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分析(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分析(上)

2022-02-15-德勤胡***
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分析(上)

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分析(上)2023年2月 2023年2月2一、前言:定义3 二、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总览及趋势6三、2022年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洞察9目录 2023年2月3一、前言:定义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 2023年2月41. 前言:定义交易时间及类型数据来源交易金额投资方/买方性质交易量投资方买方性质和交易方向•交易时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交易类型:投资人(“买方”)通过增资或股权收购的方式取得新能源行业企业(“标的企业”)股权,不包括标的企业股份回购、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和借壳上市,包括关联方交易。•本文数据除特殊注明外,均基于CV Source投中数据“能源及矿业”及“公共事业-电力”行业交易数据,并结合标的企业主营业务及经营产品剔除非新能源行业公司后,以及对CV Source投中数据中投资机构类型进行进一步明细性质划分后进行投资并购交易数据分析。•本文中提及的交易量指能够通过CV Source投中数据所查询的对外公布的交易量,无论其交易金额是否披露,对于一笔投资并购,即使存在多个投资方仍将其视为一笔交易。•币种为人民币,当交易金额为外币时,采用交易当年平均汇率折算,对于以约数披露的交易,采取下述转换方法进行分析,未披露交易金额未被包含。•分为国企、民企、外企和PE/VC四类,国企指由国务院或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及其下设围绕国企主业进行股权投资的投资平台;外企指由外商或外籍自然人实质控制的企业;PE/VC包括常见市场化运作投资机构、券商、信托及投资集团下设投资平台和企业投资基金,以及以有限合伙等形式从事股权投资的企业。•在对投资方/买方性质进行分析时,对一笔交易多个投资方交易按照该交易中投资方家数进行分析。•根据投资方和标的企业注册地分为境内交易、入境交易和出境交易,注册地为香港的标的企业为境内公司,本文不包括境内企业所设立境外实体对于境外标的企业投资并购。约数披露交易额转换金额 (万元)百万级100 数百万500 近千万/千万级1,000 数千万5,000 近亿/上亿10,000 数亿50,000 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 2023年2月51. 前言:定义(续)动力电池•主要指车用动力电池,包括上游矿山开采资源类企业以及锂盐产品加工、中游锂离子电池等车用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电池应用,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及电池回收等。基于本文投资并购交易中钠离子电池生产制造企业主要专注于储能领域,本文将与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归类于储能产业链。光伏和风电产业链•光伏发电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常见形式,本文仅包括光伏发电相关产业链,不包括光热发电等形式的太阳能发电,具体包括上游硅料和硅片、中游电池片及电池组件和下游电站开发运营应用系统环节;•风电包括上游零部件制造(如叶片、轴承和塔筒等零部件)、中游风机整机制造和下游风电站开发运营。储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电池系统(电池管理及能量管理系统等)、中游集成实施和运营维护和下游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应用产品(如储能电站和储能产品等);•储能技术包括热储能、电储能和氢储能等,电储能和氢储能分别与动力电池产业链及氢能与燃料电池存在重复,为避免造成数据重复分析,基于业务实质,本文归类原则如下:(1)锂离子储能电池应用端归入储能产业链,其余环节(如锂离子电池和锂电材料等上中游)归入锂电产业链;(2)与氢储能相关设备及能源系统归入储能产业链,其余环节(如制运储氢及燃料电池)归入到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0105040203细分行业分类清洁能源发电•电站:包括光伏电站、风电站、水电站、核电站、生物质能和互补电站;•配套设施:包括电力生产相关的工程建设、设备装置和技术研发支持;•电力系统:指与清洁能源发电相配套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如智能电网、电力数智化建设和新能源电力交易平台等。氢能与燃料电池•包括上游制氢、储氢和运氢环节和中游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等,下游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等。新能源行业:本文所指新能源行业包括动力电池产业链、清洁能源发电、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储能产业链、以及风电和光伏产业链。本文行业分类标准为基于行业理解和发展趋势以及结合标的企业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不代表行业标准分类,为分析之目的,本文按下述标准对新能源行业进行了领域细分: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 2023年2月6二、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总览及趋势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 2023年2月741.2%30.3%25.5%3.0%交易最活跃投资者PE/VC私企国企外企PE/VC~41.2交易最活跃细分板块动力电池清洁能源发电氢能和燃料电池储能光伏产业链风电产业链动力电池~53.8%交易最活跃方向境内交易出境交易入境交易境内交易~95.4%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已披露交易金额合计约人民币3,399.4亿元,较去年同期涨幅达47.9%,交易量达519笔,较去年同期涨幅达16.1%;已披露金额交易平均交易额从2021年的9.5亿/笔上升至2022年的10.3亿/笔;动力电池产业链交易最为活跃,交易量占比达53.8%,PE/VC投资方占比略高,国内为主要交易市场2. 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总览数据来源:CVSource数据来源:CVSource数据来源:CVSource数据来源:CVSource数据来源:CVSource数据来源:CVSource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 2023年2月82. 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趋势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能源转型动力电池•产业链热度上移: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下新能源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产业链投资热度向上游转移;随着新能源汽车各品牌竞争格局逐步成形,新能源车企投融资交易中跨领域巨头联合造车及传统车企转型引战更受资本青睐;•闭环生态构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闭环产业链生态塑造必要性凸显,充电桩、电池回收资本关注度提升。