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心尚需修复,谨慎看好优质券商、并购重组想象空间券商及金融IT板块。本周主要受首创证券解禁、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未有具体对外公开的整合方案而导致券商板块有所承压调整,周五因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而引发了游戏股调整,沪深股市继续波动承压,市场低迷情绪有所加重。从配置窗口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到3.90%附近,美元指数波动下探到101.70附近,中美利差负压力差略微走阔,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交易节奏层面而言,金融板块可能类似于2018年10月情形,当下券商板块成交金额波动下探到150亿元(8月高点为1564亿元),战略性配置窗口继续打开,节奏可能会受北交所阶段性活跃效应、穆迪评级下调评级等影响。数据局支持垂直大模型开发及金融科技发展,我们仍谨慎看好相对低估值优质券商、具备并购重组想象空间券商,尤其是看好金融IT的跨年行情。交易节奏看,板块空间可能取决于方正证券、国联证券、太平洋、同花顺等个股走势所带动的情绪热度。 保险股继续波动承压,关注存款利率下调的替代效应。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到2.59%附近,汇率持续修复,叠加穆迪下调部分保险公司评级影响,保险板块继续波动低迷,后续走势需密切关注汇率走势。我们认为,保险负债端基本面延续弱复苏态势,前11月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有所企稳。随着时间步入12月,尽管监管对保险产品销售做了“报行合一”调整而可能影响“开门红”节奏,关注银行存款利率继续调整影响而带来的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替代效应,估值修复仍值得期待。目前板块估值极具性价比,高分红具备吸引力,看好板块布局机会,重点关注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风险;中美利差持续倒挂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风险处理不及预期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 主要观点 下周观点 本周沪深300指数3337.23点(-0.13%),保险指数(申万)851.64点(0.20%),券商指数5154.5点(-3.21%),多元金融指数989.11点(-4.55%)。 国际方面,俄乌冲突存在升级可能性,巴以冲突继续,持续牵动市场神经。12月22日周五,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首选通胀目标、剔除食物和能源后的1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回落至3.2%,前值为3.5%,不及市场预期的3.3%,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环比增长0.1%,同样不及预期的0.2%。国内方面,12月22日,国内首个官方“大模型标准符合性评测”结果公布,首批仅360集团、百度、腾讯、阿里通过。人民币汇率作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已反弹到7.15附近,需密切关注汇率走势。 我们认为,本周主要受首创证券解禁、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未有具体对外公开的整合方案而导致券商板块有所承压调整,周五因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而引发了游戏股调整,沪深股市继续波动承压,市场低迷情绪有所加重。A股市场未来走势,需看大国关系改善程度、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情况,及进一步看需求侧政策出台及兑现力度,政策出台的预期度情况(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景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如延长A股交易时间、长期资金加大A股配置力度及平准基金入市等。从配置窗口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到3.90%附近,美元指数波动下探到101.70附近,中美利差负压力差略微走阔,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 交易节奏层面而言,金融板块可能类似于2018年10月情形,当下券商板块成交金额波动下探到150亿元(8月高点为1564亿元),战略性配置窗口继续打开,节奏可能会受北交所阶段性活跃效应、穆迪评级下调评级等影响。数据局支持垂直大模型开发及金融科技发展,我们仍谨慎看好相对低估值优质券商、具备并购重组想象空间券商,尤其是看好金融IT的跨年行情。交易节奏看,板块空间可能取决于方正证券、国联证券、太平洋、同花顺等个股走势所带动的情绪热度。 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到2.59%附近,汇率持续修复,叠加穆迪下调部分保险公司评级影响,保险板块继续波动低迷,后续走势需密切关注汇率走势。我们认为,保险负债端基本面延续弱复苏态势,前11月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有所企稳。随着时间步入12月,尽管监管对保险产品销售做了“报行合一”调整而可能影响“开门红”节奏,关注银行存款利率继续调整影响而带来的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替代效应,估值修复仍值得期待。目前板块估值极具性价比,高分红具备吸引力,看好板块布局机会,重点关注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 重点投资组合 保险板块 从交易层面看,当前保险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时间步入Q4,高股息高分红低估值资产的价值有望获得重估,保险股具备一定的估值修复吸引力。 个股角度,重点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建议关注中国财险、新华保险、中国人寿。 图表1:保险板块P/EV估值图(上为A股,下为H股) 券商板块 1)创新+转型发展及受益行情的中小型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东方财富(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5.84%,基本符合预期,股价基本触底,长期配置窗口已现),相关公司:浙商证券、国金证券、华林证券(收购字节跳动旗下海豚app,期待流量变现打开新空间)等。 2)业绩优良稳健、营收结构多元化、均衡化且低估值的龙头证券公司:建议关注华泰证券(破净股,估值修复潜力大);财富线的相关公司:建议关注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 建议关注低估值央国企头部券商,具备并购重组想象空间的,盈利景气度向好的中国银河、中金公司、首创证券、华创云信、国联证券(国联集团正式成为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太平洋等;其他为关联券商,未列出。 