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金诚]:2024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0%左右,还需持续关注房地产:“以进促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4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0%左右,还需持续关注房地产:“以进促稳”

2023-12-18东方金诚一***
2024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0%左右,还需持续关注房地产:“以进促稳”

··关注东方金诚公众号获取更多研究报告作者时间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2023年12月14日“以进促稳”——2024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0%左右,还需持续关注房地产核心观点2024年,宏观经济将进一步向常态化运行回归,鉴于房地产行业还将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宏观政策将保持稳增长取向。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以进促稳”,意味着政策面短期内无意弃守5.0-6.0%的增长区间,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会继续设定在“5.0%左右”,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受到进一步重视。2024年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防风险方面重点发力,目标财政赤字率将设定在3.5%左右,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会在4万亿左右,均较上年有所提高,主要是为了对冲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推动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2024年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各类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还会大规模发行,以“展期降息”为核心的城投平台债务重组和债务置换会大规模推进。货币政策方面,着眼于提振内需,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2024年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分别下调1次,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定向降息将持续推进;2024年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会比上年有小幅多增。2024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0%左右,实际增长动能将“前低后高”,居民消费还有修复空间,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会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三大工程”推进过程中,房地产投资下滑幅度有望收窄,但房地产行业出现“V型”反弹的可能性也不大;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负转正。2024年CPI同比涨幅中枢将小幅上移至1.3%附近,通缩风险进一步弱化,物价水平偏低状态仍将持续,政策面促消费政策空间较大。预计2024年PPI会结束同比负增长,但平均涨幅仅将在1.0%左右。2024年宏观经济最大不确定因素是房地产行业何时回暖,以及中美关系等外部环境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12024年宏观经济指标预测指标单位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E2024年F全球GDP实际同比,%-3.16.33.53.02.9中国GDP实际同比,%2.28.13.05.35.0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2.89.63.74.3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3.912.6-0.47.66.0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2.94.95.13.24.5基建投资(宽口径)名义同比,%3.40.211.58.37.0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同比,%7.04.4-10.0-9.5-5.0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2.213.59.16.27.0出口金额(美元)名义同比,%3.628.06.9-4.24.0进口金额(美元)名义同比,%-0.629.71.0-5.43.0CPI同比,%2.50.92.00.31.3PPI同比,%-1.88.14.1-3.11.0政策利率(1年期MLF利率,年末)%3.03.02.82.52.4存款准备金率(加权平均,年末)%—8.47.87.27.0M2(年末)同比,%10.19.011.810.310.0新增社融规模万亿34.831.432.035.536.0新增信贷规模万亿19.620.021.323.423.5目标财政赤字率%3.63.22.83.83.5新增专项债规模万亿3.753.654.153.84.0注:1、E代表估计值,F代表预测值;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目标财政赤字率为3.0%,当年11月决定增发1万亿国债,上调目标赤字率0.8个百分点;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当年8月决定动用结存专项债限额的部分,加发5000多亿专项债。数据来源:WIND,IMF,东方金诚。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2一、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及2024年经济发展目标(一)2024年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运行还会有一定影响,政策面将保持稳增长取向。在各项支持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下,2024年房地产行业有望探底回稳,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将有所减弱,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将继续得到有效遏制;但楼市出现“V形”反转的可能性不大,整体上将继续处于调整过程,房地产投资也将延续下滑。这意味着宏观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面临需求不足、信心偏弱、风险较多等问题。着眼于引导经济运行向常态化水平回归,宏观政策将继续实施适度的逆周期调节。(二)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美欧大幅加息的滞后影响会进一步显现,其中美国经济减速没有悬念,是否会出现短期衰退值得重点关注。俄乌冲突等国际地缘政治事件难以平息,也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下行风险。2024年全球高通胀状况趋于缓和,但难以回落至主要央行目标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0月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GDP增速将放缓至2.9%,较2023年进一步下行0.1个百分点,远低于疫情前20年平均3.8%的增长水平。主要原因是尽管2023年四季度美欧央行先后暂停加息,显著放缓了货币政策收紧步伐,但当前其政策利率已达到很高的限制性水平,对消费、投资的抑制效应将在2024年进一步显现。这意味着即使2024年年中前后主要央行转向降息,高利率仍将对全球经济形成较强的下行压力。其中,IMF预计2024年美国GDP增速将降至1.4%,较上年大幅回落0.6个百分点;可以说,2024年美国经济减速已基本没有悬念,当前市场普遍关心的是美国经济是否会最早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短期衰退,进而通过国际贸易等渠道引发全球性冲击。2024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3年全球经济增速延续低位,意味着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总体上将较为有限。受高利率压制需求、能源价格大幅下跌等影响,2023年美欧高通胀经历了一个明显放缓过程。其中,2023年美国CPI同比涨幅将从2022年的8.0%放缓至4.1%左右。但当前美欧CPI同比涨幅仍远高于央行目标水平,而且2024年通胀率进一步下行的难度加大。这意味着2024年即使主要央行为避免经济衰退而转向降息,但降息幅度也将有限。不过,海外主要央行转向降息,对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掣肘会进一步弱化。