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投安信期货]:2023PTA&涤纶短纤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杭州忠朴10周年庆会议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PTA&涤纶短纤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杭州忠朴10周年庆会议纪要

2023-09-20国投安信期货F***
2023PTA&涤纶短纤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杭州忠朴10周年庆会议纪要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1姓名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1111111111Xxxxxx@essence.com.cn021-68767839会议纪要2023PTA&涤纶短纤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杭州忠朴10周年庆会议纪要会议背景:2023年9月14-15日由杭州忠朴主办的2023PTA&涤纶短纤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杭州萧山湘湖开元森泊度假酒店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云集400多位聚酯产业精英热情参与,恰逢郑州商品交易所对二甲苯、烧碱期货及期权上市之际!多位聚酯产业大咖畅谈行业发展,演讲内容颇丰。本会议纪要对会议部分内容进行摘要和总结,仅用于国投安信期货公司客户交流与查阅。不尽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关迪F3036000Z0016090guandi@essence.com.cnPTA、短纤、PX2023年9月国投安信期货投资咨询部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2会议纪要主题1:全球PX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副总师兼芳烃部经理杨文涛(一)市场回顾近些年市场大环境变化非常复杂,2020-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从负油价到历史次高位,波动剧烈。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出现负增长,进入2023年重回上行期,5月份以后有所回调,消费恢复整体不及预期。近三年化工原料产能增长远远超过下游需求增长。2020-22年PX产能增长达到1528万吨,年均增长24%,环比提高6%;PTA增长达到了1763.5万吨,年均增长9.6%;乙二醇增长1428万吨,年均增长30.6%;聚酯的三年增长达到了1492万吨,年均增长8.2%,其中长丝增长是693万元,年均增长5.4%。产能远超我国GDP增长速度。2023年产业链上下游开工负荷,同比22年都有明显提升,PX从70%左右提高到75%,PTA提高到77%,聚酯达到了87%的水平,基本接近于19-20年水平。1-7月份的情况来看,聚酯整体的累计出口增幅达到10%以上。但7月份以后受到印度市场BIS管制,PTA出口下降明显。原油价格整体受供应端减产影响,呈现上涨态势,同时PX跟原油的走势相关性也不断增强。2023年PX受美国调油需求影响,PXN价差持续高位。PTA的高开工与低效益的矛盾突出,长丝效益回暖,短纤的毛利压缩明显。(二)PX市场情况2023年全球PX新产能中除了中东一套80万吨装置外,其余450万吨新产能全部集中在中国。随着中国产能的爆发和增长,PX全球贸易流向发生转变。原中国三大主要进口国中,韩国及中东部分货源分流到了北美、印度。印度则主要进口中国及东南亚的一些货源。中国对二甲苯进口依存度大幅降低,开始小量出口PX到东南亚、中国台湾和印度市场。同时美国因调油需求旺盛,美亚套利窗口打开,增加了进口东北亚和中东对二甲苯。印度因为装置停车,导致出口量下降,并增加了对中东的进口。23年上半年国内PX投产集中,PTA相对滞后,但对PX价格影响较小。国内产能增加主要集中在华东约140万吨,华南约310万吨,整个格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上半年PX进口量455万吨,比2022年同期减少118万吨,同比下降20%。国内的供应量增加了336万吨,增速达到28%。进口依存度下降至23%。近10年PXN平均值是342美元/吨,目前加工差处于高位。(三)后期PX市场展望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短期出行需求大幅增加,日常生活相关消费迅速提升,但因收入水平受到影响,大额消费支出仍然较为谨慎。地产方面,近期在“认房不认贷”政策刺激下,一二线城市有所回暖。