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世界资源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

1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转型机遇WRI.ORG.CNWRI.ORG.CN粤港澳大湾区深度 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转型机遇黄卓晖 张黛阳 李晓真 蒋小谦 崔莹 刘永红 曾雪兰 姚俊业 俞波 苗领 胡晓玲 邹立怡 陈乐澄 黎炜驰 何嘉俊 2WRI.org.cn设计与排版:张烨 harryzy5204@gmail.com校对:谢亮 hippie@163.comhttps://doi.org/10.46830/wrirpt.22.00049cn致谢本出版物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思汇政策研究所、大湾区绿色金融协会(GBA-GFA)、香港绿色金融协会(HK-GFA)、中央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共同努力完成的结果。作者向为本报告编制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意见的机构和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特别感谢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马骏博士对本项目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特别感谢为本研究的撰写提供了宝贵专业建议的专家和同事(排名不分先后):Ashim Roy 世界资源研究所Manshu Deng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Tasos Zavitsanakis 可持续金融专家方莉 世界资源研究所 房伟权 世界资源研究所 葛兴安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盟浪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委员会黄翠芝 渣打银行黄志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廖翠萍 广州能源研究所刘爽 世界资源研究所刘苏蒙 世界资源研究所(实习生)刘哲 世界资源研究所邱诗永 世界资源研究所 孙隽超 渣打银行田中华 广东省节能中心王维 世界资源研究所(实习生)王烨 世界资源研究所奚文怡 世界资源研究所谢文泓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袁敏 世界资源研究所周靖蕾 世界资源研究所(实习生)作者还感谢Kathy Schalch、Laura Van Wie McGrory、Renee Pineda、Dean Napolitano、窦瑞云、邓娅男、徐婧寒、翟立利和张烨在编辑、行政和设计方面提供的支持。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渣打银行对此项目提供的慷慨资助。 I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转型机遇目录III 执行摘要XV Executive Summary1 引言5 第1章 大湾区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排放缺口分析5 大湾区有望引领绿色发展和脱碳化进程7 如果要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湾区仍需要下大力气,采取行动11 第2章 大湾区制造业碳中和路线图11 大湾区制造业现状14 情景分析和减排潜力19 第3章 大湾区道路交通运输业的碳中和路线图19 大湾区道路交通运输业现状23 情景分析和减排潜力29 第4章 大湾区建筑业的碳中和路线图29 大湾区建筑业现状34 情景分析和减排潜力39 第5章 加速转型的投资需求39 大湾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转型所需投资约为1.84万亿美元40 在“强化政策情景”下,大湾区石化化工子行业的投资需求约为16亿美元42 在“强化政策情景”和“零排放情景”下,道路运输转型的投资需求约为2000亿~7000亿美元43 “零排放情景”下,建筑业的投资缺口约为1500亿~3000亿美元。45 需要转型融资来填补这些投资缺口47 转型金融在中国和大湾区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49 第6章 金融实践支持大湾区转型,应对未来挑战49 现有/潜在的金融工具、资金缺口及案例研究55 利用金融工具加速转型所面临的主要挑战59 第7章 对加速转型的金融实践提出的几点建议59 在大湾区内建立“脱碳化金融”的跨区域协调机制60 加强中国内地/国际/香港在转型金融分类目录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互联互通60 鼓励大湾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设定科学的净零目标60 开发与转型挂钩的金融工具箱,扩大融资规模61 为大湾区内的重点行业定制专属的金融解决方案61 利用当地和区域碳减排市场加速大湾区的转型63 附录63 附录A 大湾区内碳排放缺口分析方法65 附录B 制造业碳排放分析与预测方法68 附录C 道路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分析与估计方法72 附录D 建筑业碳排放分析和预测方法74 缩写列表75 注释76 参考文献80 关于作者(按章节) IIWRI.org.cn III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转型机遇执行摘要亮点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有望引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树立标杆。 ▪长远来看,清洁电力可为主要能源消费部门⸺制造业、道路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提供最大的减排潜力。在中期,制造业和建筑业提升能效和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以及调整交通运输方式,将是脱碳的首要贡献因素。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湾区如果想在2060年前或更早实现碳减排目标,大约需要1.84万亿美元 的 资 金 投 入,约占2020―2060累 计 国 内 生 产总 值(GDP)的1%。具体来说,道路交通运输业转型需要2000亿~7000亿 美 元,建 筑 业 则 需 要1500亿~3000亿美元。 ▪我们建议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加速大湾区转型,具体方法包括:在大湾区建立跨区域的机构协调机制、促进转型金融分类目录等标准和信息披露机制的互认、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建立健全区域碳市场、开发与转型金融相关的工具,以及为特定行业制定金融解决方案等。 IVWRI.org.cn路径的基础上,本报告还估算了实现相关目标所需要的投资金额,分析了如何应对相关挑战,通过金融部门的支持来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实现碳中和。总体情况及行业转型路径大湾区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领头羊。