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PE]:GSI垃圾分类指数暨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GSI垃圾分类指数暨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

公用事业2021-12-16IPEL***
GSI垃圾分类指数暨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

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1 垃圾分类指数(GSI)01“十三五”时期,46 个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示范引导,力图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摸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经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日前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到2025 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 60% 左右。到 2030 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 65%。为精准了解不同城市、不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识别问题所在,协助城市管理部门改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于 2020 年联合发起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以下简称“随手拍”)活动,多地 NGO、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实地照片和问卷数据,反映出上百座大中城市中上万个小区垃圾分类现状。2021 年 4 月起,IPE 联合 29 家 NGO 和志愿团队,在 28 个重点城市开展随手拍活动,重点观察城市主城区社区垃圾分类情况。截至 2021 年 12 月 2 日,通过公众参与和数据众包模式,垃圾地图共呈现 280 余城市25000 多个小区 50000 余条随手拍,经初步研究,如此大范围、系统性的社区垃圾分类情况数据众包和观察,在全球尚无先例。 图 1 蔚蓝地图 App 全国垃圾分类随手拍分布左图:2020 年 8 月右图:2021 年 12 月 为便于对不同社区、不同区县和不同城市的社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IPE 基于随手拍问卷设计了垃圾分类指数(Garbage Sorting Index, 以下简称 GSI),从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措施、垃圾分类清运情况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四个维度,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区(市)、居住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评价,满分 100 分,附加分 20 分,得分通过垃圾分类随手拍和调研发现实时动态更新。本报告使用截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的随手拍数据,计算 22 个重点城市主城区的社区垃圾分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长三角总体领先,继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后,苏州市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总分86.2 分遥遥领先,南京市也以 52.6 分排名第三;排名第二、四的是深圳市(53.5 分)和北京市(37.9 分)。天津、西安、郑州排名靠后。苏州、上海等城市的良好实践,为在现实条件下建成高水平的社区垃圾分类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样本。而缺乏分类清运体系这个 20 年来一直困扰中国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重大瓶颈,也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分类和清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得以破解。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进展还没有在更多城市转化为胜势。22 城市总分算数平均值为 22.5 分,中位数仅13.5 分,显示绝大多数参评城市的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不佳。通过对数据众包基础上形成的大量调研样本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撤桶建站、分时投放和监督指导是决定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垃圾分类成败的最关键要素。据此我们建议,各城市应借鉴垃圾分类领先城市的经验, 抓紧落实《“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积极推广撤桶建站、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效果”的要求,尽快将管理重心和资源投向以“垃圾驿站、分时投放和监督指导”为核心的垃圾分类标准模式建设;同时建议已经建成垃圾分类机制的苏州、上海等城市,积极尝试将前端垃圾分类与后端的高效循环再生利用结合起来,对接大量产生塑料等垃圾的大型品牌和电商平台,通过垃圾分类 2.0 版本的升级,迈向减量、回收、再利用,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02 垃圾分类指数(GSI)03GSI垃圾分类指数评价体系01住建部于 2017 年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分为体制机制建设、示范片区建设、设施建设、分类作业、组织动员、教育工作、公共机构、宣传工作、信息报送、加减分项十大类考核指标。在该《办法》的框架下,多地省级、市级、区级政府出台了各自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从政府管理角度考察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等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GSI 垃圾分类指数有效吸收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体的社区居民参与数据众包,从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措施、垃圾分类清运情况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四个维度,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区(市)、居住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具有社区覆盖度广、客观性强、时效性高的特点,可以作为政府考核结果的有益补充。