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BEISA]: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2023-10-15-BEISA金***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关于本报告摘要序言报告总论 “双碳”目标引领企业高质量零碳转型气候合作对于应对全球挑战越发重要“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发展的长期战略与机遇“双碳”目标下的系统性变革与脱碳路径中国“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2023 中国低碳转型进展与新趋势驱动产业零碳转型的“四新要素”推动新要素扩散的“三级火箭”模式实现碳中和的六大路径 企业低碳转型中的双重作用“双碳”目标下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分析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2023 百大案例初级资源工业制造基础服务商业消费术语词汇表参考文献免责声明编委会成员任飞 李心荷 丁力 张琪 闫军 邱辰编写组成员曹原 左菁颖 张华轩 李雨馨 张小豪 陈丰发布机构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多边合作部牵头设立的产业委员会,致力于组织中国工商界深度参与融入全球治理体系,落实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综合行动协调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中国国际商会(CCOIC)是 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在中国从事国际商事活动的企业、团体和其他组织组成的全国性商会组织,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商会(ICC)工作的国家商会,在开展与国际商会有关业务时使用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名称。北京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服务协会:北京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服务协会成立于 2015 年 5 月,是民政局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专注于节能、低碳、环保等绿色发展全领域的专业型社会团体。节能环保协会作为领先的绿色发展综合服务机构,立足首都,面向京津翼,辐射全国,长期为各级政府机构、会员企业提供绿色发展的咨询服务、环保及节能减排技术对接、降耗提效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绿色投融资等全产业链服务,助力会员企业抓住绿色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商道咨询:商道纵横创立于 2005 年,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咨询机构,专注于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 ESG、责任投资(SRI)与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的咨询服务。我们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致力于与企业共同制定促进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协助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详细信息,敬请访问商道咨询公司主页 syntao.com 以及微信公众号。目录01020304040404060608111316242747475891116147151154编者 01022023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关于本报告 研究目标本报告选取具有行业示范引领性的 100 家企业,研究案例企业近两年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目标、路径、行动进展与实施成效,构建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特征全景图,归纳企业“双碳”行动策略选择的驱动因素和影响方式,确认了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一致性,提出了各类型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策略。报告研究成果或能对企业设定发展目标、制定零碳战略、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供指引与参照。研究方法通过公开征集以及机构推荐的方式,本研究选择了来自 15 大行业(矿产采掘、能源生产、农林牧渔、材料制造、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房地产、纺织家具、商贸服务、食品饮料、玩具日化、公共事业、金融服务、物流运输和信息技术)的 100 家企业案例。1. 研究范围 本报告成果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企业近两年中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CSR/ESG 报告等来源。2. 信息来源 “双碳”目标下企业机遇与风险特征模型,是根据低碳转型对企业影响程度、企业拥有的脱碳能力,以及能力的可迁移性(活性),将企业编入“高敏感 - 高活性”“高敏感 - 低活性”“低敏感 - 高活性”和“高敏感 - 低活性”特征矩阵,归纳四类特征各自的驱动因素与优势策略,结合外部环境和内在禀赋,定义风险规避与机遇拓展两类行动逻辑。高质量低碳 / 零碳转型评价模型,按照“企业碳中和六大路径”,即电力脱碳化、用能电气化、燃料脱碳化、原料脱碳化、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负碳化,识别企业已采取“双碳”行动的类型、项目的成本或投资属性,评估企业行动在其价值链内外产生的碳减排效果,评价行动对企业经营表现的潜在影响,以判定企业低碳转型的策略和质量。3. 关键模型 摘要全球多地频发的极端天气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变成了现实危机,在确保平稳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坚定不移的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已成为必然趋势。自 2020 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全国已基本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在能源转型、循环经济和负碳生态三大体系中,已经制定了在 2060 年前实现的重要里程碑,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积极的动力。《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2023》(以下简称“报告”)深入领会中国“双碳”目标和“1+N”政策精神,梳理了中国“1+N”政策体系的三大支柱体系:能源转型、循环经济和负碳生态的相关政策要点,呈现重点领域脱碳路径及时间表,并为企业提供 2023 年中国低碳转型的系统性概览与趋势解读。基于“双碳”目标下产业协同演化所涌现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和新过程“四新要素”,报告首次提出推动中国经济零碳转型的“三级火箭”模型,提炼了中国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与低碳转型中的优势策略,为企业制定“企业零碳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抓手。报告从“初级资源”“工业制造”“商业消费”和“基础服务”四大产业板块,建立高质量低碳转型理论框架,遴选来自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百项企业案例,持续跟踪“六大脱碳路径”下企业低碳转型的创新行动,展示案例企业对经济脱碳的双重贡献(“降低碳足迹”和“放大碳手印”),以及向全球交付零碳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与价值。