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1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新疆兵团养老行业协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新疆兵团养老行业协会成立课题组,于2022年9月以问卷星网络问卷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问卷发放范围包括新疆、陕西、贵州、四川、甘肃、江苏、河南、湖北、安徽、河北、广东、黑龙江、吉林等13个省区市,共收回有效个人问卷2004份,机构问卷271份。本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养老服务人才基本特征、工作强度和工作待遇状况、技能培训状况、职业发展状况等等。本文主要报告本次调查个人问卷和机构问卷收回的数据结果。 1.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1)养老服务人才以女性为主。如图1,在调查的2004份个人受访者中,女性有1650人,占比高达 2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82.3%,而男性仅有354人,占比17.7%。 图1 受访者性别结构 图2 受访者年龄结构状况 (2)养老服务人才年龄偏大。如图2,个人受访男性, 354, 17.7%女性, 1650, 82.3%18-28岁, 283, 14.1%29-40岁, 299, 14.9%41-55岁, 1123, 56.0%56岁及以上, 299, 14.9% mOnOmOqNtQnRmRsRsOqNmPmQ6M8Q8OpNoOnPnOiNmMwPeRrRxP6MpOrMNZmNxOMYpPmR 3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者中,41-55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有1123人,占比高达56%,其次为56岁及以上和29-40岁的受访者,各有299人,占比达到14.9%,而18-28岁的青年受访者只有283人,占比14.1%。 (3)养老服务人才多处于城镇。如图3,在调查的2004份样本中,处于城镇的受访者达到1320人,占比65.9%,处于农村的受访者684人,占比34.1%,大致相当于城镇受访者的一半。 图3 受访者城乡结构状况 (4)养老服务人才多为已婚人士。如图4,2004名被调查者中1526名已婚,占比76.1%,未婚人口占比14.7%,离婚和丧偶人口分别占比5.8%和3.3%。这城镇, 1320, 65.9%农村, 684, 34.1% 4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样的婚姻结构有利于为大多数从业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促使其安心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图4 受访者的婚姻结构状况 (5)养老服务人才的健康状况良好。如图5,本次调查中,26.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非常好,36.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好,3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而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和非常差的受访者分别只占1.5%和不足0.1%。对于“您目前是否患有慢性疾病”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中,有86.5%的受访者回答“无”,其他人回答“不知道”或“无”。就此而言,受访者健康状况较好,便于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提供良好的健离婚, 116, 5.8%丧偶, 67, 3.3%未婚, 295, 14.7%已婚, 1526, 76.1% 5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康保障。 图5 受访者的自评健康等级状况 图6 受访者工作岗位状况 (6)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主体。如图6,26.8 36.1 35.5 1.5 0.0 0510152025303540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单位:%311713221566107511125852337020040060080010001200单位:人 6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在本次调查的2004位养老服务业受访者中,有1075名养老护理员,占比超过一半,其次为后勤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有311人和346人(包含院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占比分别为15.5%和17.2%,其他岗位人数较少,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非常低,均不足5%。 图7 受访者从业年限状况(单位:%) (7)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占比低。如图7,从工作年限结构来看,从业不满1年的受访者占比20.5%,1-3年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到28.5%,其次是从业3-5年的受访者,占比23.4%,随着从业年限的延长,受访者占比降低,从业8年及以上的受访者1~3年, 28.5 3~5年, 23.4 5~8年, 14.0 8年及以上, 13.7 不满1年, 20.5 051015202530 7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只有13.7%。不同从业年限受访者占比的差异表明,一方面,该行业比较缺乏经验丰富的长期从业者,另一方面,该行业可能存在随着从业年限的增长人才逐渐流失的风险。 图8 受访者的聘任方式 (8)养老服务人才的聘任方式以合同制为主。如图8,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合同工占比高达83.5%,其次是临时工,占比为10.8%,其他情况占比较低。总体上,合同制是本次调查中受访者的主要聘任方式。 (9)社会人员是养老服务机构最主要的招聘来源。如表1,本次调查的机构中招聘渠道包含社会人员的机构占比96.7%,远高于其他招聘来源的机构比例,招编制人员, 54, 2.7%合同工, 1673, 83.5%临时工, 216, 10.8%其他, 61, 3.0% 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聘渠道包含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的养老服务机构分别只有22.5%和18.5%,15.1%的养老服务机构采用过人事代理招聘工作人员,而招聘渠道包含本科院校和研究院校的机构比例很低。由此来看,社会招聘是养老服务机构获取人才的最重要渠道,而院校学生的招聘渠道占比低。 表1 养老服务机构招聘渠道状况(多选) 招聘渠道 选择选项机构数(个) 调查的机构总数 (个) 选择率 (%) 社会人员 262 271 96.7 高职院校 61 271 22.5 中职院校 50 271 18.5 人事代理机构 41 271 15.1 本科院校 15 271 5.5 研究院所 4 271 1.5 其他 9 271 3.3 (10)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机构最紧缺的人才类型。如表2,在本次调查的271家养老服务机构中,有85.6%的养老服务机构缺乏养老护理员,此外,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基层管理人员、健康管家等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紧缺。 9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表2 养老服务机构的紧缺人才类别状况(多选) 人才类型 选择选项的机构数 (个) 调查的机构总数 (个) 选择率 (%) 护理员 232 271 85.6 康复治疗师 113 271 41.7 护士 94 271 34.7 社会工作者 87 271 32.1 心理咨询师 84 271 31.0 医生 81 271 29.9 基层管理人员 61 271 22.5 健康管家 57 271 21.0 2.