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清华大学]:2023年11月第一期《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11月第一期《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2023-11-15-清华大学罗***
2023年11月第一期《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1 2023年11月第1期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目录 专题聚焦 ........................................................ 2 各国动态 ....................................................... 14 索马里 ........................................................... 14 突尼斯 ........................................................... 14 南非 ............................................................. 14 非洲 ............................................................. 15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2 2023年11月第1期 专题聚焦 二战后美国对法非关系中的影响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法国与非洲的关系历史悠久,蕴含着复杂的殖民遗留、文化交织和战略互动。然而,这一双边关系的分析往往忽视了第三者的影响力,尤其是美国在其中的作用。作为全球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力量,美国对法非关系施加了多维度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究美国在法非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分析其如何运用经济战略重新构筑在非洲的权力格局。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和现实中的案例,本文揭示了美国作为第三者在法非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展示了其如何塑造并改变法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而影响非洲大陆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冷战期间,美国和法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不同因素的驱动。美国决策者主要以遏制苏联及其共产主义盟友的意识形态利益为指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法国认为经济利益与法国文化的推广相互平行且不可分割,所以法国决策者在非洲重视法国文化的作用。简言之,在对非政策上,美国重视意识形态问题,法国兼顾经济和文化利益。由于当时美国和法国在对非政策上追求不同但互补的利益,因此他们的关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合作的领域众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法国和美国之间在冷战期间不存在出现竞争甚至是冲突,但这种冲突基本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后冷战时期,无论是美国国务院还是法国合作部的官员,都公开表示非洲已经成为大国竞争最激烈的舞台,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和法国合作部部长雅克·戈德弗兰(Jacques Godfrain)甚至还在1996年展开了公开的口水战。两人之间的争吵是美国与法国在非洲利益冲突愈演愈烈的缩影,从政治到经济,两国之间原有的不同但互补的利益追求逐渐淡化,互补效应进而被竞争效益所取代。 法国的非洲政策具有排他性、稳定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其中,延续性在法国非洲政策中显著突显。从戴高乐时期到马克龙时期,法国政府对非经济政策同时具有变与不变的特点,在继承中变革,继承大于变革,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下文将从“法非特殊关系”的历史渊源、冷战期间美国对法非关系的影响以及后冷战时期美国对法非关系的再塑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 “法非特殊关系”的历史渊源 “法非特殊关系”深刻反映了欧非历史交往的复杂性,既是殖民主义的遗产,也是后殖民时期互动的产物。从殖民时代的直接统治到后殖民时期的间接影响,法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一特殊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也涉及文化、语言乃至军事层面。本节旨在深入剖析这段历史的起源与演变,从殖民历史的背景出发,追踪法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演进,分析其特殊性的形成机制及对非洲国家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3 2023年11月第1期 1955年,科特迪瓦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élix Houphouët-Boigny)最早提出法非关系特殊化的概念,借以表达科特迪瓦与法国的密切关系。1998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弗沙夫(François-Xavier Verschave)首次将这一概念转化为具体名词,正式提出了“法非特殊关系”(Françafrique),旨在批评法非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网络涉嫌腐败和秘密活动,即法国的新殖民主义。该词是由法国(France)和非洲(Afrique)组成,直译为“法国-非洲”,有人甚至将其称之为“法非共荣”。非洲问题专家玛雅·博夫孔(Maja Bovcon)指出,“法非特殊关系”指的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或者更形象地称为法国的“后院”(pré carré),因为这种关系存在的前提就是无政府的国际体系,法国在这种国际秩序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手段将非洲法语国家纳入本国的控制区域。 要想对“法非特殊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必须对法国殖民历史展开研究。1604年,法国在北美建立了阿卡迪亚(Acadie),随后于1605年将居民点迁至罗耶尔港(Port Royal),标志着法国殖民活动的开端。法国的殖民扩张不仅局限于新大陆,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特别是在非洲大陆。19世纪,法国加大了对非洲的殖民力度。二战前,法国在非洲的21块殖民地可分为两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马格里布地区”,即北非地中海沿岸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这些殖民地在地理范围上占据了非洲总面积的37%,涵盖了当时非洲总人口的24.5%。法国殖民扩张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即使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中,法属非洲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法国仍然保持着对这些国家全方位的影响力,特有的“法非特殊关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巩固。