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绿证覆盖范围扩容,国内多家车企公布7月电动车销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绿证覆盖范围扩容,国内多家车企公布7月电动车销量

电气设备2023-08-06杨睿、李唯嘉、耿梓瑜、曾杰煌、罗静茹、哈成宸华西证券听***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绿证覆盖范围扩容,国内多家车企公布7月电动车销量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Table_Title] 绿证覆盖范围扩容,国内多家车企公布7月电动车销量 [Table_Title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1.新能源汽车  国内多家车企公布7月电动车销量 我们认为,2023年7月,国内多家车企电动车交付量同环比提升明显,蔚来、理想、极氪7月交付量同比增速均超100%,以上统计的车企中7家车企交付量环比攀升。根据乘联会初步统计,7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4.7万辆,同比增长33%。在下游需求提升以及新增供给增加的推动下,电动车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产业链稳定向好发展。 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发布 从市场端来看,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安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国内公共+私人桩保有量为521.0万台,以2022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计算,车桩比为2.5:1,与2021年底的3.0:1相比,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我们认为,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同时,我们预计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将更注重合理布局、高使用效率及更高效的充电时长等方面的优化,一方面将带动重点区域的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将推进快充等技术更新和应用。持续看好:1)设备端,在充电桩需求提升的趋势下,模块、整桩等设备端有望受到直接的带动,实现销量的提升。2)运营端,充电运营属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在设备需求迎来提速的情况下,运营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核心观点: ①短期看,前期产业链去库存基本结束+开始补库+下半年传统旺季下,各环节有望进入排产量增阶段。②中长期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具体包括: 1)需求向好叠加供给端优化,看好盈利水平触底或有望出现拐点环节。 2)技术、成本优势显著的头部公司,产能加速布局推动份额持续提升、具备较强护城河的标的。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杨睿 邮箱:yangrui2@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50003 联系电话:010-5977 5338 分析师:李唯嘉 邮箱:liwj1@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70008 联系电话:010-5977 5349 分析师:耿梓瑜 邮箱:gengzy@hx168.com.cn SAC NO:S1120522120002 联系电话:010-5977 5353 分析师:曾杰煌 邮箱:zengjh@hx168.com.cn SAC NO:S1120523070005 联系电话:0755-8253 9025 研究助理:罗静茹 邮箱:luojr@hx168.com.cn 联系电话:021-5038 0388 研究助理:哈成宸 邮箱:hacc@hx168.com.cn 联系电话:021-5038 0388 [Table_Date] 2023年08月06日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3)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持续升级且具备领先优势、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 4)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5)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充电模块、整桩、运营等。 6)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7)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8)M3P电池、磷酸锰铁锂等新技术、新材料环节有望迎来规模应用。 9)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动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两轮车等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璞泰来、天赐材料、科达利、曼恩斯特、鑫宏业、宝明科技、东威科技、天奈科技、鼎胜新材、恩捷股份、星源材质、骄成超声、尚太科技、万顺新材、胜利精密、亿纬锂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德方纳米、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万马股份、欧陆通等。 2.新能源  新政强调绿证重要地位,助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我们认为,此次绿证新政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系统,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一方面绿证具备可交易属性,发电企业可通过出售绿证额外获取绿色环境收益,提升新能源项目经济性、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性;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增长,《通知》中也提出鼓励各用电主体提升绿电消费比例、扩大绿电消费需求,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有望提升,助力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  国家电投发布1 6GW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招标公告 据风电之音统计,今年1-7月海风招标仅5.4GW,不及去年同期招标水平。我们认为,本次国家电投发布16GW海风竞配机组框架招标公告,预计将为海风后续装机需求释放提供相应支撑。