清洁能源发电•交易趋稳:清洁能源发电投资并购交易趋稳,2022年单笔规模超10亿大额交易量缩水;•多能互补关注度上升:电站投资并购交易遥遥领先,其中多能互补电站资本关注度提升,光伏及风电投资有所下降,生物质发电逐渐成为清洁能源发电投资并购新生力量。储能•政策支持:发展储能是可再生资源加速渗透的必由之路,储能行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1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明确行业发展目标及部署实施要点,随后多项政策跟进,从需求空间和电价政策等多个方面助推行业发展,储能产业链投融资热度高涨;•钠离子电池表现亮眼:PE/VC类投资方占主导,关注点主要在钠离子电池、储能应用端产品及能量管理系统等;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因产业化基础好在投资并购交易中表现亮眼,在长时储能需求带动下液流电池投资并购崭露头角。氢能与燃料电池•资本集中核心部件:在政策支持下,资本加速涌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交易热点集中于中游电堆、膜电极和质子交换膜等核心部件,国企参与度有所提高;•多元化应用场景:随着整体产业推进及技术成熟应用验证,氢能在重卡、叉车和船艇等行业多元化场景应用被资本布局;•融资区域集中:氢能产业示范城市群带动地方政策加码,切实有效提高吸金能力,融资区域相对集中在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等地。光伏•技术迭代新机遇:光伏产业链技术迭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TOPCon、HJT、IBC等高转换效率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进程加速,薄膜电池因具有更轻薄、高可塑性及透光性等优势,有望在BIPV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3年2月9三、2022年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洞察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 2023年2月102022年在国际宏观环境变化叠加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投资人愈发谨慎,在整体投资并购活动大幅放缓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逆势上涨;民企投资并购参与度不断增加,国企参与交易量占同期全部交易比重于2021年达到最高值(29.5%),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发电3. 2022年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洞察投资并购总览按不同类型投资方参与投资并购交易量•2019年至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量分别为319笔、304笔、447笔和519笔,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国际宏观环境变化叠加疫情反复,以及募资困难和投资方信心不足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资本出手愈发谨慎,2022年交易量增速有所放缓(16.1%);•已披露投资并购交易金额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平均交易金额有所下降,主要受到清洁能源发电交易规模10亿以上交易量减少所致,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和储能产业链已披露单笔平均交易额多在亿元以下。•民企参与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热度不断增加,交易量从2019年的92笔增加至2022年的142笔,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产业链和清洁能源发电,多为基于战略并购横向扩张以及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在能源转型政策导向下,国企参与度不断提升,参与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量占同期全部交易比重于2021年达到最高值(29.5%,132笔),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发电;•PE/VC类投资方参与交易活跃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至2022年交易量分别为126笔、124笔、183笔和241笔。数据来源:CVsource注:由于存在一笔交易有多个投资方参与的情形,故按不同类型投资方参与投资并购交易量合计数大于相应期间全部交易量数据来源:CVsource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1,867.6 2,255.4 2,298.2 3,399.4 3193044475190100200300400500600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2019202020212022单位:人民币亿元、笔交易金额(仅含已披露交易金额)交易量(含全部交易)12612418324193991321209275118142861416319304447519010020030040050060020192020202120220100200300400500600单位:家PE/VC国企民企外企交易量(含全部交易) 2023年2月11从交易方向看,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主要发生在境内,出境交易在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外部环境不稳定背景影响下占比较小;在已披露股权比例交易中,小于50%的非控股类投资并购仍为多数,但在动力电池和清洁能源发电领域产业整合趋势下大于50%股权交易量逐年增加3. 2022年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洞察(续)按交易方向按投资并购股权比例•国内市场仍为投资并购主战场,2019年至2022年,境内交易量分别为298笔、292笔、426笔和502笔,占比均在90%以上;•出境交易在2020年呈下降趋势后有所回升,2022年出境交易量达12笔,出境交易主要关注领域为矿产资源、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及技术引进以及清洁能源发电等;•入境交易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材料相关的投资并购。•在已披露股权比例交易中,非控制权为目的的交易占多数,2019年至2022年,小于50%以下投资并购交易量占比分别为65.1%、69.9%、60.1%和59.2%;•2019年至2022年,投资并购股权比例大于50%交易呈逐年增加态势,主要系在动力电池和清洁能源发电领域产业整合趋势下控股权并购交易增加。数据来源:CVsource数据来源:CVsource前言总览投资并购分析细分领域洞察298 292 426 502 15 6 14 12 6 6 7 5 20 1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