为了维系这一关系进而实现“法兰西大国梦”,戴高乐时期的法国政府绕过正规外交渠道,采用不透明的私人关系网络来处理涉及非洲事务。在上世纪60年代,法国为此成立了合作部(Ministère de la coopération),旨在取代之前的“法国海外部”(Ministère des Outre-mers),专门负责与新独立国家的关系。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法国对非政策的战略调整,也是其维持影响力的关键举措。此外,法国总统府内另行组建了“非洲事务处”(cellule africaine),由雅克·福卡尔(Jacques Foccard)领导,这一机构成为制定法国非洲政策的核心。福卡尔与非洲各国元首建立了紧密而广泛的私人联系,编织了一张以爱丽舍宫为中心、覆盖非洲前殖民地各个角落的复杂关系网络。这一不透明而非正式的“福卡尔网络”从戴高乐时期开始,经过蓬皮杜和希拉克时代的延续,一直保持有效,成为“法非特殊关系”的重要象征。 由于非洲是法国大国地位的象征和支撑,法国难以放弃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同时法国抱持“普世”与“家长”心态,再加之非洲国家仍需要和依赖法国,法国始终未能放弃维持“法非特殊关系”。纵观历史,法国主要通过货币控制、发展援助、军事援助和文化交流等手段维持“法非特殊关系”。无论是冷战期间还是后冷战时期后,货币控制始终是法国维持“法非特殊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从这一手段出发,分析冷战和后冷战期间美国对法非关系的影响。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4 2023年11月第1期 图1:“法非特殊关系”的奠基人福卡尔 https://www.jeuneafrique.com/mag/471170/politique/francafrique-jacques-foccart-le-prince-des-tenebre 二、 冷战期间美国对法非关系的影响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使美国对“法非特殊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美国的介入不仅是为了应对苏联影响力的扩张,也是为了在非洲地缘政治中寻求更大话语权。本节将探讨冷战期间,美国如何对法非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节将分析美国的战略如何塑造了法非关系的动态变化,其次,将考察这些干预如何反映了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性。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互动,本节旨在揭示冷战期间美国在法非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冷战时期,尤其是1960年到1989年,“法非特殊关系”曾一度达到巅峰。这一时期,美国对法非关系的影响主要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展开,现实原因是为了遏制苏联在非洲的影响,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介入不仅体现在其对非洲国家的直接军事和政治支持上,还包括了对法国在非洲政策的间接支持。总体而言,在冷战期间,美国与法国在非洲的合作潜力超越了它们之间的竞争,互补效应显著高于竞争效应。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法非特殊关系”的建立与维系。 二战前,法国在非洲拥有21块殖民地,覆盖非洲总面积的37%,与这些非洲法语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联系。并与这些地区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联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尽管这些原法属非洲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法国却依靠货币控制、发展援助、军事支援和文化交流等多种手段,继续维持着“法非特殊关系”。从戴高乐时期到密特朗时期,法国对非政策既有延续性也有变革性,但总的来说,维系“法非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5 2023年11月第1期 特殊关系”始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此外,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全球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但法国在该体系之外创立了面向中、西非的非洲金融共同体区法郎区。这个区域内的法郎在保障非洲国家金融秩序的同时,也导致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对法国高度依赖。非洲法郎区的货币制度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烙印:区内国家的外汇储备被集中管理,其中50%需存放于法国国库;同时非洲法郎与法郎挂钩。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全球货币锚定美元,使美元获得“世界美元本位”的独特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独占鳌头。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依托,以美元霸权地位为基础,通过收取铸币税、输出美元资本、转嫁经济危机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巨大经济利益。对比之下,法国通过非洲法郎这一货币制度上的特殊安排,掌控了非洲法语国家的货币政策,控制其外汇储备,从而对非洲国家的财政政策发挥重要影响力,此举能够保持和扩展其在非洲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成为对抗美元主导体系的一种策略。 图2: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西非法郎(FCFA) https://www.lepoint.fr/afrique/franc-cfa-cinq-choses-a-savoir-sur-une-monnaie-qui-fait-debat-14-11-2 戴高乐时期(1945-1969),法国政府把非洲当作实现“法兰西大国梦”的重要工具,通过不透明而非正式的“福卡尔网络”、“非洲事务处”和合作部等方式维系和巩固“法非特殊关系”。当时,美国政府对于法非关系采取了基本的不干涉政策,支持法国在非洲的活动,以防止苏联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1945年12月,法国政府建立了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非洲法郎),并要求非洲法郎与法国法郎保持固定汇率。当时,美国与法国的非洲政策存在所谓的“创造性模糊”(creative ambiguity),即双方在促进非洲国家民主问题上搁置双方争议,维护各自利益。因此,法国效仿美国,像美国传播意识形态一样传播法国文化,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在非洲蔓延。在这一过程中,当民主政治理念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发生冲突时,通常后者会成为优先考虑的事项,由此可见,遏制苏联在非洲的影响力始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6 2023年11月第1期 终是美国影响法非关系的关键因素。1968年,肯尼迪政府副国务卿乔治-波尔(George Ball)坦言:“冷战期间,美国领导人支持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发展特殊关系,因为他们认为拯救非洲是‘欧洲的特殊使命’,这就好比欧洲也要承认拯救拉丁美洲是‘美国的特殊使命’一样。”因此,戴高乐时期的“法非特殊关系”实际上是冷战格局下的产物,既反映了法国的全球战略,也体现了美国在遏制共产主义中的战略考量。 蓬皮杜时期(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