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集散控制系统行业词条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集散控制系统行业词条报告

信息技术2023-06-26鲍金玲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2023年中国集散控制系统行业词条报告

2023/6/26 15:39头豹科技创新网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40ecc8914f5c5456c458026&source=JXU1MTk5JXU0RjVDMTY3ODY5MTQ2NTEyNw==1/17Leadleo.com客服电话:400-072-5588鲍金集散控制系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玲2023-03-17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科技/软件服务行业定义分散控制是DCS独立性的体现,不同工作站独立工作、...AI访谈行业分类按照系统规模划分,集散控制系统可分为三类:大型DCS...AI访谈行业特征从组成部分来看,DCS主要由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AI访谈发展历程集散控制系统行业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AI访谈产业链分析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AI访谈行业规模中国DCS系统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AI访谈数据图表政策梳理集散控制系统行业相关政策 5篇AI访谈竞争格局中国DCS市场整体呈现的竞争格局,国产化率较高,本土...AI访谈数据图表摘要DCS系统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中国DCS市场整体呈现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平分秋色的竞争格局,本土品牌依靠政府补贴大幅降低DCS产品价格,国产化率较高,2020年本土品牌市占率达32.29%。在技术水平、战略选择和国家扶植三架马车的推动下,中国本土DCS品牌占有率水平不断提升,最终中国DCS市场整体呈现中外品牌平分秋色的竞争状态,但外资品牌在技术水平、客户信赖度以及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中国本土DCS品牌在中小型项目优势明显,但大型项目仍由外资品牌主导。中国本土DCS系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就中国本土品牌的DCS竞争格局而言,本土品牌行业格局正逐步走向“两强争霸”,从企业品牌力和DCS产品丰富度分析,中控技术和和利时竞争优势突出,是本土DCS品牌中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科远智慧于2010年登陆A股,成为江苏省最大、中国排名前三的热工自动化企业,其他如新华控制、优稳自动化、国电智深等DCS企业均在细分行业占据优势,但并未上市,产业规模也远不及中控技术和和利时,因此形成了“两强争霸”格局。DCS系统未来将如何发展?DCS系统是控制系统的主力军,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其技术将朝着“强化数据接入能力、工业数据分析与知识推理能力、过程控制能力以及主动信息安全能力”进一步发展。集散控制系统行业定义集散控制系统,即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也被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其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显示、分而自治、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分散控制是DCS独立性的体现,不同工作站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即单一零部件的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集中管理则是DCS系统协调性的体现。DCS是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其采用多层级分布式控制结构,子系统组成每一个 2023/6/26 15:39头豹科技创新网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40ecc8914f5c5456c458026&source=JXU1MTk5JXU0RjVDMTY3ODY5MTQ2NTEyNw==2/17级别,然后借助对应的子系统完成控制系统的对应功能,DCS主要被应用于基于物理和化学变化生产、加工过程属于连续系统的流程工业领域。总体来看,DCS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监测现场数据、遥控现场设备,并可通过编程,实现PID、连锁、顺序控制、计划调度、仓储管理、能源管理等高级功能。[1][1]1:https://news.bjx.c...2:北极星核电网集散控制系统行业分类按照系统规模划分,集散控制系统可分为三类:大型DCS、中型DCS和小型DCS。[2]集散控制系统分类大型DCS大型DCS通常拥有数万个I/O点,可控制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电力厂等大型工业设施。大型DCS通常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灵活性、高性能等特点,可以满足大规模、高要求的自动化控制需求。中型DCS中型DCS通常拥有几千到一万个I/O点,适用于中型化工厂、制药厂、食品厂等中型工业设施。中型DCS通常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可用性、灵活性和性能,可以满足中等规模的自动化控制需求。小型DCS小型DCS通常拥有数百到数千个I/O点,适用于小型工业设施、机房环境监控等应用场合。小型DCS通常具备低成本、简单易用、易于维护等特点,可以满足小规模、低要求的自动化控制需求。[2]1:https://wenda.gui...2:盖德化工网[3]1:http://www.gongk...2:中国工控网集散控制系统行业特征[4]从组成部分来看,DCS主要由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以及系统网络“三战一线”组成;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DCS市场整体呈现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平分秋色的竞争格局,国产化率较高,浙江中控成为中国 2023/6/26 15:39头豹科技创新网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40ecc8914f5c5456c458026&source=JXU1MTk5JXU0RjVDMTY3ODY5MTQ2NTEyNw==3/17DCS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厂商;从发展趋势来看,DCS系统技术将朝着“强化数据接入能力、工业数据分析与知识推理能力、过程控制能力以及主动信息安全能力”进一步发展。1组成部分从组成部分来看,DCS主要由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以及系统网络“三战一线”组成。