3)平台型公司,推荐关注同花顺(AI选股,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12.67%) 图表2:券商PB估值保持平稳 图表3:上市券商加权ROE均值底部震荡 图表4:上市券商PB估值与ROE关系图 图表5:券商估值分位数统计 市场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3337.23点(-0.13%),保险指数(申万)851.64点(0.20%),券商指数5154.5点(-3.21%),多元金融指数989.11点(-4.55%)。 保险指数(申万)851.64点(0.20%);上市险企方面:中国平安39.1元(0.80%),新华保险29.42元(-2.32%),中国太保23.05元(-0.86%),中国人寿27.53元(-1.40%),中国太平6.33元(-4.52%),友邦保险66.65元(-1.84%),中国财险8.95元(0.90%),保诚84.55元(-3.70%)。 券商指数5154.5点(-3.21%),券商板块小幅下跌,涨幅较大的个股:无;跌幅较大的个股分别有:方正证券(601901.SH),下跌0.9元(-10.15%),财通证券(601108.SH),下跌0.56元(-6.85%),国金证券(600109.SH),下跌0.56元(-5.85%)。 多元金融指数989.11点(-4.55%),其中跌幅居前的有,民生控股(000416.SZ),下跌0.21元(-10.50%);新力金融(600318.SH),下跌0.74元(-9.75%);浩丰科技(300419.SZ),下跌0.56元(-7.56%)。 图表6:非银指数走势及成交金额 保险行业 宏观数据 本周资金面保持相对宽松。中债国债60日移动平均线下降,中债总全价/净价指数上升。 短期资金方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7天(%)变动-6.51BP;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7天(%)较上周变动-1.43BP。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人民币:全市场:1周:月)较2023年10月变动-20.04BP。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较上周变+1.40BP。 图表7:中债国债60日移动平均线下降(单位:%) 图表8:中债总全价/总净价指数上升 图表9:主要债券到期收益率变化(单位:%) 图表10: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下降 图表11: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下降 图表12: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单位:%) 图表13: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上升(单位:%) 行业数据 1-11月保险行业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47,911.29亿元,同比+9.63%(前10月为+10.13%)。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5,499.52亿元,同比+10.39%(前10月为+11.01%);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2,411.77亿元,同比+7.50%(前10月为+7.58%)。 11月月度保费收入为2743.31亿元,同比+2.01%(10月为-2.06%),环比3.87%(10月为-30.41%),寿险公司单月保费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0.67%(10月为-5.52%)、+0.63%(10月为-36.35%),产险公司单月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6.67%(10月为4.70%)、+9.59%(10月为-16.64%)。 截止2023年11月,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27.30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65万亿元,环比变动+2.63%,占比9.71%,变动+0.16pct;债券12.19万亿元,环比变动+1.12%,占比44.65%,变动+0.09pct;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38万亿元,环比变动-0.21%,占比12.37%,变动-0.14pct。 截至目前,共有192家险企在保险业协会网站披露了2023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包括91家寿险公司、87家财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全部达标。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2.0%、184.1%和278.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0.0%、108.6%和242.3%。 55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104家公司为B类,15家公司为C类,12家公司为D类,风险综合评级保持稳定。 上市险企 1)中国平安(601318):公司2023年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7387.78亿元,同比+4.52%。11月单月保费510.14亿元,单月同比+1.43%。其中,寿险(包括养老+健康)1-11月累计原保费收入4647.31亿元,同比+6.43%。11月单月保费267.63亿元,单月同比+2.51%,环比-5.31%;产险1-11月累计原保费收入2736.47亿元,同比+3.90%。11月单月保费242.51亿元,单月同比+0.27%,环比+3.36%。 2)中国人寿(601628):公司2023年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6146.00亿元,同比+3.92%。11月单月保费167.00亿元,单月同比-1.18%,环比-12.57%。 3)中国太保(601601.SH):公司2023年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3987.34亿元,同比+7.51%。11月单月保费232.04亿元,单月同比-3.08%,环比+3.92%。其中,寿险1-11月累计原保费收入1610.00亿元,同比+11.72%。11月单月保费125.45亿元,单月同比+10.32%,环比-23.52%;产险1-11月累计原保费收入1747.57亿元,同比+11.75%。11月单月保费137.57亿元,单月同比-12.07%,环比+9.66%。 4)中国人保(601319):公司2023年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6132.26亿元,同比+7.32%。11月单月保费373.08亿元,单月同比+0.68%,环比+5.76%。其中,产险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4727.00亿元,同比+6.78%。单月保费328.93亿元,单月同比+1.14%,环比+8.78%;寿险(包括健康险)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405.26亿元,同比+9.19%。11月单月保费44.15亿元,单月同比-2.67%,环比-12.40%。 5)新华保险(601336):公司2023年1-1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597.38亿元,同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