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策略视角解析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投资策略研究:策略视角解析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2023-12-13长城证券尊***
投资策略研究:策略视角解析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投资策略研究*动态点评 2023年12月13日 投资策略研究 策略视角解析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析 1、202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继政治局会议后,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政策定调更加积极进取,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各项政策均有望加码。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政策部署上,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同时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我们认为更多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落实,各项政策可能提前发力,宏观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2、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扩大内需是2024年经济发力的重点:当前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有效需求不足。深化改革方面,既强调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又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房地产方面,再次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将继续成为发力重心。消费需求方面,在低基数效应下2023年零售等消费相关数据均出现明显改善,往后看消费数据指标增速可能向疫情前的水平靠拢。本次会议强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传统消费方面,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4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已有多项产业政策落地实施。新型消费方面,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3、坚持安全底线,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方面,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产业安全方面,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持续升级。 4、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本次会议强调“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具体行业来看,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2023年外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要求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其中要求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拓宽吸引外资渠道,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梯度转移,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等。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市场化、制度化建设持续推进。 5、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进一步切换:若要保持潜在经济增长速 作者 分析师 汪毅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12120003 邮箱:y iw@cgws.com 分析师 王小琳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0080004 邮箱:wangxl@cgws.com 相关研究 1、《中国养老金数据测算以及应对策略》2023-12-06 2、《中观行业盈利预测模型研究——周期行业篇》2023-12-04 3、《如何看待近期 外商直接投资的波动?(1127-1203)》2023-12-04 投资策略研究*动态点评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度,中国需要进一步转向产业技术升级,新旧经济动能切换或将进一步加速,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等领域。重点产业方面,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方面,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金融支持方面,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支持政策可能进一步向科技创业领域倾斜。 市场及行业观点:政策空间打开,市场机会进一步明确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定调更加积极进取。国内经济数据尤其是房地产方面当前仍相对偏弱,后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均有望提前发力。当前股市估值具备一定的性价比,再加上中央汇金、国新投资等“国家队”有望引领更多长线资金入市,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可能进一步提振。我们认为结构性机会仍在成长板块,红利板块可作为底仓配置,具体来看: (1)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向:产业变革具有长期确定性,前期调整充分、业绩未来有望逐渐兑现,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包括算力、AI应用(传媒)等方向。 (2)电子: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电子产业政策落地,行业库存周期改善,消费电子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相关产业链有望继续受益。 (3)医药:行业位置较低,诸多利空逐渐消失,未来创新研发发展空间巨大。建议关注人口老龄化下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引发经济、消费医疗等。 (4)中特估+红利板块:一些积极减少不良资产和贷款额的国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正在提高。“政策扶持行业+高市值+红利”在大盘筑底反弹时期是安全边际的投资优选。 风险提示:股票市场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形势影响风险偏好、技术面指标失效风险、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性降低等。 投资策略研究*动态点评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策略视角解析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4 市场及行业观点:政策空间打开,市场机会进一步明确 ........................................................................................ 5 风险提示 .............................................................................................................................................................. 5 投资策略研究*动态点评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策略视角解析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02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继政治局会议后,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政策定调更加积极进取,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各项政策均有望加码。本次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政策部署上,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同时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我们认为更多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落实,各项政策可能提前发力,宏观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2、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扩大内需是2024年经济发力的重点 当前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化改革方面,既强调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又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房地产方面,再次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将继续成为发力重心。 消费需求方面,在低基数效应下2023年零售等消费相关数据均出现明显改善,往后看消费数据指标增速可能向疫情前的水平靠拢。本次会议强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传统消费方面,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4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已有多项产业政策落地实施。新型消费方面,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3、坚持安全底线,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方面,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产业安全方面,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持续升级。 4、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次会议强调“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具体行业来看,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2023年外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要求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其中要求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拓宽吸引外资渠道,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梯度转移,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等。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市场化、制度化建设持续推进。 5、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进一步切换 若要保持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中国需要进一步转向产业技术升级,新旧经济动能切换或 投资策略研究*动态点评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将进一步加速,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等领域。重点产业方面,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方面,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金融支持方面,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支持政策可能进一步向科技创业领域倾斜。 市场及行业观点:政策空间打开,市场机会进一步明确 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政策定调更加积极进取。国内经济数据尤其是房地产方面当前仍相对偏弱,后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均有望提前发力。当前股市估值具备一定的性价比,再加上中央汇金、国新投资等“国家队”有望引领更多长线资金入市,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可能进一步提振。我们认为结构性机会仍在成长板块,红利板块可作为底仓配置,具体来看: (1)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向:产业变革具有长期确定性,前期调整充分、业绩未来有望逐渐兑现,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包括算力、AI应用(传媒)等方向。 (2)电子: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电子产业政策落地,行业库存周期改善,消费电子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相关产业链有望继续受益。 (3)医药:行业位置较低,诸多利空逐渐消失,未来创新研发发展空间巨大。建议关注人口老龄化下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引发经济、消费医疗等。 (4)中特估+红利板块:一些积极减少不良资产和贷款额的国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正在提高。“政策扶持行业+高市值+红利”在大盘筑底反弹时期是安全边际的投资优选。 风险提示 股票市场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形势影响风险偏好、技术面指标失效风险、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性降低等。 投资策略研究*动态点评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