GSI 垃圾分类指数所依托的大规模随手拍数据,离不开各地合作机构、志愿者和广大蔚蓝地图 APP 网友的重要贡献,多方合力也让随手拍的多重价值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多位参与志愿者表示,通过随手拍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价值和意义,对垃圾分类管理要求有了更多认同感;参与的民间机构从组织随手拍活动中发展了组织动员能力和社区调研能力,形成了对本地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思考和政策建议;随手拍用数据众包方式走进广大社区,获取第一手观察结果,为动态掌握基层治理情况和精细化管理开辟了新途径。图 2 随手拍首次呈现多地社区垃圾分类实景 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04图 3 随手拍参与机构及团队分布 垃圾分类指数(GSI)05GSI 垃圾分类指数分为 2 个一级指标、五个二级指标、22 个三级指标。(一) GSI垃圾分类指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垃圾分类投放情况A 厨余垃圾基本能正确投放20A1 破袋投放30A2 带袋投放0F 存在垃圾混合投放现象-35垃圾投放点周边卫生情况A 经常清理,很干净0B 一般-5C 很脏-15社区垃圾分类关键措施落实情况本小区垃圾分类关键措施(多选,超过 50 分的按 50 分计算)A 撤桶建站20B 实行定时投放15C 投放时总有人监督15D 投放点有 24 小时电子监控5F 以上都没有0城市垃圾分类清运系统建设垃圾分类清运系统建设和运转情况A 分类清运系统在全市建成且实际进行分类清运10* 区县均分 *1%B 分类清运系统在全市建成且通过实行严格的二次分拣保证分类清运10C 立法规定实行分类清运,分类清运系统在主城区建成5* 区县均分 *1%D 立法规定实行分类清运,分类清运系统在示范社区建成3* 区县均分 *1%E 立法规定实行分类清运,未建立分类清运系统1* 区县均分 *1%城市管理制度本市社区垃圾分类关键措施立法保障A 地方垃圾分类法规或工作方案包括定点、分时和监督要求,并有落实细则10B 地方垃圾分类法规或工作方案包括定点、分时和监督,没有落实细则5C 制定了地方垃圾分类法规,没有定点、分时要求1F 未制定地方垃圾分类法规0表 1 GSI 垃圾分类指数指标体系 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06GSI 垃圾分类指数的评价大体分为两大维度:第一重 主要评价社区垃圾分类状况,分为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和社区垃圾分类关键措施两个一级指标和三个二级指标,由垃圾分类随手拍问卷直接计算得分,辅之以人工抽查校核。2021 年 1 月,IPE 发布的《社区垃圾分类亟需建立标准模式》报告分析北京、上海等城市随手拍信息、现场调查情况和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伙伴调研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台北的成功经验发现,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三个措施是决定社区能否成功实现垃圾分类的关键因素。2021 年 5 月,《”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广撤桶建站、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效果”。因此,GSI 社区垃圾分类指数将这三大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第二重 主要评价城市顶层设计和区县配套措施。一级指标为“垃圾分类清运”和“城市管理制度建设”,考察城市垃圾分类清运系统建设和运转情况,以及是否对定时、定点、监督指导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二级指标“垃圾分类清运系统运转”结合当地政府公开文件、新闻媒体的公开报道和参与调研的 NGO 志愿者实地观察上报情况评价和计分;二级指标“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根据当地政府公开的相关文件评价和计分。 垃圾分类指数(GSI)07“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项目的参与者,需在小区垃圾投放点现场拍摄垃圾分类相关设施和桶内照片,观察垃圾分类监督指导人员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问卷。(二) 随手拍数据调研及问卷图4-1 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现场图片,摄影:马军图4-2 广州随手拍志愿者在垃圾分类投放点,摄影:范朗嘉图 5 蔚蓝地图 APP 点亮小区垃圾分类随手拍问卷提交页面 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081. 单次随手拍得分2. 小区、街道、区县得分3. 附加分4.城市总分(三) 计分方法(四) 等级划分数据来源:蔚蓝地图 APP 垃圾分类随手拍问卷选项得分 = 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得分 +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方式得分,满分 100得分为负数的,按 0 分计算。同一小区历史上有多次随手拍的,取最近两个月内数据计算。小区、街道、区县:绿色(好):总分 [60,100],蓝色(较好):总分 [25,60),黄色(一般):总分 [15,25),红色(差):总分 [0,15)城市:绿色(好):总分 [72,120],蓝色(较好):总分 [28,72),黄色(一般):总分 [16.8,28),红色(差):总分 [0,16.8)。总分 = 辖区内单次随手拍得分算数平均值,满分 100分垃圾分类清运系统得分 + 城市管理制度建设得分,共20 分城市总分 = 区县得分算数平均值 + 附加分图 6 小区内随手拍小区街道社区城市 垃圾分类指数(GSI)09数据准备02IPE 联合 29 家 NGO 和志愿团队,组织志愿者和一批蔚蓝地图 APP 用户参与了本年度对重点城市开展的社区垃圾分类随手拍,地跨 28 个城市。本报告所涉评价结果使用截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蔚蓝地图”App 收集的 22 个重点城市 116 个主城区13833 个小区最新垃圾分类随手拍,共计 20860 条,小区覆盖度平均 21.1%。各城区纳入计算的随手拍数量、小区数量和覆盖度详见附录 1。天津哈尔滨南昌沈阳苏州北京大连合肥石家庄南京 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10图 7 22 城市随手拍郑州南宁深圳宜昌重庆泰安广州西安武汉海口青岛济南 垃圾分类指数(GSI)11(一) 城市排名:苏州独占鳌头,南方优于北方评价结果0322 个参评城市包括 3 个直辖市,13 个省会城市,3 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深圳,以及 3 个地级市苏州、泰安和宜昌。苏州市得分遥遥领先,而且是唯一主城区均分达到绿色等级的城市,显示垃圾分类体系建成并有效运行;深圳、南京、北京分列第二、三、四名,天津、西安、郑州排名靠后。图8 21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指数得分 2021年城市评价报告12城市总分算数平均值为 22.5 分,中位数仅 13.5 分,垃圾分类等级为差的城市有 13 个,占全部参评区的 59%,垃圾分类等级位于蓝色和绿色区间的城市仅占 32%。总体而言,华东地区城市总体表现最优,其次是华南和华中城市。图9 22城市得分等级占比图10 垃圾分类指数区域平均分及区域内最高分城市 垃圾分类指数(GSI)13(二) 各地主城区排名:前十名分属苏州、深圳、青岛、南京城市主城区得分的差异更为 明 显。22 个 城 市 共 116 个参与评价的中心城区中,苏州市 6 个主城区全部进入全国前10 名,最高分为吴江区,93.7分;前 10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