萱、余单、吴琼、郭沛源、关睿、刘玉俊、饶淑玲、王韬、Nick Robbins、Mahenau Agha、Eric Usher、Tom Brookes等专家的贡献和帮助。①本研究中所指的“一带一路”国家包括截至2019年4月12日已与中国签订谅解备忘录的126个国家,详见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gbjg/gbgk/77073.htm。金融论坛2020年第7期(总第295期)3DOI:10.16529/j.cnki.11-4613/f.2020.07.001 金融论坛2020年第7期(总第295期)放量的比重很有可能快速上升,不仅会加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还会带来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因此,亟须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路线图,加速“一带一路”国家的低碳化转型(马骏,2018a;马骏,2018b)。本研究在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前景及其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行业的定量分析。此外,本研究还将讨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态势,如政策现状、市场成熟程度,以及政策和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投资发展的路线图,包括“一带一路”国家、中国和国际社会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二、“一带一路”国家碳排放情景分析本部分将对“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碳排放挑战进行量化分析。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推动这些国家实现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因此被普遍认为是决定“一带一路”国家未来碳排放路径的关键因素。为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和投资方理解绿色发展政策的意义,本部分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以及由其撬动的其他投资总额是多少?(2)这些投资将给“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怎样的影响?(3)“一带一路”国家的碳排放路径将对全球温升情景产生怎样的影响?(4)通过采用绿色增长模式能够降低多少碳排放量?(5)要将全球温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一带一路”国家需要多少绿色投资?(一)研究方法我们首先估算中国在17个具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以及由其撬动的其他来源的投资总额,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这些国家的GDP增速。关于“一带一路”代表性国家的选取方法和“一带一路”投资的定义会在下文介绍。通过这些GDP预测数据,建立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预测模型,估算“一带一路”国家在多种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路径和实现“2度情景”目标所面临的挑战。最后,估算“一带一路”国家在多种发展模式下的绿色投资需求,以推测未来可能出现融资缺口的领域。1.“一带一路”投资规模及其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要了解“一带一路”投资可能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产生的影响,首先要量化“一带一路”的投资规模。由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数量不断增长,参与程度不断变化,估算“一带一路”投资的整体规模较为困难。如需对“一带一路”投资总额做出有价值的估算,必须明确哪些“一带一路”国家应被纳入研究范围,哪些投资应被界定为“一带一路”投资。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并考虑到研究效率,我们没有对全部126个“一带一路”国家逐一深入分析。经综合考虑,选择其中GDP规模较大、人口较多、与中国的地理和政治关系较为紧密,以及近期接受中国投资较多的17个具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国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2015年的排放数据显示,这17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占126个“一带一路”国家总碳排放量的49%。因此,这17个国家的碳排放路径能够基本代表126个“一带一路”国家整体的碳排放趋势。本研究定义的“一带一路”投资是指从2013年9月(中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8年11月(本研究着手准备之时),中国已完成或宣布的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和贷款)和中国投资所撬动的其他投资,以及在本研究时间跨度内(2019-2030年)同样口径的“一带一路”投资。用以估算投资的数据和信息来源于中英文文献资料,包括研究报告、“一带一路”项目数据库和公开新闻等①。为预测“一带一路”国家在2019-2030年间的GDP增长情况,假设在未来十几年间,中国将基本保持过去6年的年均投资水平,从而计算出①投资估算所需数据参考了以下来源的公开资料:财新英文,观察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时报中文版,每经网,天津商务之窗,新华社,新华网,新浪财经,学习大军网,中国拟在建项目网,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等。4 2019-2030年间中国对这17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预期投资。除中国的投资以外,还需要估算因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所撬动的其他来源的新增投资总额。“一带一路”投资主要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类项目大多数由中国和多方联合投资。中国的投资可能产生杠杆效应,带动其他各方投资,增加投资总额。通过计算“一带一路”有关项目中中国提供的融资额与项目全部融资额比例①,本文估算得出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杠杆系数”为1.76,即中国投资1元,会带来0.76元其它来源的投资。这一估算结果与多家金融机构和中国承包商提供的相关数字基本一致。与此同时,多项实证研究证明,基础设施的改善通常利于吸引更多的一般性投资(Rehman,etal.,2011;Ngangue,2016)。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Rehman,etal.,2011;Bakar,etal.,2012;Zeb,etal.,2014;Donaubauer,etal.,2016;Ngangue,2016;OgunjimiandAmune,2017;OliverWyman,2018),对基础设施每投资1元,会撬动1.25元一般性投资。本研究在模型中也使用了这个撬动系数。通过估算中国对17个“一带一路”代表性国家的投资总额及其撬动的全部投资的杠杆系数,可以得出在2013-2018年间“一带一路”投资的总额。“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投资增长的影响上。因此,在建立GDP增长预测模型时,本研究把投资作为一个解释性变量,用以评估“一带一路”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是影响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建立碳排放模型和投资需求模型时,均需使用能够体现“一带一路”投资对GDP增长作用的预测结果。本研究采用以索洛模型为基础的改良版经典增长模型(Mankiw,etal.,1992)。该模型的驱动因素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CF)、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等因素,模型的形式如方程(1)所示。GDP Growthi=α+β1GDPCapitai+β2Labor Force Growthi+β3Gross Capital FormationiGDPi+εi(1)GDP Growthi指代某国家的年度经济增长率;α指代年度经济增长率的常数项;GDPCapitai指代特定国家在某年的人均GDP,用来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我们假设该指标一定程度上代表生产效率;Labor Force Growthi指代特定国家劳动力的年度增长率;Gross Capital Formationi/GDPi指代年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CF)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率;εi表示其他因素对因变量(即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和影响;βi指代为各因子的系数。本研究使用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关于各个国家GDP的横截面数据②估计模型系数。首先用各国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