展望2024年,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难下。其中,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概率很低,始终存在升级扩散风险,中东等其他热点区域也有爆发新冲突的可能。这些都将给2024年全球经济运行带来不容小觑的下行风险。另外,在中美进入战略对峙格局下,即使诸多风险点得到有效管控,国际产业链也将延续分化重组势头,这也会继续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图1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明显,2024年还将低位下行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整理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4图22024年全球高通胀有望进一步缓解,但仍难以降至主要央行目标水平(%)数据来源:IMF,东方金诚。值得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增速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下一个台阶”的趋势,即年均增速将从疫情前20年的年均3.8%降至3.0%左右。其中,国际产业链重组带来的全球贸易增速下降是一个主要原因。继此前的中美贸易战之后,持续三年的疫情也在驱动全球产业链转向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由此将阻碍经济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其标志就是国际贸易增速将会下降。这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积极效果正相反。此外,目前尚难以看到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出现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技术进步的迹象。最后,当前主要经济体仍将不可逆转地延续老龄化进程,这也会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美贸易战告一段落后,当前中美关系已进入全面战略对峙格局,以“高端芯片封锁”为代表的中美科技战正在逐步升级。2023年中国出口商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接下来中美经贸关系逐步冷却、部分脱钩的潜在风险仍不容低估,甚至在一些热点领域存在突发重大风险事件的可能。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5(三)2024年我国GDP增长目标将继续设定在“5.0%左右”,宏观政策会保持稳增长取向;引导房地产实现软着陆,推进高质量发展将在政策议程中占据核心位置。2023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继续强调“稳中求进”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以进促稳”。这意味着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受到进一步重视,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设定“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不会下调。一方面,当前我国具备5.0%-6.0%的经济增长潜力,同时,这也是在2021-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当前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能够为保障民生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我们判断,在2024年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除了要引导经济运行在中高速增长水平外,还有三个重要政策目标:一是要尽快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这不仅与稳增长相关联,更是2024年防控重大经济和金融风险的主要发力点,迫切性很强。二是在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常态化回归过程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会更受重视,统筹发展与安全,同时还将加快构建以内需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三是2024年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切实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提振消费以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等,各部门有望出台一批具体措施。这是缓解市场信心偏弱问题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二、2024年宏观政策走向着眼于推动经济实现潜在增长水平,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带来的影响,2024年宏观政策将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这尤其会在2024年上半年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可以看到,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着眼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024年要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们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6判断,这主要是指疫情“疤痕效应”全面消退还需要一段时间,2024年房地产行业企稳回暖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宏观政策还会保持稳增长取向,着力扩大内需。这意味着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将有助于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不过,本次会议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与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相比有一定变化,主要是指在2024年外需有望回暖,房地产低迷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趋于缓和,以及居民消费持续修复的前景下,稳增长需求会有所下降,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低于2023年,会更加注重长短兼顾、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免为将来留下高通胀和金融风险隐患。事实上,本次会议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强调“适度”——分别是“灵活适度”和“适度加力”,也印证了这一点。(一)2024年货币政策定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将继续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着眼于提振内需,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2024年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分别下调1次,而针对房地产的定向降息将持续推进;我们判断,2024年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会比上年有小幅多增。2023年经济复苏过程较为曲折,二季度之后房地产行业再现调整,居民消费修复偏缓,需求不足现象突出,客观上要求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此,央行实施两次政策性降息、两次全面降准,超出年初市场普遍预期。这也表明,近年来超预期因素冲击仍频,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所减弱,更多强调“相机抉择”。展望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2022年同期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相比,继续强调货币政策要根据实际经济运行状况灵活调整,整体保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www.dfratings.com7持稳增长取向,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而以“适度”取代“有力”,或意味着站在当前时点,2024年货币政策宽松程度将低于2023年,主要指降息降准的幅度将小于2023年。我们判断,在房地产行业还将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