但大湾区究竟能否比国家制定的30-60目标更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本研究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预计的GDP总量和碳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估算大湾区2020—2060年间的碳排放总量,并分别设定了三种情景假设:基准情景、30-60情景、25-50情景。由于各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年份有所不同,因此行业分析中的“强化政策情景”和“零排放情景”等同于大湾区总体情况分析中的30-60情景和25-50情景。分析表明,大湾区需要加大自身行动力度,才有望提前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基准情景”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不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如何及何时才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30-60情景和25-50情景均预先设定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年份,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湾区的减排速度要达到多快,才能与国家30-60目标保持一致?大湾区需要多大的减排力度,才能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 ▪由于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并未提出新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碳强度目标,因此在“基准情景”关于本报告全球行动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上升,2019年已达到5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GtCO2e),比2010年高出约12%(IPCC,2022)。202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综合报告,敦促各国尽快采取“迅速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才能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巴黎协定》规定的1.5°C目标之内。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最迟在2025年前达 到峰 值,然 后在21世纪50年代初实现净零排放(IPCC,2023)。根据Climate Watch (气候观察)(2022)的 数 据,自2005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9年的排放量占全球的28%。因 此 ,中国 对 于全球的碳减排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大湾区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推动在全区范围内制定更高目标,比国家制定的30-60目标(即“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区域性标杆。本报告旨在帮助重点行业制定碳减排方案,与所需的资金支持进行对接,加快大湾区实现净零转型。本报告首先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预测整个大湾区的宏观减排路径,然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分析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重点能耗行业的具体减排路径和方案,列出了一系列为实现30-60目标需立即采取的行动,并进一步提出了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在上述减排 V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转型机遇下,我们假设各城市在未来每个“五年规划期”内的碳强度下降速度将延续“十三五”的水平,这样一来,大湾区将刚好在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但到2060年还将有剩余的3.55亿吨排放量需要予以抵消,才能实现碳中和(见图ES-1),这一目标几乎无法实现。 ▪在30-60情景下,大湾区的碳排放要在2030年前达峰,才能与国家30-60目标保持一致;如果碳强度下降速度能与“基准情景”相等,则可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达峰排放量为4.8亿吨二氧化碳。但大湾区需从2030年开始加大减排行动力度,从而确保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许多其他国家设定的目标,如果碳中和是指减排90%,并通过森林碳汇及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等负碳技术抵消10%的碳排放,则需要从2030年开始设定排放上限目标,2030—2060年间的年减排速度需要达到7.5%左右。 ▪在25-50情景下,如果“十四五”期间碳强度可以下降24%,大湾区即可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其排放量为4.67亿吨二氧化碳。由于该目标高于广东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的碳强度下降22.35%的目标,通过提高能效等措施实现减排目标的难度会更大,因此,大湾区需要出台更为严格的政策和措施。如果想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2025–2050年间的年减排速度应在16%左右。这一情景需要与IPCC最新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保持一致,才能确保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C内的目标。但如何才能实现30-60情景或25-50情景下的减排路径?大湾区的能源相关碳排放主要来自制造业、道路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占大湾区2020年碳排放总量的32 %、31%和20%。本报告对这三大行业的碳减排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不同情景假设下,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分别对每个行业进行分析。制造业大湾区的制造业预计在“十五五”(2025—2030年)期间实现碳排放达峰,并有望在2055—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新建重大项目(能耗大于一万吨标准煤并于2021年前获得广东省能源局批准的项目)会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在2020—2030年间的碳排放增加。但是通过调整能耗强度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应用节能技术、发电和供热系统脱碳等措施可以实现减排目标。“基准情景”下的排放峰值为1.54亿吨,“强化政策情景”下为 1.50亿图 ES-1 | 大湾区2060年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