出口端,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和欧美市场消费来看,欧洲市场依然疲弱,出口处于低位状态。从整个出口增长的趋势看,预计相关的终端制品及原料出口今年将明显的放缓。2024-25年预计将会恢复,但增速也相对处于低位。1-7月份整个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下降了161亿美元,降幅8.5%。预计聚酯出口增速放缓至5%左右,环比降低8%。未来三年东北亚、中东部分货源仍有竞争优势,PX进口量会继续减少,但逐步稳定在一定水平。目前聚酯产业链的利润主要是集中在PX上,市场机制将会发生作用,呈现出阶段性负反馈。22年PX大幅上涨的时候,我们整个聚酯开工率受到成本的压制出现下降。未来主要的挑战:一是终端产品和聚酯产品出口增长放缓;二是聚酯的高附加值产品整体不多,占比也较低,就导致整个聚酯行业目前的利润偏弱。另外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面临一些洗牌。未来主要的机遇: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需求是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尤其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家一些政策的出台,会引导我们整个国内消费内循环。第二个就是产业链的延伸,上下游完全配套会进一步增强中国聚酯的长期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包括我们的产品出口有明显竞争力。第三点,行业的自律性,上下游连成一体会减少我们内部的竞争。第四点,后疫情时代的细分市场机会。最后一点,就是高油价下可能的调油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3会议纪要需求带来的PX盈利机会。从短期的困难中捕捉机遇,努力化危为机,从长期的规划中打造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经营上创新求变、以变应变:加强研判,紧盯上下游全产业链变化;主力供应商理性对待市场,发挥影响力,PX人民币定价趋势,保护民族产业链健康;大力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运用好金融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服务经营;行业自律自救,控制开工负荷。发展上打造综合竞争优势:老旧装置改造开发产品或适时退出;加大研发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品种及比例;发展再生瓶级切片;推进"四化"高质量发展(一体化、规模化、园区化、绿色化)。主题2:PTA供需格局的演变及市场经营模式的发展——逸盛石化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徐际恩(一)产业供需格局演变(1)PTA产能的发展PTA生产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从过去数据来看,存在三个周期,11年、19年和现在分别是一个重要节点,每个阶段都有技术性进步或突破,同时伴随了部分企业倒下和新的代表性装置的诞生。第一个阶段,翔鹭、逸盛大化等装置投产,实现了从进口到国产化的一个周期。第二个周期从12年到19年,是国产化装置技术的突破,包括恒力大连在内的很多200万吨以上装置在这个阶段投产。当前的新阶段则是规模化的发展,200万吨以上的装置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每一个周期的更迭是从产能利用率接近顶峰,然后新一轮的融资开始,使得产能从紧缺到过剩的过程。在规模化的进程中,不仅是单套装置的规模扩大,每一个集团下面装置数量、生产基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区域分布来看,浙江、江苏和福建,是中国传统的织造基地,大的格局没有变化。江苏和浙江既是PTA生产基地,也是聚酯的消化基地。目前PTA、聚酯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效率因素会越来越最重要。浙江份额增大主要因为2022年逸盛新材料在宁波投产,以及后面桐昆、新凤鸣的装置投产增大浙江地区的份额。从加工费角度来看,2023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点。原先老装置成本大于600元/吨,主流装置5-600元,新装置3-400元。23年开始,加工成本400元以下的新装置已经成为了主流装置,产能达到3690万吨,所以整个市场加工费越来越接近由新装置来定价。目前此轮产能扩张周期已进行到一半,后面可能还有1200万吨的装置。但产能并不代表产量,影响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效益方面和PX原料的供应。