报告为工商界领袖制定低碳转型战略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实践案例,系统性呈现各个企业战略驱动的零碳转型,分析并提炼企业行动所体现出的价值和增长潜力,为公众和资本市场提供积极看待、科学理解企业零碳转型的框架和案例集,也是中国企业向全球交付的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展示窗口。 03042023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双碳”目标引领企业高质量零碳转型2023 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强调,世界正面临国际地缘政治冲击,经济增速放缓、复苏艰难,全球多地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气候变化已变成现实危机,各国都面临如何统筹当前的安全稳定增长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坚持长期能源转型,保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是大势所趋。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已有 148 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这覆盖了全球 88% 的碳排放和 92% 的 GDP。如果各国兑现自己的承诺,将有望将全球温升控制在 1.7°C以内。这驱动着全球气候治理从规则制定转向落实行动,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正在发生。我们也注意到,尤其是自 2023 年以来,在促进经济绿色复苏、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气候合作既是全球企业的最大共识之一,也是推动各国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新增就业并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双碳”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注入长远信心:“双碳”战略的实施旨在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应对全球巨大变革的必然选择,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路径。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长期信心,有助于构建健全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建立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化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加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实现绿色转型。“双碳”目标为新基建发展带来新机遇:低碳转型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动力。我国 " 十四五 "发展目标特别强调了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在新基建领域,中国计划到 2025 年投资 10 万亿元人民币,重点领域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电力、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新基建是零碳转型的第一推动,也是新经济形态的增长引擎。应对气候变化亟待全球行动“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发展的长期战略与机遇报告总论序言2020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我国将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以来,中国工商界正有计划地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将扮演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角色。“双碳”目标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鉴于上述背景,这份报告聚焦分析中国企业高质量零碳转型路径,旨在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借鉴和指引。报告将概览国家低碳发展全局,基于前瞻性理论框架和实践调研,以清晰的模块化形式来呈现不同企业在战略驱动下实现零碳转型的路径,深入剖析企业行动中所体现的多元价值和潜在发展机会,并探索产业协作转型新路径。随着本报告的发布,《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系列已连续发布两年。未来,报告将持续扩大覆盖范围,收录更多在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企业,为业界提供低碳转型最佳实践案例,并通过对转型成果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加强成功案例对全行业全社会企业的启示作用,从而带动更多企业走上低碳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工商界在促进绿色合作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国际合作,讲好中国企业低碳发展故事,为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合作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05062023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双碳 " 目标催生产业低碳转型和新产业崛起:电力、交通、建筑和工业是当前产业深刻转型的主要领域。在转型方向上,电力行业着重解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交通行业需要进行全新的整体布局,建筑行业着力推广绿色建筑,工业领域则主要关注效率的提高。此外," 双碳 " 目标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兴起。低碳、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群发展将为各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零碳转型将创造更多工作机会:2020 年,中国大约有 1,100 万人直接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和生物能源供给以及能源网络领域工作。在 IEA 加速转型情景中,2030 年清洁能源供应领域的工作将增加360 万个,而化石燃料行业的工作岗位将减少230 万个,净增 130 万个工作岗位(承诺情景中只有 40 万个)。此外,加快转型也会促进关联行业就业增加,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高能效电器与设备制造,以及建筑业——相关工作岗位将共计增加 500 万个(IEA-CNZ,2021)。零碳转型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的一般均衡模型通常面临着“减排成本”的挑战,但产业的实际发展逻辑,包括规模效应和学习曲线等内生增长因素,需要通过非均衡模型考虑。根据 2022 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采用非均衡模型测算,加速零碳转型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每年将额外带动 1% 到 2.5% 的增长,到 2030 年将创造 530 万个净新增就业岗位(WBG- 中国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2022)。通过建立全球最大的新型电力基础设施系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氢能、储能、可再生供热、碳捕集与封存利用等关键零碳技术的产业集群,不仅为中国带来资产回报,还将提高工业、建筑和交通等行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创造附加值。这一举措将支持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全球零碳目标提供实际可行的产业解决方案。“双碳”目标下的系统性变革与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