受访者的工作强度和待遇状况 养老服务行业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是其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其支撑个人和家庭消费的经济来源。养老服务人才在工作中既需要付出辛苦,也需要获取回报。因此,养老服务人才的工作内容、工作待遇及其社会保障情况成为养老服务人才研究必不可少的方面。 (1)养老服务人才日均工作时间偏长。如图9,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受访者仅占7%,其余的受访者日均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日均工作8-10 10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小时的受访者占比43%,日均工作10-12小时的受访者占比29.3%,日均工作12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占比14.5%,还有6.2%的受访者不分工作时间,需要保持随叫随到的状态。从被调查者工作时间构成来看,大部分养老服务受访者需要承受较长的劳动时间。 图9 受访者日均工作时间结构状况 (2)养老服务人才照料老人的数量偏多。如图10,受访者一对一服务老人的比例只有2.5%,一对多和集体照料是更为普遍的照料模式。按照平均一名服务人员照料4位老人的国家标准来看,部分养老服务人员的照顾老人数量较多,一人照料5-7人和8人及以上的人员共占比44.5%,工作任务偏重。 8小时以下7.0%8~10小时43.0%10~12小时29.3%12小时以上14.5%不分时间,随叫随到6.2% 11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图10 受访者照料老人的数量状况 表3 受访者压力来源构成状况(多选) 压力来源类型 选择该选项人数 (人) 参与调查人数 (人) 选择率 (%) 不能及时照护亲人 847 2004 42.3 老人及家属的认可度 784 2004 39.1 照顾老人的人数和工作量 652 2004 32.5 沟通能力 623 2004 31.1 团队协作的紧密度 621 2004 31.0 工作技能的熟练度 438 2004 21.9 技能恐慌 170 2004 8.5 未到退休年龄患上职业病无法就业 169 2004 8.4 (3)难以维护亲情是养老服务人才最主要的压力来源。如表3,“不能及时照护亲人”得到40%以上受2.55.918.725.847.101020304050一对一服务2~4人5~7人8人及以上集体照料单位:% 12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访者的认同,“老人与家属的认可度”“照顾老人的人数和工作量”“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紧密度”等也都有超过30%的受访者认同。“工作技能的熟练度”“技能恐慌”和“未到退休年龄患上职业病无法就业”三类压力来源的认同比例相对较低,但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压力来源。 图11 享受“五险一金”或者生活补贴的受访者占比状况 (4)多数养老服务人才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或福利,但覆盖面还需扩大。如图11,至少可以享受“五险一金”之一的受访者比例达到63.5%,还有10.3%的受访者表示可以得到生活补贴或者津贴,而17.6%的受访者没有任何保险和补助,8.6%的受访者表不清楚8.6%没有任何保险和补助17.6%生活补贴或津贴10.3%五险一金(至少一种)63.5% 13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示对此不清楚。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受访者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保险和补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还尚未被覆盖,福利的覆盖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图12 受访者的工资满意度状况 (5)多数养老服务人才对工资收入满意度不高。如图12,受访者大多对自己的工资水平满意度较低,34.5%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工资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40.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资水平一般,1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资收入偏低,还有8.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资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 (6)养老服务人才经济状况不乐观。如图13,在2004名受访者中,有65.8%的受访者表示收入基本够5.628.940.117.08.4051015202530354045单位:% 14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用,共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经济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而仅有不足8%的受访者表示经济比较宽裕或非常宽裕。养老服务人才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是当前的现实情况,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之举。 图13 受访者经济状况 (7)养老服务人才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如图14,所调查的2004名受访者中,认为自己生活“比较不幸福”和“非常不幸福”的比例总共只有2.3%左右。认为自己生活满意度“一般”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到47.2%,而认为自己生活“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受访者占比之和也超过了一半。总体而言,受访者0.67.065.822.34.4010203040506070非常宽裕比较宽裕基本够用比较困难非常困难单位:% 15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生活满意度较高。 图14 受访者的生活满意度状况 3.受访者的培训状况 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是养老服务人才获得服务技能的必要途径,培训的覆盖面和专业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养老服务工作者现阶段参与培训的状况和问题。 (1)多数养老服务人才都参与过岗前或在职培训。如图15,在2004名受访者中,有5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过岗前和在职培训,分别有22.9%和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只参加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19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研究院2020-04-07
hot

2016-2017中国企业人才管理成熟度调查报告

文化传媒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2017-08-17
hot

2023年人才短缺调查报告

万宝盛华2023-12-15
hot

科锐国际2013中国人才保留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
科锐国际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