伴随海陆风电迎来Q3传统旺季,预计三季度海风及陆风景气度环比上行,建议关注塔筒、海缆、零部件及主机等关键环节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 光伏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需求结构上,重点看好价格刺激下的集中式电站的需求反弹;2)看好胶膜在需求刺激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3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下的规模放量+盈利修复、关注支架等辅材环节需求提升机遇;3)硅料价格快速下跌,产业链向下传导。①短期看电池片+组件环节受益上游利润释放,具备较高价格交付订单的组件厂商盈利水平有望提升,除头部厂商外,二三线也有望迎来修复机遇;②中长期看,新技术溢价及具备渠道优势的相关一体化组件厂商竞争力显现;4)颗粒硅产能持续释放,在产业链价格下滑的趋势下,颗粒硅将体现其成本及能耗优势;5)逆变器方面,组件价格回落后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释放,集中式逆变器需求有望快速反弹。 受益标的: TCL中环、隆基绿能、仕净科技、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电气、德业股份、晶科能源、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阿特斯、福斯特、福莱特、天合光能、双良节能、欧晶科技、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 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通润装备、天通股份、赛伍技术、芯碁微装、东威科技、罗博特科、苏大维格、美畅股份、岱勒新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芯能科技、中新集团、林洋能源、晶科科技、三五互联等。  风电 我们重点看好两条主线,1)受益于结构性改善、单位盈利具备提升空间的导管架和海外单桩供应商,如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 2)海外海风装机需求提升,单桩、海缆招标需求前置,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释放带来盈利弹性,如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同时关注以下环节的投资机遇: ·海上风电持续降本,加之广东、山东出台地方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海风细分赛道增速更快,壁垒更高。未来深远海发展趋势明确,看好海工产品(管桩、导管架等)、海缆等相关环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区域相关产能有望显著受益于区位优势,同时关注海缆订单旺盛带来的外溢二线厂商机会;另外,塔筒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利于原材料成本顺价,且行业需求向上下利于加工费改善,陆海产能布局完善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共振; ·看好国产部件在大型化趋势下及格局变化下的机会,如主轴、铸件、叶片等环节; ·看好主轴轴承等精密部件的国产替代机会; ·看好新技术变革下的机会,如机器人减速器轴承,滑动轴承环节; ·看好整机环节格局变化及技术变化下的机会; ·看好高压电缆料的国产替代机会; 受益标的:中天科技、泰胜风能、天能重工、天顺风能、大金重工、东方电缆、三一重能、日月股份、亨通光电、广大特材、海力风电、五洲新春、亚星锚链、振江股份、恒润股份、中际联合、宝胜股份、汉缆股份、金雷股份、起帆电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4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缆、新强联、长盛轴承、双飞股份、万马股份、明阳智能、运达股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 (3)储能 多因素共同推动国内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新能源发展需求扩大;2)政策端持续激励,包括配储要求明确、电力市场更为灵活等;3)成本端压力释放;4)商业模式的不断开拓,预计国内储能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目前招中标量已经开始显现行业的景气趋势,预计行业规模释放将为储能产业链相关公司带来机遇;同时,持续夯实竞争力、开拓布局海外市场的储能相关公司有望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共振。  电网侧大储 以配储需求为主,独立共享储能需求逐渐提高,国内招中标量也持续向上。储能相关政策持续完善,激发商业模式优化,疏通盈利渠道,国内储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 工商业储能 成本的持续下行叠加电力交易收益的提高,有望推动工商业侧储能需求释放。政策支持下国内峰谷电价差拉大,工商业侧储能需求将迅速增长,未来工商业侧储能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 1)储能变流器相关:PCS与光伏逆变器和UPS技术同源性强,国内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企业广泛涉足UPS、IDC、光伏逆变器业务,此前已具备多年的产品经验,储能 PCS 产品开发具备优势。同时,大功率逆变器受上游原材料约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头部企业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及库存管理能力,IGBT模块相对紧缺背景下保供能力凸显,我们认为具备规模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2)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3)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具备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势,在电网侧大储和工商业侧储能中有望迎来机遇。 4)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5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5)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技术与储能行业相辅相成,虚拟电厂的繁荣应用能够促进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的利用率提高,从而增强其经济性,带来装机量的提高;储能行业装机量的提高也对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要求提升,虚拟电厂服务供应商和储能企业均有望受益。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科华数据、盛弘股份、上能电气、德业股份、科士达、智光电气、金盘科技、锦浪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同力日升、国能日新、禾望电气、汇川技术等。 (4)电力设备 1)特高压:我们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指引下,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电网投资的提升,特高压建设进程有望提速。市占率不断优化且持续获得订单的设备供应商将显著受益于特高压规模释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