因为PX和PTA建设周期不一样,PX是3-4年左右,PTA2年左右,所以存在错位,未来推算平衡表时,可能需要从PX端来推算聚酯,使用PTA产能计算偏差可能会越来越大。从装置一体化角度看,行业六大民营大炼化企业规模都很大,但每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促进行业整合更新的催化剂。(2)聚酯的发展聚酯产能发展周期的不同导致利润分配的差异。2017-18年是一个周期,然后21-23年是一个周期,两者有所不同。前一个周期,更多的是百花齐放,装置数量很多,但是最近3年,新装置越来越向六大龙头企业体系内集中,集中化发展程度十分明显。新阶段江苏的份额在上升,主要在苏北区域,这也和我国很多政策有关,包括能耗指标的置换,能源的成本。从区域产能对比来看,华东、华南的主要生产基地变化不大,主要变化在西南地区,西南方面主要是万凯在重庆的布局和桐昆在新疆的布局,这些布局主要还是基于成本因素的考量。(3)全球PTA的扩能,当前与末来。2014年以前PX、PTA都是比较依赖于进口。15-17年聚酯产业链上下游基本平衡,18-20年聚酯产能扩充,PTA并没有释放,所以迎来了18-20年的PTA牛市周期。这也说明一个品种在月差、基差、加工费要有驱动的话,前提是自身供需平衡要好,价格想象空间才能更大。2023年PX投产接近尾声,而PTA还要投产,所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4会议纪要以明年PX的平衡依然会非常好。俄乌战争后,PX具备了双驱动引擎,有夏季调油的需求,去年价格高点在6月份,今年从4月份调油逻辑就开始走强。如果明年全球的贸易格局没有变化,是不是还会有调油驱动,或者说驱动是否会比今年更为平滑更为提前都值得关注。过去几年产业链增速方面PX>PTA>PET,预期2023-2027年产业链增速:PTA>PET>PX。这几年PTA出口有比较好的改善,一方面疫情期间的国外装置有些产能淘汰,同时国内的装置竞争力相对较强。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印度和土耳其、阿曼是主要的出口的流向。出口的利润和内销有非常大的差距,像年初出口利润基本在90美元左右,最高一度达到120美元远高于国内的PTA加工差。聚酯出口方面,全球对于纺织品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状态。今年虽然服装出口不佳,但是长丝出口相对较好。说明下游的产业转移,更多是从终端开始,包括一些织造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导致聚酯出口整体表现较好。如果未来出口想更进一步,那就需要欧美的补库需求,可能在4季度或明年1季度。中期来讲除了国内产品竞争力以外还需要政策方面包括一带一路、双边协议等支持,那么聚酯出口量仍有希望再上一个台阶。(二)经营模式的发展(1)炼化一体化的发展: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不断向上或向下补足短板。因为无论经济好坏时期化工品的韧性、化工面对的终端需求,相对于油品来说是更为丰富稳定。从民营企业来说,同样都在进行一体化发展。即使部分企业没有能实现自己内部的一体化,那么在区域一体化上也会形成上下游的配套。(2)区域化的上下游配套:在利润不太好的时候,区域化的上下配套尤为重要。本地化的供应在包装成本、运输、库存和流动资金的占用上都有更大的优势,即使在台风天或者意外情况下也不需要大量囤货。跨区域销售和经营未来的阻力会越来越大。(3)成本的优化:PTA市场价格不由最高边际成本决定,而是由具有成本优势,且产能规模庞大的企业决定。目前行业的低利润长期来看也是一件好事,它能够促进技术的革新、落后产能的淘汰,未来也会进入新的一轮周期。(4)经营模式的变化:目前上游PTA和下游聚酯越来越注重相互间的合作共赢,特别是有了期货工具以后。PTA工厂点价模式的权重加大,自身会开展一些加工费套保,虚拟库存和实物库存的不断切换。聚酯工厂在有了金融工具以后,小厂和大厂的差距会拉近。小厂可以通过衍生品工具在经营上做到比大厂更好。贸易商则更多需要去考虑服务上的需求,服务PTA工厂、聚酯工厂,去平滑买方和卖方对于价格上的分歧。各类月差逻辑、估值逻辑、驱动逻辑都得以运用。(5)定价机制的改变:过去20年,从年度合约定价到月度均价、一口价定价、成本定价到目前的基差合约定价模式。(6)渠道拓展:国内未来一两年看不到PTA加工差走强的机会。海外因为疫情期间,老旧装置淘汰难以恢复,以及全球芳烃调油下的高估值,所以未来是中国PTA走出去的好机会。未来还要打开全球区域间再平衡的道路,主要是如何再平衡北美和欧洲的需求,也希望一带一路政策能为国内企业打开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主题3:PTA与短纤期货运行情况介绍——郑州商品交易所商品三部牛依珂目前郑商所已上市了25个期货和10个期权品种,覆盖了粮、棉、油、糖、果、农资、能源、化工、纺织、冶金等多个领域。最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