操作员站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功能的网络节点;工程师站主要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监督、控制、维护的网络节点;现场控制站是DCS系统的核心,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的网络节点;DCS由各种不同的功能的站组成,系统网络则是各个站的连接枢纽,起到传输有效数据的功能。2竞争格局中国DCS市场整体呈现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平分秋色的竞争格局,国产化率较高,浙江中控成为中国DCS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厂商。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国际的DCS系统,应用于化纤、乙烯等项目,随着中国DCS系统的蓬勃发展,目前活跃的DCS主流供应商有近20家,主要分为欧美品牌、日系品牌及本土品牌三大集群。欧美品牌以艾默生、霍尼韦尔等为代表,聚焦大型电力、石化、化工等领域,日系品牌以横河为代表,本土品牌以浙大中控、和利时、新华控制等为代表,在建材、市政、化工领域表现突出。其中,本土DCS品牌依靠政府的补贴大幅降低DCS产品价格,外资品牌难以在中小型企业中获利而逐渐退出中小型DCS市场,本土DCS市占率2020年达32.29%,浙江中控2020年市占率达16.72%,超过霍尼韦尔成为中国DCS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厂商。3发展趋势DCS系统是控制系统的主力军,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其技术将朝着“强化数据接入能力、工业数据分析与知识推理能力、过程控制能力以及主动信息安全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接入能力:智能DCS可接入各类物联网感知数据,且无缝整合第三方系统数据,形成泛在感知型系统;工业数据分析与知识推理能力:在泛在数据接入和全厂一体化监控背景下,智能DCS需实时解析大量数据价值;过程控制能力:未来DCS将与底层设备和子系统联动,实现过程的精准稳定控制,并进一步引导生产过程趋于最优化,促进安全生产;主动信息安全能力:未来DCS将具有广域联网能力,跨物理区域、跨网络类别进行稳定的数据链接和交互,形成工业互联网络。[5[4]1:http://www.ymmf...2:https://mp.weixin....3:https://mp.weixin....4:工控人家园、5G产业时... 2023/6/26 15:39头豹科技创新网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40ecc8914f5c5456c458026&source=JXU1MTk5JXU0RjVDMTY3ODY5MTQ2NTEyNw==4/17[5]1:https://mp.weixin....2:https://mp.weixin....3:http://www.ymmf...4:维科网工控、5G产业时...集散控制系统发展历程[6]DCS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5-1980)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DCS系统性能不够完善,硬件结构不够成熟;第二阶段(1980-1985)为高速发展期,这一阶段的DCS系统引入LAN,进一步加强了网络功能;第三阶段(1985至今)为DCS成熟期,该阶段的DCS系统开始采用ISO标准MAP网络以及1G高速网络,逐步实现控制体系的一体化、智能化,从而真正实现数字化工厂。萌芽期1975~1980出现第一批DCS系统,主要包括横河的CENTUM系统、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系统、Foxboro公司的Spectrum系统等。第一代DCS系统注重控制功能的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监视,但这一阶段的DCS系统性能不够完善,硬件结构不够成熟,表现为人机界面功能较弱、通讯功能差、成本也较高。高速发展期1980~1985出现了横河公司的CENTUM V系统、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系统、Fisher公司的PROVOX、Taylor公司的MOD300等DCS系统。这一时期的DCS系统引入LAN(Local Area Network),进一步加强了DCS系统的网络功能,DCS系统也从单纯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向生产管理自动化发展。成熟期1985~2023出现了横河公司的CENTUM-XL、CENTUM CS3000、CENTUM VP、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UCN、TPS、PKS等DCS系统。这段时间的DCS系统开始采用ISO标准MAP(制造自动化规约)网络以及1G高速网络,实现控制系统一体化、智能化,从而真正实现数字化工厂。[6]1:https://mp.weixin....2:https://zhuanlan.z...3:金岩能源科技、知网集散控制系统产业链分析[7] 2023/6/26 15:39头豹科技创新网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40ecc8914f5c5456c458026&source=JXU1MTk5JXU0RjVDMTY3ODY5MTQ2NTEyNw==5/17DCS产业链覆盖较广,上游由硬件设备提供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组成,海外头部企业主导竞争格局,议价权较高,中游为核心环节,由DCS供应商组成,下游对接各工业细分领域。上游由硬件设备提供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组成,具体来看,全球PC出货量需求大跳水,预计2024年恢复增长,市场格局仍由头部企业主导,议价权较高。操作系统领域,操作系统市场规模有望于2023年恢复增长态势,其竞争格局明晰,桌面操作系统领域Windows、macOS 2021年在全球仍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垄断地位明显,中国本土企业处于奋力追赶的阶段,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也意味着海外龙头企业议价权将减弱;中游为核心环节,即DCS系统供应商,中国市场整体呈现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平分秋色的竞争格局,本土品牌聚焦于中小项目,外资品牌主导大项目;下游对接对接应用场景,中国拥有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市场需求庞大,其中,机械和电力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均依赖DCS系统的支持。产业链上游硬件设备提供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查看全部操作系统提供商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苹果(中国)有限公司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查看全部上生产制造端上游厂商产业链上游说明全球PC出货量需求大跳水,预计2024年恢复增长,市场竞争仍由头部企业主导:根据Gartner的统计数据,202