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2023广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广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2023-10-15龚春云新世纪评级赵***
2023广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区域研究报告 1 广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龚春云 经济实力: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已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7%,经济增速为1.9%,较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在高基数效应以及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增速明显放缓,落后于全国经济增速1.1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广东省经济外向度高,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及国际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外贸经济发展承压。2023年以来,广东省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2万亿元,同比增长4.5%。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将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受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广东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较显著,珠三角地区经济实力强,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有待提升。因外部环境扰动、经济承压及高基数等,2022年广东省各地市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但经济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揭阳为全省唯一经济负增长的地市,汕尾、肇庆经济增速回落幅度显著,增速降幅超9.0个百分点。万亿GDP城市中深圳GDP增速相对较高,经济韧性较好;广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经济增速降幅明显,GDP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佛山、东莞经济总量仍遥遥领先于其余各地市。惠州、珠海、茂名、江门、湛江、中山6市GDP规模在3500~5500亿元之间,其中惠州投资和消费增势尚可,经济增长相对较快。汕头、肇庆、揭阳、清远4市GDP规模在2000~3100亿元之间,其中揭阳近年人口净流出且投资和进出口均持续下降,经济增速仍全省垫底,其余3市经济增速在1%左右,发展后劲不足;其余各市经济体量均在1100~1600亿元之间,其中云浮仍处于末位。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各地市经济总体实现恢复性增长。 财政实力:广东省财政实力较强,2022年受外部环境冲击、房地产收缩及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等因素共同影响,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有所下降。当年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260.88亿元,规模保持全国领先,高出第二位江苏省约4000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收入增速为-6.0%,较上年大幅下降15.1个百分点,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6%;税收比率及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70.0%和71.6%,收入质量及持续性较好,公共财政自给能力强。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2022 区域研究报告 2 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5196.73亿元,同比下降38.8%。广东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系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对财力的贡献有限。2023年以来广东省财政收入恢复增长,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受留抵退税、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减收等因素影响,2022年广东省各地市税收收入均呈现下降态势,仅云浮、汕尾、肇庆、清远和阳江5市主要在非税收入大幅增加带动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所下滑。广东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整体尚可,但区域间分化亦较大,且在财政减收拖累下,税收比率整体降幅明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有所加大。分区域看,珠三角地区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质量和公共财政平衡能力明显优于财政收入较薄弱的粤东西北地区,粤东西北地区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依赖较大。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呈现不同程度增长。 2022年,广东省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减收,其中8市降幅超50%,5市降幅在40%~50%区间。珠三角城市中,深圳、珠海降幅相对较小,惠州、佛山和中山降幅均在50%以上;阳江经历上年高速增长后转为负增长,但为全省唯一降幅未超20%的地市;茂名、江门、梅州已连续三年负增长。2022年,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亦延续下滑态势,广州、珠海、佛山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仍相对较高,但该比值已降至0.9倍以下;汕尾、阳江、揭阳自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相对偏小,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赖较大,稳定性较弱。 债务状况:广东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截至2022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为25071.12亿元,但得益于良好的经济基础及雄厚的财政实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2022年由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广东省加大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力度,政府债务规模进一步增长,但距财政部核定的债务限额仍有一定空间,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2022年广东省各地市政府债务规模均保持增长,债务负担总体上升,其中深圳、中山债务增幅均在32%以上,汕头、广州、汕尾债务增速在25%以上,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现阶段财力相对较弱的梅州、河源、汕尾、潮州、韶关债务压力相较而言最为突出,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均在6.8倍以上;湛江、汕头自身财力基础尚可,但由于近年收入承压且债务规模扩张,债务压力亦加重;除肇庆外的珠三角地市基于较好的财力支撑,其债务承载能力较强,虽债务持续扩张,但总体负担仍相对较轻,深圳债务压力仍属全省最轻。 区域研究报告 3 广东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截至2023年9月末全省城投企业债券余额合计2291.8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规模降序排列中居于第14位。广东省存量城投债及城投带息债务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及珠海等珠三角地区,相较于各市财力水平,总体城投企业债务负担较轻;截至2023年9月末,揭阳无存续城投债。 一、广东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广东省经济实力分析 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2022年在高基数效应以及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全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广东省经济外向度高,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及国际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全省外贸经济发展承压。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已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更趋高级化;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将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自东至西依次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接壤,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广东省土地总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省内有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河流以及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两大平原,是大陆型中国的天然海洋门户;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4114千米,居全国首位,全省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洋生物、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沿海众多优良的港口资源为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依托资源优势以及政策红利,广东省经济体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各省市首位,经济韧性强,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稳定器”作用。2022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7%,经济增速1.9%,较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在高基数效应以及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增速明显放缓,落后于全国经济增速(3.0%)1.1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7%。2022年广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9万元,系全国平均水平(8.57万元)的1.19倍。 区域研究报告 4 图表 1. 2022年广东省与全国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 2. 2001年以来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新世纪评级整理 产业结构方面,近年来,广东省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自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以来,全省“三二一”产业结构不断显著,已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广东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340.36亿元,增长5.2%;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5.28万亿元,增长2.5%;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09万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4.0:40.5:55.5调整为4.1:40.9:55.0,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滑,但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2年,广东省服务业生产承压运行,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速放缓,当年全省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2%。金融业保持稳健,房地产业降幅明显,全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8%,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05万亿元,同比下降5.9%。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水平高,且近年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持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巩固提升以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 区域研究报告 5 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和现代农业与食品为代表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前瞻布局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域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和精密仪器设备为代表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广东省实现工业增加值4.7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9%,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12.6%、8.3%和7.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1%,其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5%和9.6%,新材料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4.6%和2.5%。2022年,全省新兴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2.3%,充电桩产量同比增长91.2%,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52.7%,数字程控交换机产量同比增长49.1%。 图表 3. 2001年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 4. 广东省产业情况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绿色石化 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家电 智能机器人 汽车产业 区域链与量子信息 先进材料 前沿新材料 现代轻工纺织 新能源 软件与信息服务 激光与增材制造 超高清视频显示 数字创意 区域研究报告 6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与健康 安全应急与环保 现代农业与食品 精密仪器设备 资料来源: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从经济特征看,民营经济是推动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近年来,广东省优化审批服务,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健全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21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50%,民营经济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广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从2015年的2.48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78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由39.1%上升至57.6%。从2018年起,民营企业连续5年保持广东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