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迈点研究院]: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当前旅游学界已对旅游景区的分类进行众多理论实践的研究探讨,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旅游景区分类的行业标准。迈点研究院在借鉴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旅游景区分类》团体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核心旅游吸引物对现有景区进行划分,共分为5大主类(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乡村田园类、现代娱乐类和综合吸引类),28种不同基本类型。 其中自然景观类景区指的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主要包含山岳型景区、森林型景区、湖泊型景区、河川型景区、海滨型景区、湿地型景区、沙漠型景区、草原型景区、温泉型景区及山水型景区十种类型。自然观光景区在各类型景区中数量和占比最高,马太效应明显。迈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5大主类景区共3057家,其中,自然景观类有1372家,占到总体的44.9%。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1372116114827610044.9%38.0%4.8%9.0%3.3%0%10%20%30%40%5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乡村田园类现代娱乐类综合吸引类2022年各类型景区数量及占比数量占比 2022年细分景区类型及数量 类型 细分类型数量 自然景观类 山岳型(395)、森林型(255)、湖泊型(137)、河川型(39)、海滨型(63)、湿地型(64)、沙漠型(19)、草原型(25)、温泉型(41)、山水型(334) 人文景观类 历史遗址型(370)、宗教型(11)、非物质文化遗存型(9)、工业型(30)、科普型(236)、纪念地型(17)、文化园型(145)、度假村型(268)、小镇型(75) 乡村田园类 村落型(62)、农业景观型(55)、生产基地型(31) 现代娱乐类 主题公园型(182)、文化演艺型(28)、购物娱乐型(31)、文化场馆型(12)、特色街区型(23) 综合吸引类 综合吸引类(100) 资料来源:迈点研究院 一、自然景观类景区发展概况:生态保护、疫情影响等推动自然景区高质量发展,收入和接待人次在各类景区中居于前列,品牌塑造能力创新提升 近年来,自然景观类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第一,旅游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各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第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愈加注重自然品质体验,以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养生、疗养康复为主要功能的自然景观旅游成为近年来关注的重点。第三,疫情影响下,旅游者更加趋向于清新自然、健康安全的旅游景区,绿色生态、静谧颐养的自然景观旅游目的地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细分类型简介及数量占比 景区类型 简介 数量 占比 山岳型景区 以自然山体为主构成的景观,通常具有雄、险、秀、幽、奇等美学特征 黄山风景区、青秀山旅游区及泰山景区 395 28.8% 森林型景区 以森林资源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和 蜀南竹海、琅琊山、稻城亚丁风景区 255 18.6% 湖泊型景区 以天然湖泊或人工水库为主体景观和核心吸引物的风景区 杭州西湖风景区、九寨沟景区、喀纳斯景区 137 10.0% 河川型景区 自然资源以河流、溪水为核心吸引物的景区 垂云通天河、达古冰川风景区、郑州黄河风景区名胜区 39 2.8% 海滨型景区 以海岛、海岸、近海海域等海洋地理空间为活动范围,依托自身的海水、沙滩等环境,开发的包含观光、度假和特种旅游的各类旅游形式的总称 天涯海角游览区、连岛、月坨岛景区 63 4.6% 湿地型景区 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及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所构成的地表景观,兼具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城市休闲等多重功能 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黄龙风景名胜区 64 4.7% 沙漠型景区 沙漠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又是旅游活动开展的空间范围,其范围内的湖泊、生物、建筑、民俗等自然文化事项共同构成了沙漠旅游资源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区 19 1.4% 草原型景区 草原上的沙地、河流、湖泊、山林与牧民等一起构成草原吸引物 乌蒙大草原、伊犁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宜昌百里荒生态旅游区 25 1.8% 温泉型景区 包括传统的温泉休养、疗养和保养,以及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娱乐为一体的温泉旅游吸引物统称 云澜湾温泉、贵御温泉、峨眉山灵秀温泉 41 3.0% 山水型景区 以山水环境资源,即以山岳、河流、溪谷等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的旅游资源总称 壶口瀑布、安顺黄果树瀑布、三峡大瀑布风景区 334 24.3% 资料来源:迈点研究院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自然景观类、历史文化类、现代游乐类、产业融合类和其他类2020年度总收入分别为2320.36亿元、1614.96亿元、800.09亿元、251.08亿元及79.48亿元;2020年度平均收入分别为5268.13万元、4522.1万元、5195.62万元、3544.3万 元及1127.38万元;2020年度每个景区平均门票价格分别为28.66元、13.6元、26.4元、20.5元和12元,自然景观类景区在各项指标中均居首位。 迈点研究院整理汇总:从2021年3季度营收同比和净利润同比结合来看,受疫情和市场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为自然景区类文旅集团,如张家界(-23.48%;-1871.73%)、桂林旅游(-13.24%;-104.71%)、九华旅游(-39.65%;-105.53%)、丽江股份(-50.94%;-98.76%)、天目湖(-26.69%;-97.03%)、黄山旅游(-18.08%;-124.41%),均为负增长。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迈点研究院整理 迈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2022年近一年来,自然景观类品牌指数均值为213.27,其中,海滨型景区、湖泊型景区和山岳型景区整体品牌指数在各细分类型中较高,居于前三位。疫情影响下,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第一,自然景观类景区在生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拓宽传播渠道,深化特色亮点产品推介,深挖资源生态禀赋及区域人文底蕴,合理规划业态布局,全面提升建设品质。第二,为吸引更多客流量,头部景区重在“新”字上下功夫,以文化为消费内核,深度挖掘自身内涵,不断推出新玩法、提供新服务,创新客群新体验。第三,通过门票降免政策,吸引客源流量,激活旅游相关要素,运用网络预约、客流调19.5526.5211.53.563.6246.664.6684.3951.8851.350102030405060708090自然景观类历史文化类现代游乐类产业融合类其他类2020年各类型景区接待量人次数据总接待量(亿人次)平均接待量(万人次) 度、大数据追踪等智慧旅游手段为客群安心游览保驾护航,政策利好与科技助力的双重带动下大大提升了客群整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二、自然景观类景区发展规模:4A级景区数量占比8成多,数量居于前十的省市占比超过一半,山水型景区、山岳型景区数量最多 从自然景观类所属的4A级与5A级景区数量来看,4A级数量最多,为1216家,占比201.2237.9194.9226.9205.7207.9216.6226.4205.1191.70501001502002502021年自然景观类景区细分类型品牌指数162.4200.8206.0284.0289.1266.5267.1214.3181.9185.7176.5171.90501001502002503003502021年自然景观类月度品牌指数 为88.6%;5A级景区数量较少,占比为10.7%。各细分类型自然景观景区4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与占比与整体趋势一致。从5A级景区来看,数量占比最多的分别为山岳型景区(56)、山水型景区(33)和湖泊型景区(28),占5A级景区总量为79.59%,接近80%。从4A级景区来看,数量占比最多的分别为山岳型景区(336)、山水型景区(301)和森林型景区(246),占5A级景区总量为72.6%。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从自然景观类景区各省市分布数量来看,数量居于前十的省市分别为:浙江省(93)、121614794A级风景区5A级风景区其他景区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4A与5A数量336301246109585638362115563382865124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22年自然景观类细分景区4A与5A数量4A级风景区5A级风景区 安徽省(84)、四川省(81)、河南省(73)、湖北省(73)、山东省(69)、河北省(66)、广西壮族自治区(64)、广东省(57)和内蒙古自治区(56),在所有省市中占比为52.2%,超过一半。其中,浙江省以海滨型、湖泊型和河川型景区居多;广西自治区以森林型和山水型景区居多,内蒙古自治区以草原型和沙漠型景区居多。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各细分类型自然景观类景区分布省市来看,森林型景区、湖泊型景区和海滨型景区在各省市分布数量较多且广泛,在TOP5 省市中,数量均在20左右。沙漠型景区、草原型景区、湿地型景区、温泉型景区和河川型景区在各省市分布数量较少且只集中在几个省市,如温泉型景区共41个,贵州省和黑龙江省共10个;草原型景区共25个,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共14个;沙漠型景区共19个,内蒙古自治区共11个。 938481737369666457565352484845454342403835343420201810101092浙江省安徽省四川省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贵州省湖南省云南省甘肃省山西省重庆市北京市海南省吉林省青海省上海市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2022年自然景观类景区各省市分布数量 2022年自然景观类各省市分布数量排行 景区类型 分布最多的省市 分布最少的省市 景区省市分布 多元广泛 山水型景区 浙江(33)、湖北(31)、河南(29)、安徽(25)、广西(24) 海南(1) 、吉林(1)、宁夏(1)、 青海(1)、西藏(1) 山岳型景区 江西(28)、四川(27)、河北(27)、河南(26)、安徽(25) 吉林(4)、宁夏(4)、青海(3)、西藏(2)、黑龙江(1) 森林型景区 黑龙江(18)、陕西(17)、安徽(16)、四川(15)、甘肃(14) 北京(3)、西藏(2)、宁夏(1)、 青海(1)、天津(1) 湖泊型景区 江苏(14)、安徽(12)、四川(11)、浙江(9)、内蒙古(9) 甘肃(1)、福建(1)、山西(1)、 宁夏(1)、天津(1) 海滨型景区 山东(9)、浙江(8)、辽宁(8)、广东(8)、海南(8) 新疆(1)、山西(1)、安徽(1)、 云南(1)、江苏(1) 景区省市分布 稀少集中 沙漠型景区 内蒙古(11)、新疆(4)、甘肃(3)、宁夏(1) 其他省市无 草原型景区 内蒙古(8)、新疆(6)、贵州(2)、河北(2)、青海(2) 四川(1)、陕西(1)、湖北(1)、 重庆(1)、云南(1) 湿地型景区 黑龙江(8)、山东(7)、江苏(5)、浙江(4)、辽宁(4) 湖南(1)、江西(1)、重庆(1)、 北京(1)、宁夏(1) 温泉型景区 贵州(5)、黑龙江(5)、广东(4)、内蒙古(3)、河北(3) 云南(1)、江苏(1)、安徽(1)、 广西(1)、江西(1) 河川型景区 新疆(5)、浙江(4)、湖北(4)、 内蒙古(3)、河南(3) 西藏(1)、云南(1)、青海(1)、 甘肃(1)、福建(1)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三、自然景观类景区品牌运营:头部景区掌握硬核运营密码,作为流量入口,联合创新营销和数字化建设深度推进 迈点研究院统计分析了2021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年1月4A级景区品牌指数(MBI)发展报告

休闲服务
迈点研究院2022-03-01
hot

2022年1月5A级景区品牌指数(MBI)发展报告

休闲服务
迈点研究院2022-03-01
hot

2022-2023年中国文旅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休闲服务
迈点研究院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